付建 朱小英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语文教师经常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小学生接触范本相对较少,绝大多数家长不在家,家庭指导更是空白,即使有好的题材也像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因而,教师的习作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对此,笔者有以下拙见。
一、习作要求低一点儿
我们的习作课教师常以一副十分严肃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从审题、选材,到要求、方法、批改、讲评……条分缕析,一本正经。因为总是条分缕析地进行习作教学,所以习作课的生机与魅力也就荡然无存。尤其是教师板着面孔列出的几条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让学生对习作产生畏惧,致使学生谈“作”色变。其实,学生对一般的题材并不陌生,他们只是接触范本相对较少,知识积累较少,不知怎样表述,就像茶壶煮饺子一样。所以,教师对习作要求得降低一点儿,特别是对初学习作的学生,否则,就会让学生畏惧作文,从而厌倦习作。
二、习作方法指导巧一点儿
一个聪明的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往往很少讲“怎么写”,更多的是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帮助学生完成“写什么”这一关。完成了“写什么”这一关,“怎么写”这一关也就顺便解决了。这样往往比挖空心思地想怎么写好要容易得多。一个智慧的教师,常常精心设计一个或几个富有张力的,能够拓展思维的,直抵学生心灵的习作话题,启情激趣,导开言路,唤醒生活积累,开启生活源头,激活已有经验,展开真情对话,让学生产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习作冲动,进而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的。习作指导要能够唤起学生的倾诉欲望,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之中,这样学生才会有“倾吐的快感”,读者才能体验到“情感心通的妙趣”。“有话要说”与“有情想表”是唤起学生倾诉欲望的两条途径。其次,做到有“文”可仿也很重要,对文章中好的开头、结尾,过渡以及精彩的、有特色的片段描写进行模仿。最后,是引导学生说心里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写“放胆文”,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
三、习作目标明确一点儿
每次上课之前教师要明白:本次习作的目标是什么?想训练学生哪一点或哪两点能力?同时在指导、批改、交流中应该紧围绕这一两点进行,千万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如果每次习作都做到一两点,并落实到位,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四、习作选材精一点儿
一篇好的习作,选材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题材。首先可以模仿别人的选材方法,即模仿作者是怎样选择适当的材料来突出表达中心的;可以模仿其结构特点,即模仿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安排材料,有条理地写下来的;其次,当有好素材时,莫失良机;最后,是把班级中习作“高手”的“佳作”作为范文,让学生向身边的同学学习,这样激励作用更大。
五、习作过程督导实一点儿
学生的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听了一遍就可能记住了,而有的可能听了三遍也记不住,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在督导过程中,不光要“督”,还要“导”,第一次若能写好一句话,下次就可能写好一段话,再下次就有可能写好开头结尾……最终能写好整篇文章。要是长期坚持,就没有学生不会作文了。
总之,习作教学得让每个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好每一步,那样会事半功倍。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