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2015-07-06 10:19左国梅
新课程·小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长方形环节创设

左国梅

在科技变革迅猛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进步。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结合我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谈谈我粗浅的认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导入环节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营造出新课导入的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括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自主地探究新知,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1.利用图像创设情境

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图片和动画片非常感兴趣,再加上教师生动语言的描述,学生的思维容易被激活。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创设“鸡妈妈找孩子”的情境,即天要下雨了,鸡妈妈找孩子们回家避雨,树林里有3个鸡宝宝,草坪上有7个鸡宝宝。先让学生叙述这幅画,再提出10的加减法的数学问题,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新知的欲望,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2.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稳定性差、注意的范围小。在导入环节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学习,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如,“找朋友、开火车、当邮递员”等,寓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于充满生机的游戏情境中,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3.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骑自行车的感受,再提出“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这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懂得了数学知识源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二、新授环节培养创新意识

新授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基本上都在这个环节中完成的。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利用这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中普遍存在着创新教育的素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并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例如,教材中出现的:“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概括×××的计算方法吗?你能推导出×××的计算公式吗?”……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知,亲身感知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发现、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教师千万不要代替。

2.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猜想是创新的翅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去量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目的是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关,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猜想后,要对猜想结果进行验证,因为猜想的结果不一定正确,没有知识的形成过程。猜想的目的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练习环节中,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注意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目的性。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使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练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练习中可以一题多变,即改变已知条件,再探求问题结果;还可以一题探寻多种解答方法;一题多问,即只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探究其结果的可能性。

四、在总结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学习过程的回顾,是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梳理。这个过程既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更不能走过场,要让学生自己小结,体验“再创造”成功喜悦的过程。同时要激发学生进一步去发现、探索的动力,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编辑 郑 淼

猜你喜欢
长方形环节创设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