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如何做到生活化

2015-07-06 22:23房民红
新课程·小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物体三角形经验

房民红

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我们数学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因为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使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有效手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或是由生活中所揭示出规律。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教师应教育学生敢于获取与捕捉生活中的经验,在生活中学习,将书中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这样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教师要广泛寻求与书本联系紧密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造解决实际问题的机遇,让我们的学生亲近数学,体验到探究的那份快乐,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以提升。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问题,可以说如果没有问题的存在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不会去探究与思维,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成为一种形式,数学学习就无效果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由生活中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实例,对学生激起疑问:“为什么这些物体都会采用三角形的形状呢?”学生的思维立马活跃起来,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不难找到原因,就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运用学生生活中的实物,让数学探究具体化

我们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承担的是引航者的角色,其作用就是为学生起到点拨、破解谜团的辅助作用。“润物细无声”地启发诱导学生去探究、获取数学知识,并能够学会独立思维。例如,我在教学“物体的容积”的时候,首先从学生身边的实物着手,如,教室、饮料瓶、墨水盒、粉笔盒等,在学生掌握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容器),探究计算物体容积的方法,知道体积与容积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样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学习。

四、充分利用生活经验,让数学探究生活化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但是若能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乐趣,感悟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比如,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利用学生去超市购物的经验,学习算法。情境创设:爸爸身上有137元,要给小明买98元的多功能笔,爸爸可以怎样付款,还剩多少钱?学生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好的还是付整找零的实际例子,付出100元,再用37元加上找回的2元的方法,得出137-100+2的算式。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究出算法,让学生在经历生活历程中感悟数学的存在,让学生的数学探究生活化。

参考文献:

林桂阳.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微[J].学生之友,2012(02).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物体三角形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