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摘 要】思想品德活动课是思想品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之一,它着眼于思想品德学科的活动化、实践性特点,把“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的中心,通过活动去体会和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使“活动课”上得生动而有意义。
【关键词】活动课;主导;主体;生活
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从形式方面看,“活动”课不拘一格,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要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必局限于课堂,而要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活动时间要灵活机动、可长可短,不局限于课堂45分钟。活动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怎样真正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使“活动课”上得生动而有意义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此问题的认识。
一、教师应积极学习,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
思想品德活动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形成的。开展有效的活动教学,必须始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活动成为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因此 ,教师要重视和加强对活动实施过程的组织和调控。在活动前,要提出明确要求,仔细周到地考虑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针对问题制订适当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及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控,保证活动质量。比如我在教学九年级“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这一内容时,活动教学中要求“調查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教学中,我首先预设了活动方案《我们的家园正在……》,要求学生对学校周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建议。在创设情景、明确活动主题后,学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保护环境的故事、诗歌、广告语等,如“请珍惜水吧!否则,人们看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也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破坏、污染环境的资料、图片等,而且可以通过走访、参观、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学校周边在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动物保护、植物生长等方面的状况。学生在合作中分享交流,在探究中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可贵,并通过如设计“绿化我们的校园方案”、写“关于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及建议”等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方式践行,以此来加以内化,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发挥“导”的作用,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二、创造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品德课堂活动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开展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或看录像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珍惜学习机会》这课时,这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从内心中深刻体会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学习机会。针对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学生表演情景剧《一个中学生的故事》,在情景剧中,甲同学家里本不富裕,但是父母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送他到市区读书,但是他到学校后,刚开始学习很认真但是后来教上了坏朋友,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且还违反学校纪律。后来父亲在打工时不幸遇难,由此引发了甲同学的思考。在这个情景剧的编排上,完全交给学生,老师只是给他们提供主题,适时给予一些建议,而故事情节的设置,对白的编排,演员的挑选,以及演练,完全交给学生,其他同学当观众为他们提供建议。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完成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通过体验活动,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培养情感和意志,培养实践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三、活动课设计与实践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活动课教学依托教材又超越于教材,立足于课堂教学又延伸课堂之外,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的实际体验和实践能力。因此,活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实;活动过程的实施要借助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活动成果的总结要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存的环境和社会现实来总结、反思,获得实际的体验,深化认识。 例如,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课教学时,为了进一步认识中学生追星的利与弊,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我们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辩论课“中学生追星利与弊”。这种辩论式的活动课使学生在正反方的辩论中,明白了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单一的,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学生分工负责,团结协调的团体战斗能力。活动内容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源于课堂又延伸课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选取学生关心、关注的内容,活动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追星的利与弊,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总之,“活动”课与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有根本的不同,它不是机械地传递、“灌输”知识,而是基于材料、基于实践、基于过程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转化,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思想品德教师应积极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积极探索,努力提高组织活动的教学机智,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让活动课洋溢出无穷的生命力,还学生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