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刚入初中学习,还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没多久,兴趣就渐渐消失,到了八年级、九年级甚至厌学、弃学。因此数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它是学生对数学这科产生兴趣的前提
首先,要接受并尊重學生的一切。在我们教师面前,学生们都应该是平等的,他们都同样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的关爱。特别是面对学困生,一方面要注重对他们感情上的倾斜,做到多鼓励、多引导,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注重发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不但老师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也在真诚地关爱他,进而唤起他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心,其次,要永远地激励、赏识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一定要避免直接的批评、指责。即使要批评,也要在充分肯定其优势的前提下,小心地给予一定的建议。记得有人说过:批评就像一只家养的鸽子,放飞后终归会飞回来的。最后,要给学生他们所需要的,教学最重要的是交流,也是学生需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喜欢的语言,与所选语言相一致的动作、神情,真实又真诚地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一下就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没有哪个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不喜欢他所教的学科。
二、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面对一天八节课的学习,学生很难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加之数学以理性见长,由此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一本正经”的严肃与紧张,较之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更容易产生疲倦。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就尤为重要。在课堂引入中,要设计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电脑显示:古埃及人的金字塔。让学生猜测一下它的塔基可能的形状?然后动画演示,得到认同后引出探究的问题: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人就已经知道在建筑中应用直角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古埃及人究竟是怎样确定直角的吗?这样一下就点燃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和欲望,激起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节课自然会有很好的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动手实践,小组合学等,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要让数学成为“人的数学”让数学充满生命活力。首先,我们要挖掘数学内在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条件,把数学还原成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教师抓住这一点,只需稍稍一指点,学习效果自然就“水”(知识)到“渠”(生活)成了。其次,我们要满怀感情地进行数学教学,发挥情感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很有兴趣的。最后,我们要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等获取感性认识,进而通过加工整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实践,小组合学,学生自始至终感悟、体验、尝试到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品尝着成功后带来的乐趣。这不仅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也体会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发现和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增强了学生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勇气。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全身心的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当然仅有这些还不够,教师要讲究艺术,不妨适时在教学中搞点小幽默、做点小动作来活跃课堂气氛。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脑研究表明:令人愉快的幽默可以改善学习效果,而且可能使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15%-50%。幽默可以创造一个更积极的情感“气候,温暖学生,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成长。穿插这些可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持久。
四、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展示闪光点,真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把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课堂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大胆地从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具有实践价值的大课堂。如举办数学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知识猜谜等有趣的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在的能力。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闪光点,教师适时加以表扬,让她们充分领略成功带来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不仅如此,在比赛中学生的获胜的欲望会促使他们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就更加丰富了学生学习数学经验和方法,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时代在进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多方法。我们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平时教学中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