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和渠道层面看电视新媒体的破局

2015-07-05 11:10杨笑玥
2015年27期
关键词:综艺节目

杨笑玥

摘 要:网络的发展和多平台的收看方式一再对传统电视媒体造成冲击,为了顺应受众对节目内容的需求,电视新媒体的范围已不应仅仅包括智能电视和IPTV,电视媒体结合新的网络技术,以其本身的内容资源作为支撑发展的电视新媒体受到了更多的瞩目,不论是其与视频网站合作还是自己成立的新媒体平台,搭乘渠道的便利,规避了受众注意力的多屏幕分割,与此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带来了全新的节目收看和互动方式。

关键词:电视新媒体;综艺节目;内容尺度;播放渠道

伴随信息技术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传媒业受到的震荡无须赘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早已不再魏晋分明势不两立,看着无数传统媒体成立了新媒体部,无数资深媒体人走出传统媒体自主创业,无数新媒体在传统媒体人的带领下势如破竹闯出一番天地,与其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竞争关系,倒不如将他们放进一个互利共生的坐标系。

对于电视新媒体这一名词来说,学界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周小普认为新媒体现在存在三大族群,即:互联网族群、手机族群和电视族群。广播电视新媒体在各族群中分别对应的常见形态包括:网络视频、网络广播、手机电视、手机广播和数字电视、IPTV。①百度百科对“电视新媒体”一词的解释是:电视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电视基础上的新媒体,主要包括 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等。就字面意思来看,电视新媒体,应该是传统广播电视与新的信息技术、科技手段相结合而形成的在内容上依托于传统电视媒体,在形式上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传播介质从电视媒体的单一平台变为多平台多终端的媒体形式。数字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和户外新媒体都属于这一范畴,而网络视频是电视新媒体常常使用的一种手段。

新媒体将大众传播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传者作为把关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受者为中心才是如今媒介的生存之道。根据卡兹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在使用媒介时具有主动性,选择媒体也是有目标的,而媒介间的相互竞争就在于是否能更全面地满足受众的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碎片信息造成的信息冗余,令很多受众在使用媒介时感到了迷茫和不知所从。此时对于媒体来说更具挑战性,也应更具创造力,为受众提供更高品质,包容性更强的服务,受众在这个过程中对媒介仍然具有选择的主动权,新媒体所要做的是让受众知道怎样的媒体才是自己所需要的。

一、数字电视、IPTV不是拯救电视媒体的灵丹妙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字电视、IPTV的门槛也逐渐降低,高清电视、点播、回放、“电视院线”等功能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然而,与画质越来越高清,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同时发生的还有不断降低的电视开机率,以及各大电视台广告的不断下滑。顺应三网融合的潮流,不要以为有了网络,电视就能万事大吉,2015年6月网络电视的使用率也不过仅有16%②,与2014年12月的15.6%③相差无几。与此同时,在6.68亿网民使用网络时,有46121人在使用网络看视频,这占去了总人数的69.1%。IPTV同样是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多媒体服务,在高清技术的支持下却仍然没有为其赢得更多受众,原因何在?数字电视融入了网络技术,它是电视同时也具备一部分网络视频的功能,但它毕竟与网络视频网站是存在差异的,虽然有了互动服务,但真的能谈得上个性化吗?互动能像网络视频那样及时吗?可供选择的内容能与网络视频网站相比吗?数字电视不是拯救电视媒体的灵丹妙药,电视新媒体还应从内容和资源的整合上再做文章。

部分电视媒体感到要在电视内容上发力,却有些力不从心,因为电视内容监管仍然过于严格,2011年原国家广电总局开始给智能电视发布“身份证”——《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但迄今为止,仍然只有中央广播电台的CNBN、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CIBN、中国网络电视台、湖南广电、南方传媒、百视通、华数7家企业,获得了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和内容服务牌照。由于电视内容监管严格,导致智能电视的内容很难有所突破,④再加上智能电视本身在开发电视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故而其内容大多依靠视频网站作为来源,但由于智能电视和视频网站同样在商业模式上处于摸索状态,视频网站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提供给智能电视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智能电视自带的“电视院线”片源也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这是网络电视难以留住受众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日,在2015年的BIRTV(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上,歌华有线提出了将“电影院”搬进客厅的理念。虽然这一理念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各智能电视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演绎,片源都是一些很老的电影,并没有真正地将电影院搬进客厅。而此次歌华在线对“电视院线”的片源进行大量充实,用户花5元钱即可在72小时内共享从影院刚刚下线的高清热映大片,在订购方式上,提供后付费、院线卡、体验卡等多种支付方式。

二、电视新媒体带来节目内容、渠道双赢局面

由艾瑞咨询于2015年5月发布的《2015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新媒体用户在传统电视端观看的内容以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为主,比例分别为65.0%和57.8%;互联网电视端与平板电脑端观看内容相似,均以电影和电视剧为主。虽然电视节目受到网络视频的冲击,但这数据说明观众更愿意在电视上收看综艺节目,电视综艺节目依仗着电视播放的高清画质、高质量的节目内容等因素将部分观众留在了电视机前。

一波购买国外版权的综艺节目在国内走红,各大电视媒体争相在综艺节目上大展拳脚,以求刺激一下低迷的电视收视。各种真人秀的热播成为一种趋势,每个周末,九点过打开电视,各大电视台都在播放各种题材的真人秀节目,从明星假想婚恋、明星亲子、明星游戏竞技类节目扩展到素人真人秀,电視新媒体的加入,让综艺节目从时间到尺度上都有了大的突破。

东方卫视与腾讯视频合作,推出了一档素人真人秀《我们十五个》,是一个一切基于真实生活的大型生活实验真人秀节目,15位背景迥异的陌生人暂别过往,在极其有限、苛刻的资源条件下在荒芜的平顶之上共同生活一年。2015年6月23日起,腾讯视频开启了24小时360度无死角的全时直播。东方卫视周一至周五每天播放30分钟的节选。《我们十五个》由腾讯视频联合荷兰Talpa、东方卫视共同制作,专业的制作团队加上网络和电视的跨屏合作,实现了观众与节目、观众与观众之间的实时互动,充分满足了受众在观看节目过程中吐槽的欲望,线上线下的联动,让节目的播放规避了受众注意力的多屏幕分割。这是我国第一档素人生存类的真人秀节目,节目内容本身有其新意的同时,抓多渠道播放,且各个渠道播放的内容,通过剪辑形成差别。满足不同受众的收看需求。

三、快节奏的新媒体里完美呈现慢电视

挪威一档慢节奏的直播电视节目——《挪威柴火之夜》中,畅销书《实木》的作者梅汀等嘉宾讲解演示如何砍柴、劈柴、堆砌柴火。期间,有音乐家拉着木制的提琴为节目伴奏。零点过后,摄影棚仅剩下两个摄影师,梅汀点燃柴火后,摄影师把镜头对准壁炉,在连续8个小时里,直播木柴燃烧时状态,同期声是哔哔啵啵柴火燃烧的声音,直播持续到次日八点。这档看上去乏味的节目却在当晚吸引了约100万观众观看,节目收视率高达20%,在挪威创下了收视率记录。业界将像《挪威柴火之夜》这样的节目形态称作“慢电视”,制作人卢纳穆克勒布斯特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慢电视是对马拉松式电视报道类型的概括,以事件发展的本来速度,完整报道一件普通事件。既指播出时间很长,也表明报道的事件节奏本来就很慢。⑤”

慢电视到了我国,由于电视节目在内容上的限制,这样长时间的节目是难以实现在电视上播放的,但慢电视却与快节奏的新媒体发生了碰撞。《我们十五个》在时间的长度上以及播放的形式上与慢电视相类似,但在内容上相较《挪威柴火之夜》更加激进。

在我们的传统语文教育中,对事件的理解要有开端、有酝酿、有发展、有高潮、有平复、有结尾才算完整,而把這些过程放到电视节目中就是要有亮点,有冲突,节目在制作中为了迎合观众爱看“热闹”的心态,在节目内容的主题设置上会更注重戏剧性,这是慢电视到我国落地的一个改变。

紧随《我们十五个》开播之后,湖南卫视芒果TV,2015年8月启动了《完美假期》,12名选手在90天的豪宅生活中上演中国版“饥饿游戏”,展现人性的AB面,芒果TV对其进行24小时的全时直播。先不论这档节目本身内容主题的设置上是否可取,单论电视新媒体在渠道上的利用上仍然是值得借鉴的,网络环境令电视新媒体有了足够的空间对综艺节目的尺度进行突破,与此同时网络的海量容许节目以24小时不间断地形式进行直播,并且在网络界面上设置了各个界面的选择按钮,受众自己做导演对画面进行切换,选择自己想看的场景,且设置了网友与节目中出演人员的互动环节,突破性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

四、电视新媒体还应注意把握内容尺度

电视新媒体利用网络平台推出的节目尺度更宽,这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刺激观众的收看,但电视新媒体内容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对内容的尺度还应多加斟酌。类似《完美假期》这样展现人性AB面的节目本身比较敏感,电视节目在大方向上还是应更多的呈现真善美,《完美假期》在节目定位上是“人性宫心大戏”一个“戏”字便道出真人秀的本质,节目以百万奖金为诱惑进行的“人性观察”本身便不具有“观察”的价值,同时将节目中的丑恶面通过演义再以24时间全方位无死角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否得当,是否适宜在公开、对受众未加筛选的网络平台播出,我认为还值得商榷。

电视新媒体在内容的创新上、渠道的多样和便利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这都是传统电视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电视新媒体的专业性不应仅仅局限在渠道、节目制作的技术层面还应贯穿到节目内容的主旨和理念中。运用新媒体的平台为受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节目,而不是借用平台和技术的便利做只博眼球的节目。

参考文献:

[1] 卢迪、周翔:《“移动互联网+电视”的用户逻辑与京城逻辑》,《视听界》,2015.5

[2] 娄聪:《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传播与版权》,2014,9

[3] 张春朗:《媒介融合与广电新闻类节目生产的10个变化》,《新闻论坛》,2014.5

[4] 周小普、韩娜,《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国际新闻界》,2012.12

[5] 冯莉,《新媒体情境下广播电视媒介生态研究》,《东南传播》,2014.12

[6] 张军,《在破局与建构中迎接融媒时代——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之道初探》,《中国广播》,2014.12

[7] 张顺军、陈功,《中国智能电视产业发展生态分析》,当代传播,2015.3

猜你喜欢
综艺节目
舞台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
境外电视综艺节目的引进与本土化创新
关于我国模式引进节目本土化改造的研究与思考
主持人在当下综艺节目中的角色功能转变分析
电视综艺节目与新媒体互动的创新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如何赢得市场
综艺节目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