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 禹一奇
摘 要:《瓦尔登湖》是美国自然主义者亨利·戴维·梭罗的经典作品。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在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诸如环境、生态乃至人类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为现代人所累。因而人们希冀从《瓦尔登湖》这部成书于工业革命前夕的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作中寻找精神家园。本文立足于此,探究《瓦尔登湖》一再在中国掀起阅读热潮之缘由。
关键词:《瓦尔登湖》 工业革命 精神家园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作家、哲学家、废奴主义者。代表作《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实际成书于1845年至1847年年间,这段时间梭罗独居于瓦尔登湖畔由自己搭建的小木屋中——关于这间小木屋,他在书中这样写道:“牢固的砖木屋,十英尺宽,十五英尺长,几根柱子高八英尺,有阁楼和储物间,两面墙壁各有一个大窗,两扇通往地窖的活板门,一扇大门,对面是砌砖的壁炉。”①33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间约14平米的小木屋难以满足正常的生活空间,但在梭罗看来,“房间有如贝壳,让它们变得秀丽的,是寄居在内者的生活,而不是外表的任何纹饰”。①33——这对因不断追求具有更“高尚”外观的住房而时刻处在房款压力下的现代人来说,可谓是警醒之言。在这里,梭罗摒弃一切浮躁,静静地感受自然、感受人生、感受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社会种种。他用作家独有的富于观察的眼睛,既看到了“八月细雨乍歇时分” ①60的湖畔自然美景,又目睹了“载货的列车咔嗒、咔嗒地从我身边驶过” ①83的现代文明成果。
自18世纪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及其后的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都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方兴未艾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如沈雪石等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和思考》中所言:“在各国竞相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变革的情况下,谁能够赢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竞争优势,谁就可能在下一轮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调整中充当世界的‘领跑者、经济发展的‘火车头。”②因之,世界各国更是争先恐后、不断地推动本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希冀以科技的力量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提升和国家实力的全面增强。
然而,在过度追求现代物质文明大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依托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科技的突飞猛进,现代人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方方面面的:房子车子票子的压力、功名利禄的追求、竞争的激烈、信息的大爆炸等,无一不使现代人感到生活的困顿与疲乏;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似乎也进入了瓶颈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科技的力量也显示出了负面影响,这些又为作为社会主体的现代人增添了额外的负担。当下,对于现代人而言,手机早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令人难以置信,堪称发展最快的发明。除了基本的打电话、发信息等功能,现在的手机还兼具游戏、视频、上网等功能。人们每天都离不开手机,可谓是达到了“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的程度。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人的视力、精神、乃至人际交往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愈来愈多的调查报告证实了此点。人们虽明白不可长时间使用手机,但也由于依赖成瘾而难以弃之不用。久而久之,反倒失去了手机发明的本意,应了梭罗笔下的“现在的人反而受他们的工具所役使”。①26
《瓦尔登湖》成书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已初现工业革命之端倪。梭罗在书中写道:“火车头的呼啸声不分冬夏地穿过我的树林”,①81“那拖着成串车厢的蒸汽机如行星般在轨道上前进”,①81“它(笔者注:指火车)创造的许多奇迹让我感到惊奇”,①83“我听到火车飞驰的声音,于是从书上抬起头来,望见一些高大的松树,从北方的群山上被砍下来,蜿蜒地在格林山脉和康涅狄格州穿行,箭矢似的疾驶着”。①85——进步固然是好的,但也带来了对自然的破坏和由于人们受随之而来的利益驱使,更加深了对自然的破坏程度。《瓦尔登湖》时期的工业革命,正处于萌芽阶段,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也不会像今天那般显而易见。于是,瓦尔登湖的湖水依旧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成群的游鱼;成片的松林和橡树林茂密无边;各种动物构成了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在这样幽静却又富有生机的瓦尔登湖畔,梭罗独自生活、静赏自然、品读经典、思考人生;偶尔也会在“狭小”的小木屋里与友论道。这些不正是“在生活中疲于应对各种自找的烦恼和多余的劳役,乃至没有余力去采摘那些更美好的人生果实、①5处于困境中的现代人所渴望的吗?
《瓦尔登湖》中写道:“身处文明社会的我们其实应该到蛮荒的边疆去生活,才能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生活的必需品,和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去获得这些必需品……因为时代的进步几乎没有影响到人類生存的基本法则;不如说我们的骨骼就很可能和祖辈的骨骼没有太大的区别。” ①9如今,现代人渴望回归自然、重拾初心,但文明已然发展至此,处在随文明发展而来的社会、环境、生态等重压包围中的现代人,再也不可能回到工业革命以前了。《瓦尔登湖》这部成书于工业革命前夕、凝聚着删繁就简生活观的作品便成了人们最好的选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瓦尔登湖》这部充分体现西方自然主义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人们安放疲惫心灵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如大自然般悠然自在地生活一天吧……让我们该起床时就赶紧起床,该休息时就安心休息,保持安宁而没有烦扰的心态”。①68希望借助《瓦尔登湖》的再读热潮,令《瓦尔登湖》这部被誉为“绿色圣经”的作品,穿越时空,为心灵荒芜的现代人带来更多精神的慰藉和依托。
注释
① 瓦尔登湖[M].李继宏,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② 沈雪石,吴集,徐小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和思考[M].国防科技,2012(6).
参考文献
[1] 程爱民.论瓦尔登湖的生态学意义——纪念《瓦尔登湖》发表152周年[J].外语研究,2007(4).
[2] 瓦尔登湖[M].李继宏,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3] 沈雪石,吴集,徐小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和思考[M].国防科技,2012(6).
[4] 张岩,孙立言.诗意栖居与精神守望:梭罗《瓦尔登湖》生态思想论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