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夫脱
1954年7月21日晚上(日内瓦时间),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会议闭幕前夕,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向负责新闻工作的官员交代:为了赢得时间,尽早登在《人民日报》上,会议最后宣言每通过一段,就立即发回国内。于是,这位官员在下榻的旅馆,把各方已初步商定的宣言稿摊在办公桌上,一段段剪了下来,等候着发回国内——会上每通过一段宣言,身在会场内的中方人员就打电话告诉这名新闻官,新闻官便立即把这段话发回北京。22点左右,会议最后宣言的全文就发完了。7月22日晨六七点钟(北京时间),新华社总编室把新闻官发回的一段段宣言全文播发后,与西方几大通讯社所发的稿子进行了核对,发现少了几段内容,感到前方发回的稿子很可能有误,便打电话请代表团核实,同时请《人民日报》立即停印,而此时,该报已印出了20多万份。从前方发回的稿子竟然会漏段?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其实,个中原因很简单:新闻官把宣言稿一段段剪下来摊在办公桌上,因为桌子临窗,当时又有点小风,有几段就被风悄悄吹走了。由于这一过失,7月22日的《人民日报》只好拆版重排,迟至中午才出版发行。欲速则不达,信然!
1956年的中共八大把经济建设的方针表述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虽然该方针有反保守的字样,但重点落在反冒进、稳步前进上,这层意思还是清晰可见的。遗憾的是,在当时形势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稳步前进被人讥讽为“小脚女人走路”,于是乎,稳步前进被多快好省取代了,“大跃进”的狂飙势难阻挡,“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一朵棉花织匹布,一粒棉籽油一缸。”“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就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豪言壮语。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但由于“大躍进”运动中毁林炼钢,60年代初仅剩9%。为了快快发排导致的新闻漏段充其量是拆版重印了部分报纸,而为了超英赶美导致的则是劳民伤财,饿殍遍野。
历史的教训应予好好记取。但现实情况却是各地一轮又一轮的“跃进”不已,以致“快”出了许多病症,令人感叹“慢生活”竟成苛求,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为求“快发展”而“无暇”顾及群众利益的强行圈地、暴力拆迁等“恶政”且屡纠不绝。
“快”本不是问题,问题是“又好又快”在许多地方只剩下了“快”——只“好”了当地领导头上的乌纱!
【佚 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