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会计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的应用

2015-07-05 11:43:54沙丽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会计教学任务驱动法中职

沙丽丽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本文首先对任务驱动法的概念进行相应阐述,并分析了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对任务驱动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予以具体探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中职  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15-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如何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会计人才,是会计教育相关教学机构所共同面临的挑战。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创新性的科学教育方法,能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中引入相应教学方法,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并提高学生的会计就业率。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一)任务驱动法的概念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构建主义的思想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够让学生主动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将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放置于突出位置,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明确,更有益于对会计知识的理解。任务驱动法能够为学生建立起真实的意境,使得学生带着任务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学习与研究,能够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让学生在众多任务的驱动下,循序渐进得掌握会计知识。

(二)任务驱动法的特点

首先,任务驱动法在应用过程中以任务作为主线。任务驱动顾名思义,是以任务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教学过程,无论是老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自主探索,都是围绕各项任务而展开的。通过任务循序渐进的设计,能够让学生们对会计知识展开层层递进式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学生是会计学习的主体,在任务驱动法的运用当中,教師需以学生为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其设置具体的学习任务,但对于完成任务的学习途径,教师是不能够予以规定的。任务驱动法能够有意识得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主动构建知识意义,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学习,一味的关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缺乏主动收集并分析有关信息的空间,能够使得学生通过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则是要以教师作为主导。教师作为课堂上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应当发挥自身的组织领导能力,而不是予以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成绩水平,为其设计出相应难度的任务,为学生创设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带着完成任务的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二、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

中职教育与普通的中等教育存在明显的差异,与之相比,中职教育不存在升学方面的压力,而更是针对学生的就业方向予以重视和指导。由于会计学科的教学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在理论知识上的学习,普通的中等教育必然会重视在这一方面的教学上,而由于教学目标的不同,中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普通中等教育应当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然而事实上,以往中职教育在会计的教学上同样是以会计知识理论为主,采取的同样是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因此,目前的中职教育会计教学并没有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同时,学生学习的衡量标准也是以对基础知识的考试,教学方法和内容本身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考核方式十分单一。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没有真正的兴趣,长此以往会对会计学习产生厌倦心理。面对会计考试,学生依旧是以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应对,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存在消极影响,会导致学生既没有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也使其对会计学习和会计就业均失去热情。学生即便是在毕业以后进入会计行业,但是所学习过的基础会计知识,在工作当中并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会受到影响,综合能力短期之内难以提高。

(二)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会计教育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中职教育的会计专业教师不仅仅是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亦或是充分的实训指导经验,掌握会计人才专门具备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进行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教育,更具有实用性。同时,指导教师应当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行业的实时动态,及时跟进教学内容。针对中职教育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指导教师在理论知识上掌握的较为熟练,但实际工作经验则是参差不齐,甚至有一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的社会实践经历,对于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也一知半解。教师是课堂上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如果师资力量方面得不到提高,会计的实训教学水平也会受到相应限制。

三、任务驱动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的选择与确定

教师为学生安排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通过对任务目标的理解和探索,将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到所进行的任务活动上,这样对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专业知识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教学的总目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可以分为诸多子目标,教师需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完成各个子目标,最终达到完整的会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此外,教师需要根据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与实际成绩水平,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学习任务,有意识的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结合。任务的选择要注重难易程度,力争照顾到全体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还需要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连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适当的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还可以根据我国的会计规范和具体工作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应具有发散性与挑战性,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任务情境的合理设定

任务情境的设定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位学生创设情境时需注意该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整个的学习过程当中处于愉悦的状态,力争让学生乐在其中,使得会计知识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乐于接受学习内容。同时,情境的创设还应当注重与课本内容的密切相关,尽量真实、直观、生动,激发学生联想,贯穿所学的知识。

(三)结果评价

评价是衡量学习者学习状况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习者掌握自己学习程度,并受到进一步激励的重要方法。教师在制定结果评价时,要明确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区分,而是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让学生对自己进行一个有效定位,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更好的改进学习。在班集体之中,尽量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让学生们在互相帮助互相竞争中共同进步。而教师则应及时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予以相应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形成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是需要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的学科,唯有如此才能够将会计的真正作用予以发挥。面对现今的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现状,不难看出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创建任务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进取。而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应当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任务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任务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岑.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3:100-101.

[2]陈晓芳. 浅议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J]. 就业与保障,2013,03:29-30.

[3]闻春辉. 浅议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思考与运用[J]. 企业研究,2013,08:186-188.

猜你喜欢
会计教学任务驱动法中职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职业·中旬(2016年10期)2016-11-28 20:15:43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新思路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19:21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15:08
刍议MOOC模式应用于高校会计教学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3:50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55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