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015-07-05 07:52:09汪建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英语教师职业倦怠高校

【摘要】本研究从我国高校公共外语教学现状出发,以陕西高校公共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公共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和成因,并就预防和缓解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校  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陕西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及其专业化发展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SGH10020;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高校外语教育认同研究”成果,批准文号G2015KY02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85-02

一、引言

21世纪,社会高度国际化、信息化使高等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高校集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于一体,承担着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任务。教师职业倦怠影响教师工作绩效、创新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从而严重影响教师知识、技能水平的发挥,是一种隐形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在我国,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尚未引起关注,针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情感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自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提出“职业倦怠”以来,它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教师由于其职业特殊性--培养正在发展中的人,较之其他职业人群,其职业倦怠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教师职业发展是当前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教师职业发展成为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外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关于高校教师尤其是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大学公共外语因其公共课程的地位处于学科边缘,使教师缺乏专业归属感。除此之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英语教学水平和方法“费时低效”的批评一浪高过一浪,这使教师对其角色产生困惑,职业认同感降低。阻碍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因此,研究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职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和促进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和工具

本研究以陕西高校公共外语教师为对象,在参考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编制而成的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基础上,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含20题,其中个人成就感分量表7题,去人性化分量表6题,情绪耗竭分量表7题。本量表采用5点计分,有“1”(完全不符合)至“5”(完全符合),被试教师依据自身的实际感受作答。问卷调查历时一个月,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回收有效率74.5%。

(二)数据分析及讨论

利用SPSS13.0对问卷初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高校公共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通过逐步回归得出教师有关人口学变量分别与教师工作倦怠及其各個维度的关系。

数据表明,从事高校公共外语教学多为女性教师,男女性别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性,女性更强烈的倦怠感可能是多数女性兼顾家庭和事业,更容易产生情绪衰竭。教龄的差异对于职业倦怠的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两方面都有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多数教龄短的教师是中青年教师,相比资深教师,他们更难获得科研项目、教学任务繁重,且家庭负担、经济压力等经常影响其工作热情,工作之初的满足感不断受到打击。与其他学科相比,高校公共外语教师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并未存在显著的差异。然而,职称差异在教师职业倦怠的低成就感和去人性化两个因素上差异显著,教师的职称越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较高,工作压力小,职业倦怠感就越低。

如何预防缓解高校公共外语教师职业倦怠,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了解其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及危害,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科研能力,在个人成长中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二,学校应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落实教师主体地位,学校管理者应给英语教师提供更多的在职进修、出国短期培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第三,国家应该落实终身教育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加继续教育,确立教师价值,切实提高教师收入。学校应完善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和考评机制,促进队伍的和谐健康发展。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社会、组织和教师个人三方有效地协调方能得以减缓和解决。

四、结语

自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势头,国际化语境中的高等教育需要高质量的英语教学。综观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状况,国外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结果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获得的,很多理论与实践中的经验都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顺应了我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管理者调动高校英语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该队伍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增强高等教育竞争力。

作者简介:

汪建丽(1977-),女,硕士,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职业倦怠高校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46
论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出国进修的有效性调查与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43:32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20:21:51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58:40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