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效率

2015-07-04 18:55康祯成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语文教学效率

【摘 要】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提问效率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内容、密度、层次、时机,着力增强课堂提问的针对性,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效率;尝试与反思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的课堂提问,应该也必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对教师来说,课堂提问可以起到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及有效调控教学内容和节奏的作用;对学生而言,可起到激发其学习动机、引爆其思维火花、促进其情感共鸣、培养其创造能力的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必要性、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针对性和效果

1.问题设计要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

教师在备课时对课堂所提问题要有预设,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的放矢,问题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例如,教师在开始指导七年级学生学习记叙文单元时,可设计下列问题:①小学阶段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篇记叙文?②你认为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应当具备哪些要素?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否也具备这些要素?这些要素在课文的哪些地方作了交代?这样设计可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也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相反,如果教师不顾学情,任意拔高问题的难度,就很有可能使学生闻“题”生畏,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问题设计要因文、因人而异,要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设计问题切忌“十年一贯制”,避免千篇一律,应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实际设问,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學生,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例如在结束《蝉》《贝壳》两篇散文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清楚了解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可顺势提出以下问题:两文在内容、写法方面有哪些异同之处?(其中相同点由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不同之处由程度较高的同学作答)又如,在教学散文诗《金色花》《荷叶。母亲》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①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表达的主题有何不同?②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③你更喜欢读哪一篇?为什么?这样提问,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也能有效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

3.问题设计要体现层次感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体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来说,教师应先提出知识性问题,再提理解类问题,最后提创新性问题。例如,教师在引导初中学生学习说明方法时,可依次设计以下问题:①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②使用下定义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③本段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4.问题设计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教学新课《醉翁亭记》时,当介绍到欧阳修的号“六一居士”时,教师可借机提问学生:作者的号“六一居士”有何来历?教师可以问而不答,给学生留下一点悬念,促使他们在课后上网查询得到答案。再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注意锤炼作文语言时,可提问学生:为什么人们把精心锤炼和选择语言称为“推敲”?有何典故?这样提问,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在不知不觉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提问的角度要新颖

史铁生的散文名篇《秋天的怀念》教学结束后,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在地坛玩耍的那个孩子走了》时,教师可独辟蹊径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史铁生离我们远去了”?这个标题有何妙处?这样提问能有效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文章的写法特点,并能深刻体会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6.问题设计应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结束莫顿。亨特的名篇《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在学习、生活中你曾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经验或教训?此类问题能充分唤醒沉睡在学生脑海中的情感体验,也能产生“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拉近了自己与名人之间的情感距离。

7.问题设计要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

在教学诸葛亮《出师表》一文时,教师可连续提出下列问题:①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②既然作者已苦口婆心地向后主提出了以上建议,也算是尽到了臣子的本分,为什么又在结尾说“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又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所谈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经验与古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8.问题设计应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与交流过程,理应有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才对。教师设计课堂提问,从表面看似乎只是需要学生回答而已,其实真正的高效或智慧课堂,应当是既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应该有教师本人的有效参与,这样,师生在平等、和谐、互助的气氛中“奇文共欣赏,异义相与析”,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教学相长”的双赢愿景。例如,在结束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①朱自清的《背影》选取了父亲的一个侧面——背影来描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之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你父母的哪个局部特征(脸部、额头、眼睛、手掌……)给你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②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曾经感受过的别样的父爱或母爱?这样的问题,既让学生感受到了爱的客观存在,也有效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的交流与分享,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1)问题设计不宜过细、过滥。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也不能为了装点所谓的“门面”或营造某种气氛而提问,更不能设计一些含金量不高而且带有明显暗示性质的问题。

(2)问题的指向必须明确。教师的表述语言应力求简明、准确,避免让学生产生模糊、杂乱的感觉。这一点尤其要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3)要把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不可盲目提问或泛滥提问。

(4)不可借提问训斥、惩罚学生。有时教师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让他回答,用心可能是好的,但方式方法实在不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李创新:《课堂组织艺术》,学苑出版社,1999年6月北京第1版

[2]郑金洲:《教育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康祯成,男,(1966.6~ ),甘肃永登人,学历:研究生,职称:中教一级,单位:永登县祁连山学校,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语文教学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