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花
【摘 要】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一个小学生修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方法、途径,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能力;培养
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流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教师要多多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开拓口语交际的渠道,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锤炼,从而达到自如运用语言的水平。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多种情境,开拓训练渠道,把握各种机会,让学生在众多的言语实践中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
一、认识小学语文培养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其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2000年语文教学大纲把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训练,迎来了语文教育的一次新挑战。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却倒行逆施,置语文教改于不顾,依然“重文轻语”。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缺少必要的教学保障机制,口语交际教学似乎可有可无。口语交际课的课时往往被阅读写作课占用,即使不被占用,口语交际课的课时也极为有限。保障课时是口语交际课走向良性轨道的前提,而如何利用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课时,如何利用语文教学的其它途径,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最优化确实是势在必行。此外,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己开始重视口语交际教学,但是由于长期忽视,经验不足,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的经验体系未形成,造成了架空的口语交际现象。
二、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活动。而这种言语交际活动往往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就会调动出来,学习时的自我表现欲望才会增强。学生就会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创设的情境,最佳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的题目多种多样,需要创设的情境也是各不相同的。小学生与外界交往的机会甚少,缺少各种锻炼的机会,包括口语交际,因此,当他们入学后,面对较多的学生,特别是面对教师时,多数学生说话时心情特别紧张,思维混乱,从而导致学生言语迟钝,语无论次等,然而,如果让这些学生面对一个与自己年龄相近的同班同学他们就能很自然地交流。为此,当我要求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时,先让学生在同桌和小组间进行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取说的机会,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位代表面对全班叙述,教师也可有的放矢地对一些胆小的学生进行鼓励、引导,指导帮助其大胆地进行交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学生有话想说却不敢说,有的生怕说得不好会引起同学的讥笑,为此,训练时,我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台下自由交谈,并抓住时机鼓励每个学生,如:“你说得不错”、“你真棒”、“你能行”,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让学生活跃在口语交际中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春秋战国,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天下,拜六国之印;三国时,诸葛亮独步东吴,舌战群儒;当代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各种场合应对自如,无往而不胜,足见口语交际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并且强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际活动
语文课的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身边充满着可以利用的说话教学资源,只要教师稍作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说话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源,采取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是班会课:利用班会课适时给学生讲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午时分观看精彩优美的录像,之后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大意,描述錄像中的精彩情节,这时学生乐意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讲出来。 二是利用影视:要尽力拓宽小学生习得规范口语的环境。比如,多听广播、收看电视、多听发音标准的录音磁带等;学校广播站也是学生口语交际练习的舞台。三是利用各种活动:要尽力开辟、创设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舞台,尽可能多的为他们提供能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比如,请小学生主持有关的活动,组织他们参加朗读、演讲、讲故事活动,充当小导游员等。总之,凡是能够让小学生“说话”的机会,教师、家长决不要包办代替。
参考文献:
[1]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