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2015-07-04 22:16杨富得
今日财富 2015年36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新思维自主学习

杨富得

摘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导思想,借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数学走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借信息技术扩大课堂容量,增加学生学习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借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式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借信息技术多样的刺激性,帮助学生获取并牢固保持数学的基础知识,解决许多数学重点与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 信息技术;创新思维;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导思想,而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增加了课堂教学密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应。下面就谈谈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体会。借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式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借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数学走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可图文声色并茂的展示所需内容,是创设情境的最有力的工具。能使教材“活”起来,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我们不能将课堂教学搬到生活中,只能在课堂上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用信息技术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轴对称图形,如:鲜花、树叶、飞机、国旗等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又如教学: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行程问题时,我首先借助信息技术演示两辆汽车的运动过程,如追及、相遇、环形跑道等问题。然后提问:“谁说一说刚才的画面中汽车的运动状况?”因为有了形象动态的演示,学生很快就将相遇问题的关键词“同时、两地、相向、相遇”说了出来。正因为有了直观的感知,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解答相遇问题了。

二、借信息技术扩大课堂容量,增加学生学习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交互性强,使大容量的信息交流和训练成为可能。传统的教学,学生是配角,教师是主宰,教学内容,流程都是老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较强的人机交互性就克服了这一缺点,我在制作课件时从知识复习,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每一教学环节都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进行练习,这种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活动的机会,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在活动中,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另外传统的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老师的板书要花费很多时间。特别是如今出现的一些新题型,如阅读理解题、实际应用题、知识探究题等,都是一个题目就是一大段文字,如果在课堂上要把这些题目抄上黑板,抄一个题就得花费好几分钟的时间。对于四十五分钟的一节课来说就是一种浪费。把多媒体引入课堂,不仅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借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式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如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能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探究性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探索的视野。比如教学“探究性活动:镶嵌”,时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我利用多媒体放影“美丽的镶嵌世界”,让学生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然后让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相关的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指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最后让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展示出来,互相交流,对比,归纳。学生经过设计、组合、复制、粘贴、排列出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开拓视野,激活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实践中去。

四、借信息技术多样的刺激性,帮助学生获取并牢固保持数学的基础知识,解决许多数学重点与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参入性大大加强了感官的刺激,既能听到又能看到,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比如,教学“点的軌迹”,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把点一步步地动态地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这种动态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另外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也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难点、重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三视图》时,初中学生的空间观念尚停留在感知上,而要让学生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由实物想像出几何图形,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难度很大。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演示,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想像、比较、综合、分析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的空间观念由感知上升为一种可以把握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对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使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创新思维自主学习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