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庆
【摘 要】教学效率如何能够得到提高,主要的关键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所以,大量的作业式教学不仅不会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对于课堂的知识点有一个具体的把握,并针对此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科学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当学生对于课业方面不再有了负担,自然就会以一种更加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减轻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经常的会听到很多学生说:作业太多了,上课太无聊了等等。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总是想着尽可能多的将课本中的知识压缩到学生的大脑里,这就使得学生的作业负担变得沉重,甚至会引起学生厌学情绪的滋生,与教师产生做对的行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减轻负担的倡导已经是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话题了,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的限制,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仍然是非常的累,而且效率也不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此都非常困惑,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太大的回报呢?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才能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呢?
一、制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重要想就好像航行中的灯塔,如果不知道何去何从,如何能够做到高效呢?只有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师才会知道应该怎么教,应该教什么内容,从而才能去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的确立比较的片面,即仅仅是注视知识的目標,而对于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法仅仅是略微的提及。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对于分数尤其注重,一节课只有四五十分钟,绝不可以浪费掉,必须要将分数紧紧的把握住,至于教学方法啊,过程等等,都不是很重要。所以,往往就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同学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下课的时候也比较努力,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是练习更多的习题,可是在成绩上却是没有什么效果;一些学生虽然很聪明,但是却不把聪明用在学习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混日子。这就是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无法促进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二、创新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
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是与时俱进的,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西方还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呢。课堂的教学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教学,没有谁对于课堂规定必须要对于之前学习的复习十分钟,新课进行二十分钟,最后留十几分钟进行预习等等之类。我们自己其实也都明白,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可以保证说适合每一位教师教学,或者说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身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不断的改进和发掘新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切不可邯郸学步。
三、减少学生课业负担,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通常看来,课业负担指的是学生在课业方面的任务和责任。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减轻课业负担并不是意味着对于学生课业任务的放任,而是要减去学生自己所承受之外的任务和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于关键知识进行把握,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够快速的掌握,只要抓住了学习的重点所在,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自然就会产生热情,不再出现高负担的现象。
对于关键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做出反复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记忆和掌握。关键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促进其他知识的快速掌握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提问的出现可以使得学生深入到关键知识的思考中,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教学中,尽力的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包袱。
四、提高课堂效率是重中之重
学生的负担不仅在于作业等方面,还有包括补课、拖堂等。按照正常的进度,一节课就可以掌握的知识却需要学生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进行,甚至在其他时间进行补习,长久下来,就产生了一种恶性的循环模式,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说,教师要想教导学生,让学生学到知识,那么自己本身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掌握较高水平的教育知识。首先,教师要经常性的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从各种教育类杂志或书本中学习新的知识和营养;其次是要参加集体性的教学方法研究谈论,吸取别人的教学中的精华部分,补充自己的不足,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最后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为根本,与自己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发掘新的教学方法。高效的课堂绝不可以打无准备的账,必须要将备课内容准备的充分,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学习。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不断的提高教学效率,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的做到“减负而增效”,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袁政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