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解决就业用工难的策略

2015-07-04 06:56:46陈晓萍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徒院校职业

陈晓萍

摘 要:当前我国就业难和用工荒矛盾日益突出,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对解决这一矛盾有重要意义。分析现代学徒制内涵、比较国际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我国目前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困境,提出我国实行现代学徒制的策略和保障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现代学徒;解决就业

为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接,解决我国“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现代学徒制这一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政府介入、由企业师傅和职业学校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企深层次合作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第一,推动就业为核心。第二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第三是通过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现工学和学校与企业的有效衔接。

一、现代学徒制的国际比较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行,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飞跃与其有着的联系,主要有四种模式。

一是英国的“三明治”现代学徒制模式。这一模式1993年出台,1997年达到72个行业。国家设立学徒培训指导中心负责学徒制的结构性建设、并由国家教育与劳工部、产业领导组织等共同配合参与现代学徒制完善与发展。

二是澳大利亚模式。这一模式20世纪70年代开始,1988年成型。其核心内容是将职业学院培养引入学徒培训机制,颁发国家认可且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员工全国就业有效凭证。承担学徒培训的机构,必须要经过国家培训局认可,任何企业、个人和机构都可以申办学徒培训。

三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这一模式始于20世纪初,有健全的实施系统和保障机构,参与单位分工及责任明确,政府、职业培训学院、工商业行会、工会、企业和学徒均在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职业培训学员根据联邦政府、州政府、雇主和学徒等各方利益,制定学徒培训计划方案,雇主协会和工会的专家共同制定企业实训大纲,最后政府通过批准后付诸实施。

四是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对学徒技能评价途径进行开放,对人才评价的要求分类更加细致,职业技能证书的类型和数量也随之增加。通过强化了各方利益的方式推动多方对制度进行建设。学徒制培训设计成为定向培养的一环,通过利益推动学徒制各方面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

二、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政府教育部门和一些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行,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试点。但总体看,我国还未建立起现代学徒制的完善体系和实行的保障机制。

其一,从政府角度看,政府教育部门未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制度和支撑的法律政策框架,缺乏指导现代学徒制的顶层设计和相关的原则,倡导力度也没有较强的体现。

其二,从产业角度看,将企业纳入职业教育的体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法律意义上,我国尚需出台作为产业化建设导向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规定。在经济状况方面,政府在资金上对高职教育的支持相对不足。

其三,高职教育自身体系中也缺乏容纳企业进入的基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能力和意愿,受制于办学历史、师资水平和设立备件等,无法为合作企业带来足够的利益,也影响参与企业积极性,此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现代学徒制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策略和保障机制

(一)采取阶段性进展与区域带头模式相结合

实施现代学徒制,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联合相关地方政府和职业性团体集体讨论确定有执行力和执行基础的相关规定,要求各高职院校按照规定执行现代学徒制,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逐步交流推广。

(二)政府实行规划和统筹工作

相关政府部门要以区域人口要素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宏观统筹高职教育的分布、数量和规模,以此推动高职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相关政府部门应当构建学校和企业的纽带,对劳动力供求数据预测分析,为高职学校教学方式、内容、规模的调整提供依据。

营造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政策环境。企业是社会经济组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经济属性决定的。因为学生的动手能力低直接影响师傅的生产效率和企业计划的完成,造成生产废品增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原因,导致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政府部门有必要营造提高企业参与校个合作的积极性的环境。

(三)企业自现代学徒制中获益的途径

企业要建立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管理制度。对学徒要进行学徒分类,明确深造的职责,签订学徒制協议,加强学徒管理,对学徒进行考核和奖励。对师傅要明确师傅职责,规定师傅选聘条件,设立师带徒津贴,建立师傅评价与激励机制。

企业也要积极到高职院校,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把企业的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带入学校课堂,使学生毕业即就业、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层合作

专业设置要依据企业生产需求确定.学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有企业的参与。企业熟练技工参与到实际教学,能直接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等职业能力。把职业学校的教室移到企业车间,在生产或者流水线上实施实践教学,真正实现高职培养和企业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贺国庆,刘向荣. 西欧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现代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66-70.

[2]徐勤.英国现代学徒制和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比较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74-77.

[3]冯琳娜.德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D].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10.

[4]徐金林.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对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38-141.

[5]张启富.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带徒工程”为例 [J].职业技术教育,2012(4):10-13.

猜你喜欢
学徒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