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尔与克里姆特绘画设计风格比较研究

2015-07-04 20:56郑明艳
中国包装工业(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东方艺术

郑明艳

【摘 要】21世纪法国“纳比派”的代表人物皮埃尔·博纳尔(Pierre Bonnard)和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ilmt)是笔者比较关注的两位艺术家。两位艺术家都对东方艺术表现出相当的好感并从中汲取养分并运用到艺术创作的探索和实践中。虽然两位艺术家并非属于同一个派别,但是他们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富有装饰意味的构成形式、修长变形的人物造型、绚丽夺目的色彩、艺术创作主要以描绘女性为主题。

【关键词】东方艺术 构成形式 装饰风格 女性主题

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纳比派在西方艺术史上停留的时间很短暂,介于印象派与现代画派之间。尽管如此,纳比派却在艺术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纳比派孕育出许多西方艺术史上的杰出大师,而皮埃尔·博纳尔便是其中之一。皮埃尔·博纳尔(Pierre Bonnard 1867年-1947年)是纳比派的主要成员。博纳尔凭借其富有装饰性的构成形式以及如梦似幻般的色彩语言在西方艺术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深受印象派影响的博纳尔并没有像印象派画家那样客观地摹写自然,更多的是在观察自然物像与日常生活的基础上主观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世界。除了印象派,博纳尔还深受日本浮世绘版画以及高更象征主义的影响。独特的画面构成、绚丽夺目的色彩语音、轻松自如的笔触、安静惬意的氛围,所有这些无不让观者流连忘返。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ilmt 1862年-1918年)是20世纪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始人物。才华横溢的克里姆特是奥地利艺术领域里德高望重的大师。分离派的成员倡导创新,反对守旧,主张艺术创作同当代生活相结合,强调艺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而对于克里姆特而言,他进行艺术探索与创新的方式是通过对东方艺术风格造型和图案纹样的运用,将东方情趣融于歐洲传统绘画。除了从东方艺术中吸取营养以外,克里姆特还仔细研究过拜占庭镶嵌画并从中吸取营养,所有这些对于他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有着绚丽的色彩,丰富的平面装饰图案,夸张变形的人物造型以及重叠交错的画面构成。克里姆特的绘画除了具有较强的装饰风格还带有深刻的哲学思想。

1 东方艺术的魅力

日本浮世绘在自1860年到1910年前后大约50年间,对欧洲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浮世绘的西渐对欧洲艺术家们在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博纳尔与克里姆特也深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在纳比派的众成员之中,博纳尔特别推崇日本的浮世绘和木刻版画,有着“日本纳比”的称号。博纳尔吸收了日本木刻版画中的平面构成形式,规则的点状平涂方式以及在色彩与造型上大胆自由的处理手法并在自己的绘画创作实践中运用。如博纳尔创作于1897年的大幅彩色石版画屏风《保姆出游,马车的饰带》,描绘的是巴黎人民的日常生活。这幅画中博纳尔将静止的装饰效果与广场上人们表现出的活力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画面动静结合,虚实对比,和谐统一的色调以及平面化的构成形式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日本浮世绘装饰风格,同时表现出他对周围人物活动的关注以及敏锐独特的洞察力与表现力。

而在日本浮世绘西渐的过程中,克里姆特也表现出对日本浮世绘的喜爱之情。如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吻》,男女主人公身着布满符号象征的衣服,男主人公身上的长方形符号十分显眼,尤其是胸前那块象征着男性力量的符号。这就是他运用了日本浮世绘的装饰元素。与博纳尔不同的是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除了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东方其它国家的影响,其中包括中国、朝鲜等。克里姆特喜爱收藏艺术品,像他收藏的东方艺术品如屏风、年画、花瓶、雕像等都可以成为他绘画作品中的背景。

2 艺术风格的异同

在西方艺术史上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纳比派主张将客观事物进行主观的变形,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绘画创作中。纳比派强调绘画的装饰性与象征性。而正是这两条创作法则引领了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领域。在大的艺术背景下,克里姆特也在通过他的艺术作品告诉世人他对绘画装饰性与象征性的追求。下面笔者就通过阐述博纳尔与克里姆特这两位艺术家的绘画语言来归纳两位艺术家的异同。

2.1 画面构成形式

在画面形式构成上,两位艺术家存在着相似之处。博纳尔通常是通过利用生活用品、自然景物、人物动态等方式进行画面空间的分割。生活用品、自然景物、人物动态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物体组成的一部分,更是博纳尔协调控制画面的得力助手。博纳尔通过这些物品来暗示画面的水平线和垂直线,构造出平衡和谐的画面空间。

而长期从事大型壁画绘制的克里姆特对于画面构成也有着过人的组织能力。如克里姆特在《雅德勒布萝奇—波尔肖像》一画中,克里姆特在画面的背景中通过运用体积差别强烈的矩形形成画面水平与垂直的分割,使画面呈现出平衡的稳定感。

2.2 画面装饰性

博纳尔的绘画作品借鉴了日本浮世绘的平面装饰风格与手法,继承并创新了印象主义绘画。博纳尔将瞬间模糊的感受以及零星的感受作为他创作的主题,使他的绘画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艺术装饰效果。大约从1898年开始,博纳尔渐渐开始脱离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转而吸收印象主义画家的色彩表现手法。“使他从早期的追求色彩柔和逐渐使用琐碎笔触走向高明度的印象主义色彩风格,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博纳尔开始研究莫奈,德加等印象主义大师画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富于感官美的色彩和塑造方法,并逐渐扩展到探索新印象主义的色彩原理。这是他放弃早期单纯的装饰观念,形成自己个人新风格的开端。”①博纳尔放弃了早期绘画作品中清晰平稳的线条与色块,取而代之的是破碎、迷乱、分散而松动的线条与色块,从而创造出一种含蓄的梦幻般的绘画风格。如作品《浴室中的裸女》,博纳尔主观的将洁白的瓷砖变成了蓝色、紫色和黄色,窗户、裸女、马赛克、瓷砖等形成了五彩缤纷的和谐乐章,色块之间的相互渗透使边缘线变得模糊不清,各种色彩的混合创造出了鲜艳明亮的色彩效果。

与博纳尔不同,克里姆特通过纷繁复杂的几何化图案装饰画面。拿克里姆特比较成熟的中期的绘画作品为例,画面充满着富丽堂皇的华丽感。自幼受到装饰性手工艺的熏陶并长期的壁画创作中累积了大量的经验,克里姆特在其中期的绘画作品中运用金银箔等材料以及在研究拜占庭镶嵌绘画后吸取并使用的镶嵌手法使画面形成独特的肌理效果。“在他所使用的金箔及银箔画材中,金色不止代表富有,也令人联想到神秘,珍贵的材料及丰富的装饰性提高了意象的性感,并加强了情色的表现。”②如克里姆特的代表作《吻》,整个画面呈现出华丽的装饰美感,但在这种华丽富贵的背后是画家害怕人生真相的敏感心灵以及对于短暂欢愉时光的一种留恋。

1910年以后,克里姆特不再追求金色耀眼辉煌的装饰风格,而是呈现出浓郁的表现主义风格。在克里姆特后期的绘画中,他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韵味以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色彩融入艺术创作中,作品增加了绘画性与艺术性。

2.3 女性主题的偏爱

博纳尔与克里姆特一样对女性题材的表现有一种执着的偏爱。博纳尔创作的大量私人空间的绘画作品中对女性主题的描绘可见一斑。而他所热衷描绘的模特便是他的妻子——玛莎。

1925年,博纳尔与玛莎正式结婚。具有偏执性格以及欠佳体质的玛莎使博纳尔与她共同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性多疑的玛莎甚至不让博纳尔与其朋友来往。然而,在1920年到1930年期间博纳尔却在这种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一批作品。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其主角都是玛莎,但是女主人公的五官却十分不清晰。

对于博纳尔描绘的一系列有关其妻子玛莎的作品,美国纽约大学美术学院现代艺术专业的教授琳达·诺彻琳却对此感到十分厌恶和恼怒,“作为一名妇女和男女平等主义者,我必须说明对于这些暧昧的和被动消极的肉体使我感到有些、甚至是十分的厌恶和恼怒。”“我不得不承认的确有时会被博纳尔这些作品中绘画性的艺术语言所强烈地吸引;然而,同时我同样厌恶以有血有肉的模特去迎合男性画家的口味。”③琳达·诺彻琳认为博纳尔对女性不尊重,存在歧视。

克里姆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有关女性形象的。画面上丰富多变的色彩,大胆放浪的女性形象,表达克里姆特对神学所宣扬的禁欲观念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克里姆特被母亲、姐妹、恋人、模特以及上流社会的女性包围着,因此生活中源源不断的素材给予他无限的灵感。在克里姆特的内心世界,女性的涵义是多方面的,既有忠贞纯洁的一面,也有邪恶放荡的一面。克里姆特通过运用柔软的线条描绘出放浪淫荡的女性躯体来映射出当时社会的虚华和腐败。只是克里姆特富于装饰性的绘画风格时常令观者感到晦涩难懂,不了解克里姆特绘画里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如作品《朱迪斯》中:“画家没有表现朱迪斯的英雄作为,而是刻意刻画她的放荡不羁。画中的朱迪斯敞开衣服,露出胸部,表情淫浪,一手抚摸着被割下的何罗芬尼斯的头颅。这情景很容易使人想起欧洲绘画的传统表现题材'莎乐美'。”④

结语

综上所述,博纳尔与克里姆特的作品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而后他们在各自的兴趣点下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尝试。这两位画家都是西方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大师。阅读博纳尔的绘画作品,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画家安静恬淡的艺术生活,更有他对于艺术的不懈探索与实践以及对于艺术带来的自由生活的热爱。博纳尔对于印象派艺术语言的继承与创新带领着我们进入到一个如梦似幻的色彩世界。

克里姆特是一位独具艺术个性的绘画大师。克里姆特认为,“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足以说明克里姆特对生活的感受是相当敏銳的,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克里姆特的绘画艺术是东西方艺术融合的完美体现。同时,克里姆特也给与我们启示:绘画实践应不拘于陈法,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猜你喜欢
东方艺术
肃穆的形式美感波提切利的东方艺术理念
审美同情观与东方艺术的诗性空间
西方人对东方艺术“理念”与“精神”的美学价值判断
惠斯勒绘画作品中的东方元素
张锰谈于向溟
夏可君谈于向溟
王海旺的午后三点
陈鑫的午后三点
高鹏的午后三点
东方艺术大家:路由器中的八个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