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宝 吉文莉
【摘要】学前音乐教育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儿童音乐兴趣的同时还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重视,但依然存在着思想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上的误区,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学前音乐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幼儿;全面发展;价值
学前音乐教育,指在教育的前提下将音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儿童理解与接受的前提下,向学前儿童传授音乐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前儿童在学习听、唱、跳、奏等音乐技能的过程中,智力、听力、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学前音乐教育作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人们对学前音乐教育的认识依然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就笔者所在的定西市而言,不论是幼儿家长还是学前教育工作者都越来越重视在音乐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在认识上、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科學研究表明,音乐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长期的音乐教育能够加强幼儿的记忆能力,增强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并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和协调发展。
不同形式的音乐教育有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经常欣赏音乐作品,能促进儿童听觉器官的发展,提高儿童的听觉能力,他们捕捉声音细微变化的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高;经常练习唱歌能锻炼儿童的呼吸器官,提高他们的肺活量,在歌唱过程中注重技巧与姿态,能够调整儿童的呼吸节奏;在音乐的伴奏进行表演和舞蹈,不仅能够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还能使他们心情愉悦,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通俗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融入了一些关于自然、社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富含丰富的寓意、深刻的情感内涵、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通过音乐教育有效地实现品德教育,从而使学前儿童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前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幼儿从声音的感性材料中直接获得美的感受,音乐教育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
二、学前音乐教育的误区
学前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对此有了充分的认识,并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在定西市也是如此,家长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投资逐渐加大,幼儿教师也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探索。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学期音乐教育的认识上和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在音乐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当前,学前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很多家长过于急功近利,出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将音乐作为一种“技能”,而不是一项兴趣爱好来让孩子学习,有些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所学专业的时候越俎代庖,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孩子选择学习项目,有些家长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学什么也强迫自己的孩子去学,没有考虑到孩子自身的兴趣与需要,还有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了考级。家长的这些做法都是因为对学前音乐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完全忽视了幼儿学习音乐本身的意义。这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不仅牺牲了孩子们宝贵的时间,更严重的是使幼儿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
(二)选择学习专长上的狭隘性
当前社会上的很多学前音乐课外培训班主要以钢琴、小提琴为主,在定西市,西洋乐器中的吉它和架子鼓也越来越受到追捧,而教授和学习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器乐的较少,而且很多家长狭隘地认为孩子只需要学一样乐器就够了,因此大部分学生除了对某种乐器比较擅长外,很少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其他乐器,有些孩子甚至连当地的传统民族乐器都不认识。长此以往,会造成幼儿对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兴趣逐渐减弱,喜爱程度和接受程度逐渐降低的结果,这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极为不利。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狭隘的音乐学习观念与学习专长选择上的单一性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比如,定西市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岷县花儿、通渭小曲戏除了生长在偏僻的农村的幼儿能够逢年过节欣赏一下或有幸亲身参与演唱、表演之外,生活在城区的幼儿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对伴奏中用到的乐器也不认识。
(三)教学方法的误区
以前,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幼儿唱歌,大多采用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的简单教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难以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也很难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但是现在又存在着为了方法而方法的弊端,部分教师在教法改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过多地使用绘画、幻灯等辅助手段,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过程,使幼儿无法静下心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从而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效果。
社会上某些音乐培训班的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给家长的投资有所“交代”,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的某项音乐技能,要求过于严格,而忽视了孩子自身情感的体验和情绪的表达,忽略了对幼儿音乐智力的开发和音乐素质的提高,造成孩子对音乐的抵触情绪,对练习乐器的厌恶,并最终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学前音乐教育的对策
学前音乐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幼儿家长和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转变观念,从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前音乐教育充分发挥其优势与作用,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一)转变学前音乐教育观念,重视幼儿全面音乐素质培养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审美教育,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赋予儿童一种审美的态度、审美的眼光与审美的情感。音乐教育是素质培养和使孩子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因此,学前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标,从事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师与幼儿家长们都要转变观念,了解幼儿音乐学习的规律,掌握幼儿音乐学习与审美心理的特点,发挥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再片面追求音乐技能和考級。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善于设计各种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相结合的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幼儿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学前音乐教育应彰显民族性和多元文化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们交流越来越便捷,各国、各民族文化彼此碰撞与融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已渗透到各领域,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范式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通过音乐的听赏与学习,我们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进行感知和了解,因此,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通过选择一些国家、不同民族的具有鲜明特点的音乐作品,对作品中的歌词旋律以及思想情感等特征进行生动、形象的解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幼儿能够对地域性的多元文化有初步的感知与了解。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既要学习西方音乐文化,更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1995年第六届全国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提出了发展“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口号。在此意义上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理念正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中国国情下的最好诊释。①幼儿是未来传承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生力军,学前教育机构作为教育的最前沿,在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方面责无旁贷。因此,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可以让幼儿对本民族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热爱民族文化。就定西市来说,可以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入岷县花儿、通渭小曲戏的元素,通过听赏、观看视频以及简单的表演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并熟悉当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
注释:
①王志军.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
参考文献
[1]胡忻忻.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分析[J].时代教育,2012(21).
[2]王霞,冯同友.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4(04).
[3]于洋.试述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