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霞
摘 要 高职教育对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和今后的职业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高职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其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利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适应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高职学生;科研能力;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6-0100-02
高职学生科研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科学方法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中存在重技能、轻科研的误区,使得学生科研能力欠缺,不能为企业的技术提升和产品开发提供有效服务,就会制约学生未来在企业的发展,导致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服务社会。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以适应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要求,是值得在高职教育实践中探索的一个新问题。笔者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水利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1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载体,以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将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达到培养出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水利专业教学委员会通过对水利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探索出符合水利专业人才目标培养的“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具有课程整合功能和驱动效应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驱动力,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为手段,把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科学创新的过程设计为边学边做的过程,把教学、科研过程与真实工作过程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真实工程背景中得到身临其境的训练与熏陶。学生围绕特定工作任务展开学习,能够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实践中思考和运用知识,能够驱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探索新知识、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整合内容,突显职业性和前沿性,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教学内容的选取按照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原则, 紧紧围绕学生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进行,同时兼顾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和企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水利专业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水利行业、企业对学生完成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为要求,以必需够用的原则,精选内容。教学内容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中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驱动力,将几门相关课程或几个模块的相关内容按照一定的工作过程进行科学整合、序化,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选取内容,划分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构建集理论、方法、实践和操作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为拓宽学生的知识和信息,在教学中及时引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和新规范,增加当代水利学科的新成就、新思想、新方法、新发展,让学生尽可能掌握一些带有探究性的、启发性的知识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3 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是水利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举措。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目的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由“学会学习”到“学会科研”,由“自学”到“治学”转变。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该模式经常采用的主体教学法,它是通过让学生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工程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将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分工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成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推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都是与“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相配伍的良好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运用恰当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科研能力,训练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4 考核评价个性化、多元化,充分发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教师在考核评价学生时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性,既对专业知识技能进行量化考核,也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进行质化考核,打破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单一模式,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结果性考核与发展性考核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全面考核的形式。如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调研报告,采用方案设计、产品设计、成果展示、开卷等形式,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地构建个人的知识结构;对有突出表现的特长生采取特殊管理办法,创造条件,鼓励其发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考核评价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考核方式,引入企业元素,通过校内外专兼职教师评价、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及学生自评、互评,共同确定学生的最终评定成绩,保证考核过程公平合理。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知识的应用、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5 内投外引,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营造环境
实训条件的好坏,实训设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首先,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改进实训条件,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实训创造真实工作环境。水利专业以国家示范项目建设为契机,按照专业建设,对重点专业和新设置的专业加大资金投入,对原有的不适应专业发展的实验室、实训室、实习车间进行改造和科学分类,模拟企业真实的内外业务环境,建成开放式、多功能、高度共享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营造物质基础。endprint
其次,与企业深度合作,特别是与经济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合作,校企共同办学。一是引进专业对口的企业进入校内,由企业进行设备投资,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员工培训、实践教学、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等合作项目。二是建立稳固的校外科研实训基地,选择管理比较规范、科研实力强的企业作为校外科研实习教学的合作伙伴,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项目研发工作,借助企业先进的生产实验设备和厂房车间开展实习、实训和研究,为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6 提升教师队伍科研水平,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指引
教师就是学生科研创新的领航者,在学生科研创新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基础差、科研项目少、科研方法不对路、科研与社会实践脱节、缺乏有效的科研环境等症结,制约着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水平的发展。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通过四种途径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
一是多渠道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学历提升、教师进名校进修,接受新信息、新方法,派遣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校作访问学者,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培训及交流,邀请专家为教师开展学术讲座,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实施“名师工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二是大力引入科研人才。从社会科研单位和企业上广纳科技贤才,聘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专家和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引入企业科研课题,与专家、技术人员共同研发。
三是组建优秀科研团队。依据教师的学科研究方向,组建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四是建立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将科研工作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之中;建立科研课题申报、成果转化应用及成果评奖等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激励教师科研积极性,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曹子英.高职高专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68-69.
[2]周蕴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6(6):42-43.
[3]王林毅,于巧娥.试论高职教学模式的转变[J].辽宁高职学报,2006(5):79-80.
[4]徐朔,吴霏.职业能力及其培养的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10):36-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