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及其优化路径

2015-07-02 16:45魏晖
科教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

魏晖

摘 要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进行改革,才能够培养更多的适应性人才,开创职业教育的新天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从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从而分析职业教育的教学教改,提出建议和措施,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教改质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教改 问题 措施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11

Teaching Statu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Optimization Path

WEI Hui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Luohe, He'nan 462000)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long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need for further teach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to be able to train more adaptable talent, and create a new wor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power. This article from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existing problems start to analyz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ke recommendation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problem;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我国历来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党和政府从政策上和资金上对职业教育加以支持,而且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2007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进一步肯定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将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历史任务来抓。到2020年发展三大战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目前教育现代化的“短板”是职业教育。既有质量和数量的问题,更有结构性发展障碍,如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等。

1 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

(1)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并不顺利,很多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遵循的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这种教学模式本应该发挥最大作用和价值,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并不会主动的为职业学校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根据一项专门调查,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企业不愿意加强校企合作,目前的现状是:职业学校这边热情高涨,但是企业却是“冷若冰霜”,这种冰火两重天不利于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和发展。

(2)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职业态度和创新能力。我国职业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职业者,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却缺乏一种职业态度和执业意识,走出校园的学生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并没有发挥到位。①其次,职业教育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应该注重创新的培养,但是很多职业教育并没有将创新作为重点。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创造创新型人才。现阶段,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再工业化”阶段,“再工业化”的主要路径之一就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创造新产业。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教育要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如果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技术和技能,而没有深层次的改变,那他们就本末倒置了。

(3)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对师资力量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对其规模发展的要求,随着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社会需要更多的职业人才,就需要更多优秀的师资力量。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中高职高专的专职教师三十万左右,而相比之下普通本科和专科的教师却高出一倍,而且高职高专的学生数量远远高于教师队伍,造成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师资力量的匮乏造成我国职业教育举步维艰。

2 职业教育进行教学教改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结构性改革。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因此,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2007年,大约有2200万初中毕业生,而其中的900万进入到普通高中,②而800万进入到中等职业教育当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人数比例明显提高。而高等职业教育也迅速发展,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明显增多,2005年的时候,占到普通高校的百分之五十三。伴随着学校数量的增多,党和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经费,促使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得到完善和加强,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系列决定,创新了职业教育新理念,明确了一个发展目标,明确了多层次类型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打通了“人人皆可成才”的通道,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多元化办学的新格局,确立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原则,明确了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推动了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创新,建立了督导评估机制。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教学结构性改革,构建“职业教育共同体”,推进多元化办学模式。发挥市场经济“无形之手”和政府主导的“有形之手”功能,释放政府、学校和行业、企业职业教育“三位一体”能量,形成合力办学。

(2)职业教育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教改的必要性。相比于马克思哲学等理论性学科,职业教育是一门很强的实践性学科,需要职业教育将更多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但是我国的现状是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分割两边”,而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就需要对职业教育进行有效的教学教改,让理论和实践结合,从而让职业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反思意识和研究意识,真正地走向社会,形成教研共同体,真正发挥校企合作的功能。

3 职业教育教学的优化路径

3.1 改变职业教育目标的一元化,实现目标的多元化

职业教育教学教改的重中之重便是确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因为不管是职业教育中的专业设置还是课程调整,或者是职业教育的教材如何编写、教学的模式如何进行更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何进行选择,这些都是建立在培养目标的确立之上的,只有确立了培养目标,才能进一步展开职业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也逐步转变,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的极大需求,但是职业教育单纯培养知识性人才或者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俨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显然应该是多元化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将单一目标改成多元目标,根据职业发展综合确定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社会适应等综合性的目标。引入多元评价即基于多元价值的评价,由评价结果确定学生差异发展即承认差异并提供差异发展条件,构建差异发展平台与增值性评价 。

其次,为了与这些多元目标相适应,这些都需要和师生共同设置,而且要确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满足学生学习愿望,通过适当的职业训练能够得到目标的实现。再次,多元化目标实现需要职业学校和家长以及整体社会环境的支持,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③

3.2 改革职业教育死板的学制体系

目前,各个职业学校的学制有所不同,有两年制或者三年制,但大多数还是以三年制为主。这种三年制的学制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并不是同步的,因为职业教育三年学制建立的基础就是其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初级或者高级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知识的讲授和课堂设置上主要传授技能知识。但是,现代的职业教育教学教改培养目标开始多元化,开始以就业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为了与这种转变相适应,就应该安排不一样的学制。

很多职业教育学校,比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生源比较多元化,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学生入学,比如高中毕业生,还有农民工等学生,面对这些学习经历不同的学生生源,就不能实用统一的三年制,这样死板的学制体系无疑对他们是不利的。④所以,应该根据生源的不同或者学生选择的专业不同,而划分不同的学制体系。如何进行划分,就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推敲,可以借鉴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制和学分制,让职业教育学校的学制以三年为基础,但是可以根据学分进行上下的浮动,不同的学习对象在学习不同的专业的时候具有不同的优势或者劣势。当学生对某个专业比较感兴趣的时候,他可能花费一年的时间就能掌握某项技术和技能,这样就可以提前毕业,但是当他学习另一门技能的时候说不定会花费三年或者四年的时间,这就需要他进行多年的学习,以此来保障学习技能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同时,教学安排还可以安排全日制或者半日制或者在职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引导。

3.3 根据我国现状设置多元化的专业学科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需要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这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根据2005年所做的调查,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根据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设置的,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对应的专业中,第二产业最多,大约百分之四十七,而第三产业次之,大约百分之四十六,第一产业占的比例最小。随着时间的推进,⑤尤其最近几年,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占据的比例明显上升,成为第一,而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就业率很低。

我们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各个专业中存在着明显的就业差距,所以必须加以改变。第一,职业教育的教学教改需要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相互适应和推动,要和社会的整体劳动力流向相和谐统一。目前,我国的第一产业中很多农民都开始走向第二或者是第三产业中就业,导致第一产业的就业率明显降低,所以有必要提升第一产业的专业技术水平,不能因为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放弃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要始终记住我国目前还是个农业大国。第二,根据我国的新农村发展计划,统筹城乡发展,需要逐渐采取措施缩小城市和农村的距离,因此要提升农业产业的现代化,需要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中强化第一产业的现代化,提升发展水平和高度。第三,职业教育学校要时刻关注国家的阶段性政策,随时进行专业的设置和更换。比如在前几年的金融危机当中,我国就提出要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比如钢铁产业和汽车业等,这就需要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到这些岗位当中,需要职业教育发挥最大的功能。

3.4 改革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所以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目标进行确定。课程设置不适应进行统一,因为我国地域辽阔,教育区域面积较为广阔,各个地方的教育资源也不均衡,教育发展程度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密切关联,所以,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就需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需要来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可能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就需要培养更加复合型的技术人员,而欠发达的地区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更加专业。

3.5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目标之下的新型培养模式,能够实现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模式,理顺校企利益关系、利益格局。企业可以共同制定招工招生计划,参与开发课程体系,共同组建教师队伍,共同搭建管理队伍,共同开展考核评价等。

首先,创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标准,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此需要进行新的课程设计,选择不同的课程体系。⑥其次,明确校企结合的教学目标,要综合分析职业和企业以及学生,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根据职业需求以及企业的需求,确定学生学习的技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和企业工作需求保持一致,当然,这中间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选择,根据自己的理想和兴趣进行专业和企业的选择,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进行有效的合作。⑦再次,课程内容需要具体情况具体改变,在学校和在企业学习的课程内容是不同的,要时刻根据需要进行转换。

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转变学校本身的思路,而且教师队伍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更新,专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注重质量和发展力度。因地制宜、差异发展,形成研究型专业教师、反思型教学能手、前沿技术发展型实训教练员。职业学校要根据时代的进步进行适当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转变培养目标的单一化,必须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根据整个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化、高级化的教学教改,争取让我国的职业教育步入正规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注释

① 王根顺,付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3.

② 龚森.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2011)[D].福建师范大学,2013:32.

③ 徐瑾劼.适应下的理想:工作场所学习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及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23.

④ 周济.谋划改革的新突破 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12.

⑤ 吴全全.学习领域:职教课程内容重组的新尝试——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4(18):11.

⑥ 匡瑛.政府如何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协调持续发展[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11):13.

⑦ 刘琴.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之举[N].中国教育报,2007.14.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问题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