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明
摘 要:以“工作页”為载体,把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该方法进行深入探索,做为一种“教学模式”来研究,探究如何形成工作页教学体系,使之系统化、可复制、可移植,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丰富教学资源。
关键词:工作页;教学模式;系统化;职业教育
一、工作页及工作页式教学
(一)工作页(学生用)。“学生工作页”,就是按工学结合与“教、学、做”一体化思路,基于工作过程和认知规律设计的一种纸质化的“工-学”任务。其内容包括工作要素、工作过程及学习任务,既是学生的工作对象,也是老师的教学工具。“学生工作页”的最基本功能是用于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二)工作页式教学。 “工作页式教学”, 简单的说就是以学生工作页做为工作对象的项目教学或任务引领式教学,如图
1。
二、常见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分析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二)常见教学模式及主要特点。(1)传递-接受式;(2)自学-辅导式;(3)探究式;(4)概念获得式;(5)自主学习式(巴特勒式);(6)抛锚式;(7)范例式;(8)现象分析式;(9)加涅式;(10)奥苏岗贝尔式;(11)合作学习式;(12)发现式学习式。
(三)教学模式基本要素分析。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着就是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3)操作程序。(4)实现条件。(5)教学评价。
三、系统化的工作页教学模式
(一)工作页在课堂上实现“工学结合”—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工学结合”做为一种教育模式,在发达国家上百年经久不衰,主要在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目前具有“工学结合”特征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情境教学、虚拟教学、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实训教学等。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工学结合”的核心在于有一个工作任务,这个任务当然是真实的、甚至有报酬的最好,是模拟的、虚拟的也未尝不可。如果是真实的,工作页只用来记录工作过程、评价工作结果就行了,如果是模拟的、虚拟的,就只能用工作页作为载体来呈现这个任务。因此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系统化地设计,如图2。
(二)利用工作页在课堂上实现“工学结合”——典型环节与过程:根据任务的一般要素和环节,以及课堂教学的一般要素和环节,在使用工作页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必要的课堂教学环节。收集资讯:老师和学生都应该非常清晰的知道本行业、专业、本门课、本节课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一切教学行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明确任务: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掌握本任务的具体要求、条件、完成标准、安全环保等其他细节。共同决策:一般应是老师和学生制定、选取任务完成方案。 组织实施:学生完成任务、老师监督指导。检查考核:这是针对任务本身的完成情况进行的 教学评估:这是针对教学、学习效果进行的。
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如图3
(三)利用工作页在课堂上实现“工学结合”—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开发,任务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系统化的教学资源,重点是以工作任务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在明确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和类型基础上,以“工学结合人才模式”为依据进行开发建设。包括校外顶岗实习课程资源、校内实训课程资源、课堂任务型资源。以学生工作页为载体,可以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规范、和系统化整合。
系统化的教学资源,还包括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门化教师资源,具备教学做一体化功能的、以岗位为导向的实训资源,校企合作框架下的企业资源,管理资源,以及校际之间的共享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