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芳 转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高等教育研究】
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建设研究
朱 芳 转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通过对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调查,根据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党员理论素养不高、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以及教育内容形式单一、考核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探索实践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构建了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模式和机制。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采用划分目标责任区、党员自查自管、支部指导检查、群众监督评议、总支考核评比的方法开展,该制度的实施,充分发挥了目标管理在加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管理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辟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从小培养“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全过程,筑牢广大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骨干分子,其队伍建设同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2]当前形势下如何将大学生党员造就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素质作风优良、积极肯于奉献、始终能与党中央同呼吸、共命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优秀分子,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积极思考的研究课题。
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是结合学生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在思想表现、理论学习(包括党的理论和专业课知识)、社会工作、遵纪守法、校园文明等方面对学生党员提出要求和目标,通过目标实施、考核评议等运作过程和相应的奖惩措施来培养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教育管理学生党员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目标管理是一种体现个人参与、民主管理、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制度以确定和实现目标任务为中心,强调根据目标进行管理,以目标任务为导向,在促使目标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加强管理。实施目标管理制度可以把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用目标任务来统一、指导和规范组织内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同时,通过对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的考核评议以及相应奖惩措施的实施,来调动组织内成员参与目标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组织内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目标成果,达到预期的管理绩效。
1.问卷设计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共设计调查问题32条。调查内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高校学生党员自身理想信念状况;二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现状;三是高校普通学生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看法和认识;四是影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因素;五是有效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问策。
2.调查实施
调查采取的方法是通过笔者所在的渭南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向其在其他高校上学的同学发放问卷和提供访谈名单。调查中,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3份,有效问卷468份,问卷有效率96.89%。468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到学生党员365人,发展对象52人,入党积极分子33人,普通学生18人。同时,调查中访谈党建工作者22人;访谈学生57人,其中学生党员37人,发展对象11人,入党积极分子6人,普通学生3人。由于渭南师范学院现已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调查和访谈对象几乎涉及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各类高校的学生,调查、访谈中的党建工作者和各类学生均为随机抽取样本,应该说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具体表现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充分信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但从调查和访谈中我们也发现,高校学生党员自身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以及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具体表现为:
一是对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方面的调查情况显示(见表1),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表1 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情况调查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党员中存在自身不重视理论学习、理论素养有待提高和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不注重学习效果、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和现象。
二是对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方面的调查情况显示(见表2),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有待增强。
表2 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情况调查
这一点在访谈中也得到了印证。在访谈中一些党建工作者和普通学生也反映,现在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中的确存在一些学生党员“发展前表现优秀,发展后表现平平”的现象,一些学生党员在跨进党的大门后便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不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出模范作用弱化,宗旨意识淡薄。
三是对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形式方面的调查情况显示(见表3),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形式单一,有待丰富和创新。
表3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形式情况调查
表4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考核管理制度情况调查
由于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中,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上都是由具有党员身份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兼任,访谈中,一些学生党支部书记也谈到,由于其他工作和事物的影响,大家普遍感到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力不从心,表现为工作的精力和能力跟不上工作要求,因而也导致工作方法落后,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
四是对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考核管理制度方面的调查情况显示(见表4),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考核管理制度有待建设和完善。
这些数据反映出: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制度和考核体系有待完善和建设,工作没有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
根据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个人层面,部分大学生党员自身对党建理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理想信念模糊,缺乏奉献、服务意识;组织层面,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缺乏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如何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积极构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机制?笔者及其课题研究组成员在渭南师范学院尝试实施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实践,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加强了对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后持续、有效地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起了一套相对比较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
1.制度实施要求
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采用划分目标责任区、党员自查自管、支部指导检查、群众监督评议、总支考核评比的方法开展。目标管理制度实施及考核要求为:一是学生党员被发展后首先与支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责任书的签订让每位学生党员先从思想上认可和接受目标管理制度,明确目标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二是学生党员每学期向支部汇报工作一次。将自己本学期目标任务的完成计划,已完成任务的效果和未完成任务的计划、措施向支部做以汇报,阶段性地接受支部的检查和监督。三是考核。每学年底,学生党员结合目标责任区的任务要求,将自己一年的思想表现、理论学习、工作成绩、文明行为、生活状态、作用发挥等方面情况全面向支部大会做以汇报,接受制度管理考核,考核结果由党总支审议。考核结果(等级)与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奖惩、德育成绩等挂钩,作为学生党员思想鉴定的主要内容之一。
2.制定目标任务体现的原则
为了使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实施过程顺畅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在制定目标任务时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原则:一是先进性原则。目标的制定,以《党章》和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为依据,目标责任区具体任务的完成要求中,将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以学生党员按期参与完成帮扶和志愿服务等活动任务的量和质的具体要求形式体现了出来,使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具体做到了有考核和有量化。二是可行性原则。目标管理任务的制定,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要求和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目标责任区任务分量适中,要求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坚持能够做到和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原则制定具体的目标任务。[3]这样就避免了由于目标任务制定过高,大多数人无法完成而最终导致制度实施流于形式这一问题的产生。三是全面性原则。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中目标任务的制定,对大学生党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如政治态度、思想观念、理论水平、学习状况、工作状态、遵纪守法、校园文明、作用发挥等)均有所要求和体现,[3]而不是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仅仅理解为是政治态度、思想观念的教育。大学生党员参与目标管理制度,最终要达到思想观念、意识和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良好结果。
3.制度实施的可行性
制度实施的可行性体现在:一方面,它发挥了目标管理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制度要求、制度约束和制度激励作用,解决了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的制度缺失这一现状问题。目标管理是一种以绩效为价值导向的科学管理模式,它强调目标的确定应是上级及下属协商一致、达成共识的结果,只有这样目标的激励作用才可以充分发挥出来。[4]而这一点,在学生党员与支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时已得到了认可和接受。另一方面,各高校所在的地区以及各高校自己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馆,可以满足和保障制度实施中对大学生党员提出的红色精神体验感悟任务要求。如一些高校本身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就积极传承当地革命精神和文化思想,在校内建立了地方革命活动纪念馆、校史校情展览馆、科学馆、地方文化馆等。高校利用这些便捷和有利的条件,可以在校园内经常性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实际、贴近、切实的爱国、爱校教育。同时,高校还能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革命历史教育资源,经常性地组织大学生党员赴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瞻仰和开展红色精神教育活动。
4.制度实施的作用和效果
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的优势和特色体现在:一是突出了自我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的实施强调作为目标责任者的大学生党员,要切实加强自身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主体性,制度实施的主旨要求是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中心。目标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要求大学生党员要阶段性地结合和对照目标任务要求,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标准要求。[5]二是强调了自我评价。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过程中有自我评价的环节,要求学生党员结合目标任务的具体要求,自己评价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给予自己相应的评价等级。实施这一环节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要求大学生党员要结合目标管理考核等级标准,结合目标责任区的具体要求,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文明守纪、先进性等方面不断对照检查自己,做到巩固成绩、总结不足、不断提高,积极努力向“优秀”等级迈进。三是加强了过程管理。实施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使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做到了注重过程、注重环节、持续开展,使工作做到了有目标、有要求、有管理、有考核、有评价、有记录,也使得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断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
[1] 袁贵仁.努力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EB/OL].(2014-01-20)[2015-03-11].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120/c1001-24164063.html.
[2] 汪兰.浅议高校二级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的意义和基本要求[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0-111.
[3] 仇道滨.基于目标管理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68-69.
[4] 王婷.高校学生党建与目标管理的理论契合研究[J].江苏高教,2013,(2):124-125.
[5] 张芝和.高校党建目标管理工作的完善[J].江苏高教,2010,(6):43-44.
【责任编辑 曹 静】
Ideolog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ZHU Fang-zhua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Based on the survey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for the insufficiency of Party member’s theory, the incomplete function of models, the single educational contents and forms, and the imperfect accredi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fulfil the caus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the new era, the paper proposes the Party member’s target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college concerned, actively to suggest the long-term mechanism and sufficient mode. The Party member’s target management system adopts the division of objective responsibility, the self-supervision, the unit-guided inspection, the mass’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and the unit’s check-up and reviews. The system’s implementation fully exerts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arget management in educating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 ideological education; target management system
G641
A
1009-5128(2015)24-0027-05
2015-03-13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校学生活动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研究(15JK1265);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研究项目:班团活动与大学生能力提升研究;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秦东地方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研究(14SKYB04)
朱芳转(1974—),女,陕西扶风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