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在古诗中发现美

2015-06-30 15:31:16李莉
关键词:诗眼陆游首诗

李莉

古诗词作为记载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的文学发展史也就是诗词的发展史,记载着当时的社会背景,饱含作者真切的情感,是世界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学习古诗词,品读诗中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更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历史责任感。因此,就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髓。

一、联系作者背景,探寻古诗情感

由于古代诗词的创作年代较为久远,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因此,要想更好的理解古诗词,必须要联系作者的背景,无论是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是个人背景,都要有所了解,才能对古诗词有正确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搜集作者的信息,以便课上为学生做讲解。以六年级上册《示儿》这首诗为例,它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示儿》作为陆游的绝笔,饱含着一位年老的诗人在弥留之际对国家最深沉的爱恋。为何说陆游爱国呢?这就要联系当时的创作背景了。陆游的父亲陆宰是爱国文士,陆游从小便受父亲的影响,立志效忠国家,当时金国入侵南宋,作为主战派的陆游,一直被以秦侩为首的投降派排挤,54岁时任官生涯终结,然而爱国的热情始终不曾消减,宁宗嘉定二年,陆游的报国志愿终未实现,弥留之际写下这首诗,饱含着诗人事业未竟的遗憾,同时也希望“北定中原”的那一日,儿子能够昭告于他,以偿毕生心愿。

二、緊扣诗眼表达,把握全诗基调

诗眼是一首诗的精华所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或者说,诗眼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是贯穿全诗的线索。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全诗都围绕“忆”这个字展开,描写诗人的思乡之情,也就是说,“忆”是这首诗的诗眼。我们可以通过整首诗来分析。首先,“独在异乡为异客”,一句话中包含两个“异”字,强调出作者一个人身处千里之外的异乡,充分表达了心中那份孤独无依的凄凉感;其次,“每逢佳节倍思亲”则是直接道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平日里的思乡之情虽然存在,但“佳节”的来临让作者的思乡之情爆发出来,一发不可收拾,用了“倍”字,比平时加倍的思念;最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九月初九有登高佩戴茱萸的习惯,“少一人”好像在说自己不在,远在故乡兄弟们的遗憾,实际是反衬自身的思思乡,进一步点明了诗眼“忆”。只有紧抓诗眼,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诗词的魅力。

三、解读古诗意象,走进独特意境

古人写诗善用意象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所谓意象,简单而言,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不过是将其与诗人的主观感受相结合,借此反映诗人所思所想。要想鉴赏诗词,就要求教师传授给学生一般意象的指代。如冰雪一般比喻高尚的品格,月亮代表思亲,折柳表示惜别等,但有些诗词并不是单独的意象,而是由多种意象组成的画面。比如柳宗元的《江雪》,以“鸟飞绝”和“人踪灭”两种意象为大体背景,渲染一种空旷的境界,再以“孤舟”和“独钓”相辅,展现出一副绝对寂静的画面,在这种沉默冷清的环境中,老翁依然专心的钓鱼,表现老翁不怕冷,清高孤傲的性格,其实也是暗指作者自己清高孤傲,不屑于他人同流合污的意愿。通过对意象的解读,将上下文互相联系,为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图像,使学生迷醉在古诗词的韵味中,感受不一样的美。

四、了解创作技巧,合理发散思维

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诗,都需要通过运用相应的写作手法,来更多的吸引读者或者更有效的表达自身的情感。在鉴赏古诗词之前,学生要明确古诗词常用的创作技巧,如比拟、借代、双关、渲染、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白描、工笔等一系列的表现手法,只有了解这些,才能体会到不同作者的不同写作风格,以及古诗词中蕴含的主旨。例如,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诗人多次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展现香炉峰的壮观景象,表达自己对此地的喜爱以及诗人开阔的胸襟。诗中的动词“挂”以及数词“三千尺”,将夸张发挥的淋漓尽致,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勾画出庐山瀑布神秘奇幻的美感,让学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磅礴气势,赋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五、融入情感诵读,感怀古人思绪

诵读是了解古诗词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从听觉的感官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当一首诗词被学生反复诵读,反复咀嚼,就会体会到其中的精华,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感受。在诵读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比如古诗讲究“平上去入”,通过音律的起伏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首先学生要明确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友人离去的不舍,然而由于李白生性豁达,又溢满了潇洒的感觉。学生在诵读时要特别注意两种情感的结合,既要读出“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离别的伤感,又要读出“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悠远,烘托出诗人于美景中送别友人的快意。

中国古诗词的历史源长,要想引导小学生在古诗词中发现美,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必须要提高小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这也是进入古典文学所要具备的基本文学功底。

猜你喜欢
诗眼陆游首诗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黄河之声(2021年24期)2021-04-15 09:39:24
诗眼
诗眼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3:39
除夜雪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Coco薇(2016年5期)2016-06-03 02:26:18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