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孩子更美丽

2015-06-30 11:34:32周兰展
关键词:机会小学生心理

周兰展

【摘  要】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出了科学评价学生,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运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关键词】

心理  自信心  鼓励  评价

成人都知道,美好的童年生活令人难忘。小学阶段正是播种自信种子的佳期。生活上,我们常常看见一些积极主动的、活泼可爱的、充满自信的小学生,他们生机勃勃,“我能行”常挂在嘴边,课堂上总是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也可见到一些胆怯、退缩、缺乏自信的小学生,一轮到他(她)回答问题时,就把头低着不吭声,或被老师叫起来后总低声地说:“我不会。”为什么同样年龄的孩子自信表现有如此大的差异?又如何培养和促进小学生的自信心?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运用评价引导学生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愉快、积极,从而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因此,班主任要多作肯定性评价。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老师评价这个学生能干。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当学生的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已经努力但还不够理想时,要肯定其努力和进步。比如可以说:“看得出你很努力,值得我们学习”“你比以前有进步了”“你能够找出自己的错误,真的很了不起的”……这样科学地、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创造机会提高学生自信心

孩子自信心是随着体验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增强的。因此,我认为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事,都应放手让他们去做。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在树立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自信时,应降低他们的学习要求,让他们与和自已差不多的学生相比。这样他们取得进步的机会就大一些,进步可以给他们带来自信,自信也可以让学生更进步。可见我们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的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缺乏勇气,找不到良策时,教师既要他们树立信心,又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给他们创造机会,掌握学习方法,逾越学习障碍,完成学习任务,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自信心。如我在教《珍珠鸟》这一课时,提出当堂背诵全文的目标,在交流评议中有两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没有会背,我就给他们创设机会,耐心地期待,使他们当堂完成了背诵任务。从此,这两位学生的课堂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加了。事实证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迷惑状况、遇到困难、思维阻塞是正常现象,教师在学生出现这些现象时,可以尽量给他们创设机会,从点滴的进步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关注成功增强学生自信心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應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对于学生的过分保护,过分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海燕. 浅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育研究,1998(11)

【2】施良方.学习心理的理论与原理.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3】程功,陈仙梅.浙江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

【4】俞国良.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开明出版社

猜你喜欢
机会小学生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给进步一个机会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7:40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最后的机会
NBA特刊(2018年17期)2018-11-24 02:45:44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海峡姐妹(2018年6期)2018-06-26 07:27:20
没机会下手
我是小学生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