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考试也很“美”

2015-06-30 11:34:32张余波
关键词:语文课程试卷考查

张余波

每次考试,我们经常可以听见这样一些声音:“你怎么这么粗心呀,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会错?”“以你的语文水平不应该考出这样的分数……”仔细想想,这的确有学生的原因,但,作为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试卷(特别是高段的试题)本身是不是也有问题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这种评价理念的引导,我们在积极倡导考试方式多样化的同时,应改变命题的形式、整合测评的内容、完善评价体系,让考试真正发挥其正常的评价功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试卷命题,关怀暖人心

小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对考试有恐惧心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改变试卷冷冰冰的面孔,使其温馨如家。除了监考老师给予人文关怀外,在试卷上调整题型、试题提问方式,添加提示性、激励性用语也是一个好办法。在试卷前言、题与题之间、试卷末写下一些具有亲和力的指导语,营造一种轻松的考试氛围,以缓解紧张心理,激发潜能,使考试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而积极的情感体验。

1.设计题型“新面孔”。如把“选择题”改为“快乐 A B C”;把“填空题”改为“想一想,填一填,补充完整并不难” ;把“阅读题”改为“读一读,看一看,轻轻松松闯过关”;把“判断题”更名为“当法官判是非”等等。这么一改就把过去死板僵硬的语文变为亲切激励性语言,给学生以勇气和动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2.添加“安慰语”。如:“很高兴,在这儿见面!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终于看到了你成功的脚印。你想收获这份喜悦吗?那就请你提起笔,勇敢地向自己发起挑战吧!”“你已经完成了很多题,真了不起,请继续努力吧!”“祝贺你,你已经完成了所有题目,是不是再检查一遍,也许你还有一个小小的错误没发现”等等。这些导语、提示语不只在于拉近学生与考卷之间的距离,更是从本质上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考试内容,三维提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由此可见,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因此,试题的内容应该做到三个注重:

1.注重突出知识和能力

即依“标”扣“本”,所谓依“标”,就是我们的考试命题,要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扣“本”,即考试命题要紧紧扣住课本这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兼顾语文基本能力的检测,避免出现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如:

例1:我会拼,我会写。

这道题不仅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还考查了辨析同音字的能力,从多方面进行了识字能力与词语积累的考查。我们的识字教学也应求“活”,要学习生字组成的文中新词,也要学习生字组成的生活中常见的词语。结合生字词教学,还相机复习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以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教学时,还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教学,一要正确,二要工整,并在书写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注重体现过程和方法

新课程评价要求考查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语言实践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着眼于让学生记住知识点,还应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这一认知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例2:

我能够真情告白:

有位小朋友读了《太阳》一文,给太阳公公写了一封信,我也想写上几句。

一天中,太阳公公做了多少好事呀!

你把金光往鲜花上洒;

你把小树往高处拔;

(                     );

(                     );

(                     )。

这是一道自主与开放相得益彰的测试题,让学生根据范例,发现其中的规律,凭借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创作。这道题很好地体现了“阅读——积累——模仿——运用”这么一个过程,学生从中获得了积累运用祖国语言的方法。

3.注重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些隐性目标对学生良好个性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极为重要。为此,我们的命题应始终注重将这些隐性目标渗透于显性目标的考查之中。如:可以设置卷面分,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这方面的考查渗透于整份试卷的答题之中。又如例3:

在这学期中,我看了不少课外书: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                   ,因为                          。

我能用课文《草船借箭》中的人物,补充歇后语:

(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这两题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淀进行了多角度的考查。谚语格言、诗词对联、作家作品——对于一个爱好语文的学生,他一定会关注与课内学习有关的其它资源。我们的评价应立于课内,放眼课外,使考试过程成为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关注课外的语文天地。

三、考试评价,权利齐共享

从考试评价来看,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動,可采用自评、同学评、教师评和家长评等多种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考试,是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对于它,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考,是为了更好地教;考,是为了更好地学。让我们看清考试这张其实也美丽的脸,考试,其实也可以很快乐!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试卷考查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高中数理化(2024年8期)2024-04-24 16:58:14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 09:47:38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 12:54:33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