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医学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5-06-24 14:32朱宝安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5年5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验组

朱宝安,尹 丽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河南 漯河 462000

微课在医学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朱宝安,尹 丽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讨微课在医学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三年制医学检验专业1、2班为研究对象。1班为实验组147人;2班为对照组150人。实验组采用微课式实验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对实验组进行教学问卷调查,对两组测试平均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95.2%以上的学生对微课应用于实验教学模式感兴趣,90.5%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结论 微课实验教学效果优于传统实验教学,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微课;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 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1]。微课视频“短小精悍”,便于学习者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学习。生物化学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学科内容抽象繁杂,知识更新快,学习难度很大[2]。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利用网络资源主动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在生化实验教学中引入微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的学习,反复揣摩,这使医学教育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而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微课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探索微课在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课程的实验教学乃至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3级三年制医学检验专业1、2班为研究对象,1班为实验组(采用微课实验教学),147人,2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150人。每班分成5个小班,每个小班30人,小班授课。

1.2 教材及实验项目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罗德生主编《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为依据,以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膜电泳、动物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为实验教学内容,两组所用学时均为10个学时。

1.3 教学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实验课安排进行上课,教师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实验时,教师讲解操作步骤,学生按照操作步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1.3.2 实验组 在实验开课之前,任课教师根据实验项目,将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实验重点、难点及实验操作程序制作成微课,并将其发布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以便学生在实验课上或课下观看学习。实验课之前学生要做好实验的预习工作,实验课上,教师不再按传统教学模式讲解实验内容,演示实践操作。在实验过程主要起辅助作用,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所有的实验步骤。

1.4 学习效果分析评价

所有实验教学项目开展结束后,对两班进行实验操作和理论考核。实验操作和理论考核各50分,实验操作现场打分,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流水阅卷。

1.5 对实验组问卷调查

实验考核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问卷内容涉及实验教学的满意程度、学习兴趣的培养、加深知识的理解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学生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课程学习成绩)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测试成绩

所有实验教学项目开展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考核,结果如表1所示。经统计分析,实验组(90.16±10.31)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82.24±9.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比较

2.2 问卷调查

对实验组147名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7份,回收率100%。由表2可看出,实验组学生实验教学满意度很高,95.2%以上的学生对微课应用于实验教学模式感兴趣,90.5%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以及91.2%的学生认为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表2 实验组实验教学满意度调查(n=147)

3 讨论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除了核心内容教学视频外,还包含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视频“短小精悍”,时间较短,一般为5~8 min,更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4]。微课的“短小精悍”便于学习者在互联网上随时随地的学习。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实践证明,实验组(90.16±10.31)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82.24±9.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实验组学生实验教学满意度很高,95.2%以上的学生对微课应用于实验教学模式感兴趣,90.5%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以及91.2%的学生认为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微课实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实验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微课应用于实验教学相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学生对于教师讲过的内容能够原原本本地还原,学生一遍学不懂可以反复学习;微课的“精悍”,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有用的信息,避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出现的无用的表达;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实验过程中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主要是辅助和诱导;节约学生在实验室听教师讲解的时间,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实验项目。

当然,微课在运用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受到时长的限制,微课主要集中在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但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的融会贯通很难在微课里面体现出来;再就是微课强调精炼,无法尽情展开,不似在常规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个人魅力;有时微课仅有教师讲授,课堂互动很难进行,教师也不能及时获得学生给予的反馈。

微课实验教学虽然表面看教师上课时很轻松,放一下微课就可以了,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微课虽短但精致,教师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才能把微课视频做好;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实验教学更高,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备课,才能做好学生的答疑和辅导任务。微课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反复揣摩,这使医学教育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而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微课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1]张业霞.微课与视频反馈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26(3):79-82

[2]朱素琴,季本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8):1238-1242

[3]王红丽,李可胜,唐云云,等.“微课”与Webquest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12-13

[4]陈颖,路强.“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1):54-157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s in bio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at medical colleges

ZhuBaoan,YinLi

DepartmentofBiochemistry,FacultyofBasicMedicineofLuoheMedicalCollege,Luohe462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icro-lectures in bio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at medical colleges.Methods We recruited Classes 1 and 2 of Grade 2013 of three-year laboratory medical science program in our college. The 147 students in Class 1

micro-lecture experiment teaching while the 150 students in Class 2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After the end of the course, the students were tested and a questionnaire was distribut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average test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with single sample t test.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aught with micro-lectures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average test score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group (P<0.01).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showed that more than 95.2% of the students in the micro-lecture group were interested in this teaching method, and 90.5% thought that the method could enhance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Conclusion The micro-lecture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effects and can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nitiative. 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and popularization.

micro-lecture;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2014年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Wjlx2014067)

2015-04-09

朱宝安(1979-),男,济南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G434;G642.0

A

1004-5287(2015)05-0544-03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505020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验组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