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2015-06-23 16:22董宏旭李彦党芬武金芳李雅婷董宁
河北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率护士疼痛

董宏旭 李彦 党芬 武金芳 李雅婷 董宁

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董宏旭 李彦 党芬 武金芳 李雅婷 董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前和手术后焦虑情况,干预前和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观察术中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焦虑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总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心率波动,减轻疼痛,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手术。

中青年男性;心理护理;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是手术患者住院期间一个特殊时期,尤其对于中青年男性患者来说,手术在祛除病痛的同时,在精神和心理上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1]。因为他们正处于生活和事业的高峰时期,在单位上他们是业务骨干力量,在家庭他们更是亲人的支柱,这也促使他们担心手术后会对自己生活事业产生影响。并且患者对于所采取的手术方式,都可能有一种怀疑其能否成功的心态[2]。患者对手术是否安全,预后如何以及手术带来的经济压力等会引发焦虑的心理,这是一种正常的疾病心理反应。中青年男性患者尤其如此,他们对导尿管的耐受,对疼痛的敏感,都会使他们对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3]。因此,对每位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提前进行充分而完善的心理护理干预,力争消除患者焦虑心理是保证患者手术能顺利进行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我们对100例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开展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100例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中青年男性患者为观察对象,将2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心理护理干预组(观察组)100例,年龄30~49岁,平均年龄(34 ±3)岁;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00例,年龄30~48岁,平均年龄(33±5)岁。其中胆道手术43例、腹股沟疝手术33例、肠道手术38例、胃部手术35例、甲状腺手术51例。手术时间1~4 h,平均(2.1±1.2)h。患者行手术前、后意识均较清楚,且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2组性别比、年龄、手术方式、病种分布等一般情况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介绍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及术后护理的配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由责任护士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应用认知矫正、信息疗法、肌肉松弛训练等方法实施心理疏导。

1.2.1 术前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工作职业,身份地位等具体情况,分别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并制定周密详尽的个性化护理方案。首先,建立良好的共同参与的新型护患关系,由手术室护士下科行术前访视,内容包括护士自我介绍,向患者介绍患者所进行手术的手术室物理环境、如何麻醉、患者手术方式,并做手术体位演示,告知患者如果在手术中感觉不适应如何应对,向患者讲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可能对手术及术后的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开展疼痛教育,以患者为主体,通过患者的情感转变提高患者对手术方式的认知及应对手术的能力,让患者敞开心扉,将心中的思虑告诉护士,尽量降低患者的焦虑;其次要告诉患者,对于该疾病,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患者与行类似手术方式的患者联系,通过现实的手术病例让患者增强对手术的自信,消除其紧张的心理,进而减轻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术前心理负担、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

1.2.2 术中心理干预措施:进入手术室的瞬间是患者心理最焦虑、最紧张的时刻,患者对手术室人员的一切细微动作都非常注意。护士亲切的向患者问好,给予患者悉心的体贴安慰,告诉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告诉护士,护士会一直陪护在其身边。调节好手术房间的温度,核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后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仔细真诚地回答患者的疑问。冬天对患者进行消毒前,注意使用较温暖的消毒剂,避免额外的刺激。患者在进行麻醉术前,巡回护士应该一直坚持守护在患者旁边,在每一步操作前想患者做必要的说明。同时应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尽量减少手术不必要的暴露部位。一旦手术正式开始,巡回护士马上站在患者的头侧,如果发现患者出现紧张或有痛苦表情时,应当指导患者放松、做深呼吸运动,并和患者聊一些日常事情,想办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果患者手术所需时间较长,手术护士可以在手术中间双手扶住患者头部,向左右来回旋转几次,以减轻椎前肌肉、韧带的疲劳,使患者以更舒适的状态进行手术[4]。有时患者病情需要在术中进行迅速冰冻病理检查,等待结果的这段时间心理有焦虑的波动,这个时候护士应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其心理负担。待手术结束后,护士应以亲和的语言告诉患者,手术已经顺利结束。

1.2.3 术后心理干预措施:将患者护送回病房后,手术室护士要帮助患者取得舒适的休息体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后自身护理的注意事项。患者回病房后,护士应当以亲切的语气告诉患者手术情况,多向患者传达乐观的信息,避免患者产生额外的忧虑。正确处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管床护士及时告知患者一般术后24 h内,手术切口可能产生疼痛感,48 h后疼痛可明显减轻,让患者对可能出现的疼痛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护士应定时去病房观察患者的表情,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感。对于疼痛难忍,需要使用止痛泵的患者,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演示如何使用及注意事项。责任护士应帮助患者克服术后消极的情绪,增强患者乐观愉快的心情,并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多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对手术效果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使患者对预后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1.3 患者心理状态评价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2组患者焦虑程度,分三阶段评定时间,分别为患者入院当天、患者行手术前1 d、患者手术结束后3 d,该表由患者自己如实填写,在焦虑自评量表的基础上,增加28条相关的项目,每个项目评分结果分1~4级,把28条项目得分相加,评价患者是否存在焦虑的临界标准分为50分,得分越高,患者存在焦虑的倾向就越明显[5]。观察2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前和术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情况及术中是否有疼痛。采用WHO的分级标准评价患者术中疼痛程度:无痛或轻微不适为0级,轻微疼痛但仍然可以忍受为Ⅰ级,患者疼痛明显但仍可忍受为Ⅱ级,剧烈疼痛且难以忍受、大喊大叫为Ⅲ,Ⅱ级和Ⅲ级疼痛合并为总疼痛[6]。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入院当天、手术前、手术后SAS评分情况2组入院当天(心理护理干预前)心理焦虑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心理焦虑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SAS评分比较n=100,分,±s

表1 2组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SAS评分比较n=100,分,±s

组别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观察组47±3 39±3 39±3对照组47±3 47±3 47±4 t值0.067 5.845 5.496 P值>0.05<0.01<0.01

2.2 2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前与术中血压、心率比较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2组心理护理干预前与术中血压、心率比较n=100,±s

表1 2组心理护理干预前与术中血压、心率比较n=100,±s

组别入院前收缩压(kPa)舒张压(kPa)心率(次/min)术中收缩压(kPa)舒张压(kPa)心率(次/min)观察组15.2±1.5 10.6±1.6 80±10 15.1±1.4 9.7±1.9 84±7对照组14.9±1.9 10.9±1.9 81±8 16.9±1.7 11.8±1.4 93±7 t值0.368 0.371 0.335 2.699 3.000 3.021 P值>0.05>0.05>0.05<0.01<0.01<0.01

2.3 2 组患者术中疼痛情况比较观察组术中总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总疼痛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中疼痛情况比较n=100,例(%)

3 讨论

3.1 中青年男性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在家庭和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疾病正在向年轻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男性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7]。国内围手术期护理更注重于对老年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疏导,而忽略了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的一些心理特点。往往认为他们本身体质强,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强,对手术不会有什么影响[8],殊不知他们对疼痛的耐受,心理情绪的稳定性还不如老年人。本研究结果提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心理焦虑分值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这说明对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状态。我们研究中发现,导致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手术方式及过程不了解,担心手术达不到理想效果,怀疑手术的安全性,害怕手术中出现难以忍耐的疼痛以及手术留下较大的瘢痕影响美观。在围手术期,通过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顾虑,克服焦虑心理,有效降低应激反应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刺激,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加快患者康复。

3.2 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处于对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效果的担忧状态中,在术前、术中可引起较强的紧张刺激,这种紧张刺激可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变得更加急促,甚至可能出现发抖等症状[9]。本研究与报道的研究结果[10]均提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组的患者在术中与干预前的血压及心率比较较为稳定,而常规护理组患者在这两方面波动性大,2组差异显著。因此,对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降低生命体征波动性,进而减低手术风险,提高术后安全性,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3 心理护理与医疗技术护理相互补充,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在特定条件下,心理护理可起到很好的效果。近代心身医学研究揭示,躯体出现的疾病可以引发情绪障碍,这种情绪障碍又可通过大脑中枢的反作用,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延缓疾病愈合,如担忧、恐惧、失落、痛苦、生气等[11]。长期的不良心理刺激可机体内部的平衡状态,而积极乐观的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心理护理干预是以实施一系列的综合护理措施去纠正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时应善于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从而帮助患者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及预后。

1 陈爱红.手术病人术中心理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6-28.

2 刘波,孙成飞,于阜平.对术前患者进行心理学干预的临床观察.河北医药,2006,28:32-33.

3 李辉.手术患者舒适需求调查与个性化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355-1355.

4 贺杰.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美容医,2010,19:123-124.

5 王征宇,迟玉芬.焦虑自评量表(SAS).上海精神医学,1984,11:73.

6 邓益帼.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3-157.

7 孔灵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及防治策略.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1-2.

8 段洁,吴爱须,张丽芳.心理护理在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10,32:3220-3222.

9 邱丽琴,杨旭云,张研,等.术前护理访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28-29.

10 魏有红,夏翠兰,周运彩,等.手外伤致残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426-1427.

11 徐斌,王效道,刘士林主编.心理学.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7.

R 473.6

A

1002-7386(2015)03-0446-03

2014-05-10)

10.3969/j.issn.1002-7386.2015.03.050

项目来源: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30570)

050031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

猜你喜欢
心率护士疼痛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心率多少才健康
疼痛不简单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