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波
胃镜结合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的术前分期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
杨建波
目的:探讨胃镜结合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AGC)的术前分期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研究纳入90例诊断为AGC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胃镜及多层螺旋CT(MSCT)的检查。结果CT分期总准确率为88.89%,CT对淋巴结分期的特异性为74.51%。CT分型中层Ⅲ~Ⅳ型的17例中,不能行切除术的15例(88.23%),而胃镜分型中层Ⅲ~Ⅳ型的38例中,不能行切除术18例(4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对AGC的临床分期准确性对周围脏器的侵犯、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均有很高的价值。CT对手术切除情况的判断优于胃镜检查。术前行CT检查,对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胃镜;多层螺旋CT;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手术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本病初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患者就诊时往往处于中晚期,严重影响手术切除成功率及患者的近期、远期生存率[1]。有研究显示,我国临床上Ⅰ、Ⅱ期患者较少,而Ⅲ、Ⅳ期患者占到了近80%,而分化程度差,恶性程度高的低、未分化腺癌与硬结细胞癌等超过65%[2]。因此,术前进行准确判断,可以选择适当的手术切除方式,减少患者的痛苦[3]。胃镜及CT是消化道肿瘤诊断、治疗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检查方法。其中胃镜可以进行组织活检,明确病理类型,而CT能够显示肿瘤侵袭的程度[4-6]。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90例AGC患者,探讨胃镜及CT联合检查对AGC的术前分期及手术治疗的意义。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进展期胃癌(AGC)病例9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门诊、病房患者。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已行胃镜、多层螺旋CT检查,术后病理明确为AGC。本组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8.2±13.2)岁。
1.2 检查方法(1)术前胃镜检查:检查前禁食12 h以上,使用FUJION200型电子胃镜进行检查。详细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等,同时对病灶进行活检。取出的组织采用甲醛进行固定、并用石蜡包埋、切片,送病理科进行HE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2)术前CT检查:检查前禁食12 h以上,使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CT机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并于检查前10 min服用1 000 ml 1%泛影葡胺。设置为连续10 mm平扫,病灶处进行5 mm平扫,范围自右膈顶向下20~25 cm。
1.3 诊断标准(1)术前临床分期:参考1981年美国胃肠协会提出的CT对胃癌的分期方法:Ⅰ期:肿块位于胃腔,胃壁增厚<1 cm,未发生转移;Ⅱ期:胃壁增厚>1 cm,未发生转移;Ⅲ期:胃壁增厚>1 cm,伴周围组织、器官转移,但未发生远处转移;Ⅳ期:在Ⅲ期基础上发生远处转移。为了方便与术后TNM分期进行比较,我们把Ⅱ期分为Ⅱa期(胃壁增厚>1 cm,浆膜面光滑完整,无结节,未发生周围组织、脏器的侵犯与转移)与Ⅱb期(胃壁增厚>1 cm,浆膜面不光滑完整,或有结节,无发生无周围组织、脏器的侵犯与转移)。(2)术后分期:参考1985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提出的TNM分期法。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治疗方法与结果本研究90例AGC患者,胃窦癌45例,胃体癌31例,胃底贲门癌10例,全胃癌4例。其中52例为根治性手术,15例为姑息性肿瘤及胃切除手术,14例为化疗泵植术等其它手术,8例为单纯剖腹探查手术。
2.2 术前CT临床分期术前将AGC患者CT分期Ⅰ、Ⅱa、Ⅱb、Ⅲ期分别归入TNM分期中的T1、T2、T3中,CT分期Ⅳ期归入TNM分期中M1期。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对比,CT分期总准确率为88.89%。见表1。
表1 术前CT临床分期与手术情况例
2.3 术前胃镜、CT分型与手术情况对比CT分型对胃癌能否切除的判断优于胃镜分型。CT分型中层Ⅲ~Ⅳ型的17例中,不能行切除术的15例(88.23%),而胃镜分型中层Ⅲ~Ⅳ型的38例中,不能行切除术18例(4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17,P<0.05)。而能行切除术的有20例,其中17例接受了根治术。见表2。
表2 术前胃镜、CT分型与手术情况对比例
2.4 CT淋巴结检查与术后结果比较CT检查淋巴结大于1 cm的51例中有38例病理证实有癌转移,其敏感性为74.51%。CT检查未见肿大淋巴结或其小于1 cm的病检为阴性的为76.92%。见表3。
表3 CTT淋巴结检查与术后结果比较例
2.5 术前胃镜组织病理分型与术后对比AGC术前胃镜活检病理组织分型与术后病理组织分型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
胃镜是消化科较常使用的一种传统检查方法,胃镜可以直观地显示患者胃及十二指肠部位的具体情况[7]。另外,胃镜还可以提供组织的活检,可以进行病例检测,对早期胃与十二指肠的病变有着早期诊断的意义[8]。CT则属于影像学检查设备,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无创性的检查。与传统影像学检查相比,CT拥有较高的分辨率,其能清晰地显示胃壁的全层厚度[9,10]。而胃壁全层厚度对于进行AGC分期以及分析手术可且切除性提供了直接的证据。CT可以提示AGC对周围脏器的侵犯者切除率较低,在本研究中,CT分期的14例Ⅲ期患者中,仅有1例进行了根治手术,说明AGC对周围脏器的侵犯以及转移往往提示预后不佳。此外,CT还有一个作用在于可以观察病灶组织周围的淋巴结情况,特别是淋巴结有无肿大。本研究显示,CT对淋巴结分期的特异性为74.51%。但是CT检查也存在一定不足,特别是在进行术前分期时,往往存在分期过度以及不足的情况。造成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与淋巴结炎性反应增生以及CT扫描层宽漏检有关[11,12]。
目前,临床在AGC的诊治方面,胃镜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进行组织的活检。与CT比较,虽然胃镜只可以看到病灶表面的情况,不能得知肿瘤的内部情况与侵袭程度、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等情况[13,14]。但本研究发现,AGC术前胃镜活检病理组织分型与术后病理组织分型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这提示对AGC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仍是目前主要的检查方式之一,还不能被其他检查所取代。但胃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研究发现,在CT术前诊断为Ⅰ、Ⅱa期的31例患者中,根治手术的例数达到了29例(93.55%),Ⅱb期患者根治手术的例数为22例(53.66%),Ⅲ期仅有1例患者完成根治手术(7.14%),而3例发生远处转移的AGC患者,均未完成根治手术。说明术前CT对手术切除性的判断优于胃镜的判断,因此有条件者,手术前均应进行CT检查[15]。胃镜与CT均有其优势与不足,但临床若能将两者进行结合,扬长避短,不但可以提高AGC的临床诊断准确性,还能对后续治疗起到明显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胃镜在AGC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特别对于AGC的分型与组织活检方面,能够起到指导临床治疗的作用。而CT分期的准确率较高,本研究达到了88.89%。说明两者对AGC术前手术根治可能性的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的应用。
1 陆志华,曹文洪,钱伟新,等.MSCT胃癌术前T、N分期及其局限性.放射学实践,2011,26:732-735.
2 李雪丹,崔玲玲,崔立贺,等.胃癌浆膜面的不同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350-1353.
3 王嵩,任克,孙文阁,等.MRI与MSCT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比较.放射学实践,2011,26:426-429.
4 李如迅,时高峰,焦志凯,等.进展期胃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河北医药,2011,33:3544-3545.
5 董琳,陈平,王铁武,等.胃癌患者术前超声内镜检查的价值.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404-406.
6 王欣,于丽娟,王大龙,等.18F-FDG PET/CT对进展期胃癌治疗前评估的可行性.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159-2163.
7 刘特,朱进,陈杰,等.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对进展期胃癌毗邻器官侵犯的评价.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213-217.
8 陈树歆,王宋浩,陈严洁,等.进展期胃癌术前CT与手术结果的对比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32-34.
9 曹阳.胃癌螺旋CT诊断价值.河北医药,2011,33:1183-1184.
10 李祎,刘坤,孙上也,等.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对胃癌的诊断及术前T分期的价值.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95-3596.
11 岳福岭,王海屹,叶慧义,等.胃癌的X线及CT诊断.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107-109.
12 郭华,杨志浩,高剑波,等.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征象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211-1214.
13 黄旅辉,陈世达,李冲云,等.进展期胃癌与胃淋巴瘤的CT特征对比分析.河北医药,2013,35:1018-1019.
14 葛路岩,刘冰,杨晓锋,等.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河北医药,2010,32:2720-2721.
15 田元军,陆志平,赵毅,等.胃镜与CT诊断在胃癌外科手术方式选择的比较.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6:373-374.
R 735.2
A
1002-7386(2015)03-0380-03
2013-12-08)
10.3969/j.issn.1002-7386.2015.03.020
054000河北省邢台市,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