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08至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5-06-23 16:22党静刘淑君刘丽花
河北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性病年龄组石家庄市

党静 刘淑君 刘丽花

·调查研究·

石家庄市2008至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党静 刘淑君 刘丽花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梅毒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更好的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石家庄市2008至201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至2012年石家庄市共报告梅毒病例373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47/10万,年均增幅35.4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2=683.100,P<0.001)。以早期梅毒和隐性梅毒为主(97.83%),且早期梅毒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27,P<0.001),男性高于女性,而隐性梅毒以女性占优势。男女比例为0.93∶1,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61.49%),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结论针对流行特征,结合艾滋病防治网络,加强防治知识宣传,规范诊疗,加强监测,控制梅毒传播。

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梅毒是中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危害性大,为了解石家庄市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本文将2008至2012年梅毒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病例资料为石家庄市2008至2012年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数据,人口资料来源于石家庄市统计局。

1.2 方法调查梅毒患者的发病情况、分期情况、人群分布。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2008至2012年石家庄市共报告梅毒病例3 73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47/10万。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350例增长为2012年的1 239例,病例数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7%。年发病率从2008年的3.62/10万增长为2012年的12.19/ 10万,年均增幅为35.4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2= 683.100,P<0.01)。见表1。

表1 石家庄市2008至2012年梅毒发病情况

2.2 分期情况3 737例病例中各期梅毒均有报告,以隐性梅毒、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为主,隐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及胎传梅毒例数占梅毒报告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3.67%、33.58%、20.58%、0.75%和1.42%。从构成比来看(未包括胎传梅毒),早期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49.71%上升至2012年的58.52%,有统计学意义(χ2=33.227,P<0.01)。见表2。

表2 石家庄市2008至2012年梅毒分期及构成情况例(%)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分布:3 737例梅毒病例中,男性1 797例,女性1 940例,男女性别比为0.93∶1,女性略高于男性。从发病绝对数来看,男性从2008年的179例增长为2012年的603例,增长幅度为3.37倍,女性从2005年的171例增长为2012年的636例,增长幅度为3.71倍,5年的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χ2=3.260,P= 0.515)。各期梅毒的性别构成中呈现出临床表现相关的差异,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以男性占绝对优势,5年平均构成比分别为1.21∶1、1.24∶1;隐性梅毒以女性占优势,男女构成比为0.95∶1。见表3。

表3 石家庄市2008至2012年梅毒病例性别分布例

2.3.2 年龄分布:3 737例梅毒病例中,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最小年龄为1 d,最大年龄为96岁,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共2 298例,占61.49%,发病人数逐年增加,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12年略有下降,2008至2012年分别为55.43%(194/350)、56.98%(253/444)、59.83%(420/702)、64.77% (649/1002)、63.11%(782/1239),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6.257,P<0.001)。见表4。

2.3.3 职业分布:主要分布在农民、家务及待业、干部职员、其他及不详等职业。其中农民1 194例,占31.95%,居各职业首位并占据绝对优势;其次为家务及待业543例,占14.53%;干部职员532例,占14.24%。

3 讨论

石家庄市2008至2012年梅毒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008年报告发病率为3.62%,年均增幅为35.46%,至2012年报告发病率为12.19/10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梅毒病例报告呈上升趋势,可能原因如下:梅毒本身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加强了血站、婚检、产检患者的转介;石家庄市近几年加大对医务人员的梅毒知识的培训,各级医疗机构诊断能力不断提升,报病逐渐规范;加大对个体私人诊所的培训、检查和督导力度;加强性病漏报调查的力度,漏报率逐年降低,根据工作资料石家庄市梅毒漏报率已由2008年的29.36%下降为2012年的5.45%;同时在工作中发现部分梅毒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使用不同姓名造成病例重复上报也可能造成梅毒发病率上升。

表4 石家庄市2008至2012年梅毒病例年龄分布例

Ⅰ期和Ⅱ期梅毒报告病例为新发病例,可较好反映实际新发的趋势[2],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提示我市梅毒疫情仍在持续增长。因早期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在梅毒构成中以此期为主体表现,那么,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将会对周围健康人群形成较大的威胁[3],2012年我市早期梅毒所占比例为58.52%,提示梅毒防治工作依然艰巨,加强对早期梅毒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对防治梅毒传播有重要作用。隐性梅毒病例绝对数的增加表明存在大量未能及时诊治而具有潜在传播危险的病例,应加强宣传教育和检测力度,以控制梅毒的传播。

从总体来看,男女性别比为0.93∶1,女性略高于男性,这与全国梅毒性别分布保持一致[4]。早期显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以男性占绝对优势,这与男性早期梅毒症状较女性明显,且男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一期硬下疳症状更易于被早期发现有关[5]。隐性梅毒以女性占优势,因隐性梅毒无任何临床症状,且可能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下一代,产生胎传梅毒,因此危害更大。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此年龄组处于性活跃时期,社会活动广泛,从而增加了感染性病的危险,是性病防治和的重点人群。在20~39年龄组以女性为主,占59.89%,因该年龄组为暗娼的主要人群,且为生育高峰期,因此提示我们应重点加强此年龄组女性的梅毒防治宣传,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产前检测,以降低胎传梅毒的传播。此外,6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病例数逐年上升,表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该年龄段人群的性活跃程度也越来越高,但由于该人群的安全性知识较缺乏,导致其感染风险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该人群的性病防治工作[6]。职业以农民(包括农民工)为主,他们多为流动人口,处于性活跃期,感染和传播性病的危险并存,患性病后因其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影响性病的正规治疗,并易将性病带入家乡传给配偶,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7]。

综上所述,我市梅毒防治工作任务依旧艰巨,因此建议:(1)梅毒感染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8],控制梅毒的流行还可以作为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由于梅毒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应将艾滋病防治资源与梅毒防治资源整合起来,以达到防治利益的最大化;(2)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低是梅毒感染的一个高危因素[9],因此应加强对20~49岁年龄组特别是20~39岁的女性进行防治知识宣传教育;(3)农民(包括农民工)在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中最低[10],且梅毒检出率居各职业首位,应深入企业、工厂、工地等该人群聚集的场所进行宣传,提高知识知晓率,促进其正确的求医行为,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4)有研究表明生殖器宫颈阴道溃疡能增加性病的传播危险[11],因此积极治疗生殖器感染对有利于预防梅毒的传播;(5)加强婚检、产检,发现梅毒孕妇及时进行母婴阻断,预防胎传梅毒的发生;(6)扩大人群筛查,提高诊治水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减少梅毒的传染源;(7)加大打击非法治疗、不规范治疗性病的力度,进一步规范性病诊疗市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2010.

2王琛琛,张敏,吴苏姝,等.南京市2006~2009年性病疫情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24-1226.

3全国梅毒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1990年至1994年全国38个城市监测点梅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9:152-156.

4岳晓丽,蒋宁,龚向东.2012年全国梅毒与淋病疫情分析报告性病情况简报,2013.12-16.

5刘惠.北京市1994~199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85-87.

6王成,杨立刚,杨斌,等.广东省1995—2010年梅毒及淋病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3,29:423-425.

7周健,佘敏,马璐,等.2006—2010年贵阳市梅毒流行状况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32-134.

8Fleming DT,Wasserheit JN.From epidemiological synergy to public health policy and practice:The contribution of other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o sexual transmission of HIV infection.Sex Transm Infect,1999,75:3-17.

9宋丽萍,周志光,王宏,等.广西性病门诊就诊者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219-221.

10景雪源,蒋洪林,杨芳,等.湖北省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201-203.

11Rottingen JA,Cameron DW,Garnett GP.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lassic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HIV:how much really is known.Sex Transm Dis,2001,28:579-597.

R 759.1

A

1002-7386(2015)02-0283-03

2014-09-12)

10.3969/j.issn.1002-7386.2015.02.048

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

猜你喜欢
性病年龄组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石家庄市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
在不同怀孕年龄组中头3个月的唐氏综合征联合检验效能:筛查方针调整吗?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