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平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海南高校旅游英语课程跨文化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刘平平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研究发现,诸多院校的教师都拥有较强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技能,但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授课方式和校园跨文化氛围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据此,作者在相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海南高校旅游英语课程跨文化教学的提升以及海南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旅游英语;跨文化;教学
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岛将被打造成为国际化的热带海岛度假胜地。大型国际会议及国际赛事的举办都离不开海南岛本地国际化旅游人才的提供。而仅仅掌握旅游英语“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研究多涉及英语专业课程和大学英语的教学,针对专门用途英语(ESP)英语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开展如何高效地为海南岛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实用型旅游外语人才的研究对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是必要且重要的。
早在1957年,美国的拉多(Robert Lado)已提出外语教学应包括文化教学。我国外语教学界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多年来,关于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而且已经达成共识:外语教学不能只教语言,不教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体现于使用语言的语法正确性,而且体现于言语行为的得体性。胡文仲和高一虹等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语教学大纲中的文化项目表,勾勒出了文化教学的基本框架[1]。许力生等学者指出,外语教学中导入相关的文化习得,实质上应该是帮助学习者在使用所学语言时做到“适当性”,帮助他们发展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在不同社会情境中与目的语本族语使用者得体地进行交际[2]。近年来,国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日益增长,主要著作包括《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3]、《跨文化外语教学》[4]等。与著作相对,与ESP英语课程相结合的跨文化实证研究却不多见。因此,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结合海南高校的教学实际,对旅游英语跨文化教学现状进行探索。
为了解海南高校旅游英语课程的跨文化教学现状,本文拟从旅游英语课程的大纲﹑课程设置、教材、师资、授课及校园跨文化氛围这几个方面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调查问卷由作者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个人在旅游英语教学体验以及学生对跨文化教学的反馈设计而成。问卷内容包含以上六个方面的文化教学情况。该调查研究的对象为海南省开设旅游英语课程的部分高校(11所)中的25名教授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师(有效问卷23份)。研究对象源于5所海南省本科院校(含3所公办和2所民办院校)和6所职业类院校。
(一)旅游英语跨文化教学现状
问卷调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授课方式﹑师资素质﹑校园跨文化氛围六个方面的文化教学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旅游英语跨文化教学现状
(二)旅游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 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方面
由表1知,海南多数高校的旅游英语开设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52%&43%)紧承大学英语之后,并为必修课(78%),说明英语教学与地方经济的结合已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每周两课时量还不够,因为旅游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丰富,包括前厅﹑客房﹑导游﹑会展等方向的英语;87%的高校都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教学意识,但在教学实践中,只有35%真正做到跨文化教学,26%偶尔或很少将旅游英语教学与文化结合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教材中文化内容较少,传统英语重视专业词汇﹑句型的教学习惯,教师本身对旅游专业知识和异域文化体验的欠缺等。因此,旅游英语的跨文化教学仅仅呈现在意识或理论层面是不够的,要从多方面促使其真正应用于实践。
2.教材和师资方面
约83%的院校采用固定教材,74%的院校采用国内的教材,8%采用国外原版教材。17%借鉴多本参考书,结合海南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采用自编讲义教学。可以看出,海南省旅游英语的教学尚无公认的﹑统一的权威选用教材。已选用的固定教材种类多样,且尚未发现有以海南旅游为背景的旅游英语教材。师资方面,仅3名教师曾有个出国经历,只有少部分老师(26%)的教师具有较丰富的异质文化体验,30%的教师很少有跨文化交际的体验。另外,57%的教师未参与旅游行业的挂职锻炼,这说明一半的旅游英语教师未直接参与或体验真正的旅游实践活动。
3.授课及跨文化学习氛围方面
授课内容上,100%的院校都会侧重文化背景介绍和文化差异对比分析,较少的是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35%)和开展专题文化讲座(9%)。方法上,较多采用理论讲授(87%)和多媒体视频(83%),其次为小组活动(74%)和课堂提问(48%)。说明大部分院校在授课过程中仍侧重传统的文化认知和文化意识,相对较少培养学生积极处理各种跨文化交际问题的策略﹑技巧和方法。校园的跨文化氛围整体不够浓厚,仅17%的人有较频繁的校园异质文化接触机会,9%有较多跨文化实践机会,因为学校内部外教人数﹑留学生人数较少,开展的相关跨文化交际活动(如英语角﹑英文辩论赛等)有限。因此,跨文化教学多见于课堂教学,校园实践氛围不佳。
(一)细化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旅游英语内容丰富,建议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不同方向划分不同的专题内容模块,如图1所示高尔夫英语模块,邮轮英语模块,酒店英语模块,即根据学生(不同专业方向)所需,细化旅游英语课程的内容,同时将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融入模块化教学中,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课程设置方面,应承接大学英语教学,其最佳开课时间为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开课时间以连开两个学期最优,适当增加每周课时量至4-6。以旅游英语课程为中心,开设本土旅游文化课程使学生全面提高跨文化理解力。
(二)开发本土化立体教材,构建网络资源共享机制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不同方向的专题模块(如图1所示),开发出本土化教材乃当前海南旅游业发展所需,学生实习就业所需。
图1 海南高校旅游英语本土化系列教材
将旅游英语系列教材内容,与该教材配套的相关文化知识介绍﹑情景语境练习设计﹑项目式任务﹑调研等信息可做成相关APP软件,对教材使用者免费下载,如此,旅游英语课程的纸质版﹑网络版﹑手机版相辅相成,构成立体化的系列本土教材。当然,这一任务需要海南省高校合作完成,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建立海南省旅游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
(三)打造“双师型”队伍,提升教师跨文化素养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兼职教师,包括长期从事旅游业,具有跨文化旅游服务经历的外语人才参与课堂教学互动与分享。(2)培养现有的师资队伍。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和课程安排情况,安排教师到相关旅游单位或酒店进行“挂职锻炼”,切身进行旅游活动实践,增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体验,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3)强化校本培训。开展专题文化讲座﹑跨文化教研活动﹑跨文化体验分享活动﹑校企合作双向交流活动等以扩大教师跨文化敏感性,提升跨文化旅游英语教学效果。
(四)创设真实语境,强化跨文化实践教学
(1)实施微课教学和案例教学方式,体验旅游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情境,并进行跨文化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由知识学习﹑技能掌握,逐步向行为实践过渡。(2)建立旅游实训中心(含旅游英语3D模拟实训室),自主创设真实跨文化旅游情境,实际操练旅游英语知识和技能。(3)充分利用留学生﹑外教及涉外企业管理人员资源,以项目任务形式指导学生做相关的交际和调研活动,将相应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调研报告。(4)依托本土化立体教材和配套APP软件,增加学生课后实践练习的机会。建立旅游英语文化交流吧,鼓励同学们上传自己的作品相互学习讨论,增强实践能力。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许力生.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3]王振亚.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095-4654(2015)04-0114-03
2015-01-09
海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海南高校旅游英语课程建设的跨文化研究”(QJY125125)系列成果之一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