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宁波谚语中的动物词汇,从其意象和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马、牛”等词常做褒义,“狗、老鼠”等常表贬义,而“虎、羊”等词贬褒皆具。同时,宁波谚语中除了含有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和宁波话独特的词汇、丰富的否定表达法外,不少谚语还与气象、节令、物候相关。
关键词:宁波谚语 动物词汇 意象
一、引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殊不知这“一方水土”也产生了“一方”的方言土语。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固定语句。它言简意赅、富有哲理,语言质朴明快、琅琅上口,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1]。谚语来源于生活,而动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宁波谚语中也常见动物的身影。一方谚语的使用必然会反映出该谚语所源自的那一方水土的风土人情和风俗情趣,本文拟从认知角度解读宁波谚语中的动物词汇。
二、宁波谚语中动物词汇的意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动物名词在谚语中有时不仅仅指代某种动物,也逐渐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一)含褒义的动物意象
宁波谚语中常用作褒义意象的是“马”和“牛”两种动物。“马”素来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之一。例如,由马及人,用千里马比喻杰出的人才;曹操《龟虽寿》有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赞扬具有远大志向的老者;另有“老马识途”,喻有智慧,经验丰富的人;黑马喻一鸣惊人者。在宁波谚语中也是如此,马多作为褒义的意象或与褒义词连用。例如:
(1)马美弗在鞍,人美弗在衣(比喻真正的美不仅在外表,还在于内心、品德和学识)
(2)快马一鞭,快人一言(形容人快言快语,爽快、果断)
(3)骑马寻马(比喻已有好职业的人另谋别的职业)
(4)快马弗用鞭催,响鼓弗用重锤(比喻好的工作者不用人监督催促,真正聪明能干的人不需重言重语)
牛的形象通常与“任劳任怨,踏实肯干”联系在一起。例如:“羊圈里牵出牛来”(比喻在平庸的群体中出了个杰出人物);“家有一头牛,吃穿好甮愁”(牛喻指吃苦耐劳的男人);“吃猪狗食,出牛马力”(比喻待遇很差,而干活很重);“初生牛犊弗怕虎,初出茅庐弗怕苦”(比喻年轻人无所顾忌,无所畏惧,敢作敢为)。有时,在宁波谚语中,“牛”也与“财力雄厚”这一意思联系在一起,如:“牛瘦角弗瘦”(比喻富豪人家虽然衰败了,但还保留着体面的外表)等。
(二)含贬义的动物意象
狗,作为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动物,在谚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宁波谚语也不例外。和“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谚语一样,在宁波谚语中,“狗”这一动物形象多表贬义。例如:
(1)狗皮倒灶(比喻人吝啬、小气、不大方)
(2)差狗不如自走(比喻差遣别人还不如自己干,是子女没办成事时父母常说的气话)
(3)狗行千里吃屙,狼行千里吃肉(以动物喻人说明本性难改,屙:读作ou,大便)
(4)闲饭喂野狗,吃了活奔走(讽刺那些不知感恩的人)
(5)自小弗做家,老来当狗爬(若从小不养成节俭的好作风,到老年时就会受苦)
(6)大狗跳墙,小狗看样(比喻上行下效,看样:学样)
(7)白饭喂狗,反转咬手(比喻好心待人,反遭人害)
(8)救了落水狗,回头咬一口(比喻恶人是不能救的,救了则可能自己受害)
(9)癞皮狗捧弗上场,呆大当弗了家(比喻呆头呆脑的人当不了家,做不了主)
(10)皇家狗,舔民油,丧权辱国弗知羞(讽刺旧时的官员对内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对外丧权辱国,不知廉耻)
此外,“老鼠”“蛇”“苍蝇”“乌鸦”等动物也常用作贬义。例如,“落弶老鼠”(比喻歹徒被抓住时眼露凶光、困兽犹斗的样子);“吃饭如上山扒雪,干活像老鼠啃铁”(讥讽人好吃懒做);“恶龙难斗地头蛇”(比喻外来居民虽强,也难与地方恶势力较量);“见火弗救火烧身,见蛇弗打蛇咬人”;“苍蝇撼石柱”(讥讽不自量力);“老鸦笑乌炭”(比喻品行不端者之间互相耻笑,两者一样黑);“老鸦嘴,糯米心”(比喻有些人有一颗慈善心,而说出话来却很不中听);“老鸦当头叫,祸祟免弗掉”等。
(三)贬褒皆具的动物意象
宁波谚语中还有一部分动物词汇,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义色彩,其中以“老虎”“羊”这两种动物最为典型。
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是充满自信、勇于冒险的领导者。因此,在宁波谚语中老虎也带有这种褒义色彩,常与“勇敢的英雄”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例如:“深山藏猛虎,乱世出英雄”(英雄人物在特殊形势下才会显现,平时看不见,就像猛虎藏在深山);“跟老虎吃肉,跟黄狗吃屙”(警示人交友要谨慎);“懦夫胆如鼠,英雄胆如虎”等。然而,由于老虎生性凶残,其在宁波谚语中也常与“恶人、恶势力”等形象联系在一起。例如:“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比喻恶人坏人必须依法惩治,不能轻饶,否则会有后患);“跟了好人学好,跟了老虎学咬”;“东山老虎要吃人,西山老虎拖人吃”(比喻所到之处都遇到恶人当道)。
同“虎”一样,“羊”也是贬褒皆具的动物意象。在谚语“羊肉当作狗肉卖,烧酒当作冷水卖”中,“羊肉”意为“正宗商品”,为褒义;而在“羊圈里牵出牛来(比喻在平庸的群体中出了个杰出人物)”中,“羊”则指“平庸的群体”,为贬义;“羊肉没吃,羊膻贼臭(比喻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却惹来坏名声)”中,“羊肉”为褒义,而“羊膻”为贬义。
三、含动物词汇的宁波谚语的特征
(一)宁波谚语带有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宁波与“海”“河”有着不解之缘,作为宁波方言的精华,谚语也带有浓郁的海鲜味。宁波人爱吃海鲜爱吃鱼,反映在语言里,产生了一批包含宁波人耳熟能详、饭桌上常见的海洋或淡水生物名称的谚语,其中尤以鱼类为多。例如:
(1)埠头黄鳝(比喻守定小地盘,坐享其成的人)
(2)翻白泥螺(比喻自暴自弃,自甘落后,对别人的意见置之不理)
(3)骨头像糟鲳鱼(讥讽人受到一点称赞,立即喜形于色,轻飘飘起来)
(4)桥倒压弗煞差鱼(比喻出了大事也牵连不到小人物。差鱼:一种细长的淡水小鱼)
(5)鳓鱼骨头里戳出(比喻内部问题被自己人捅了出来。鳓鱼:一种海鱼,体内多刺)
(6)八月蛏,一梗筋(清明前后蛏子最肥,到农历八月就瘦了。蛏:软体壳类海鲜)
(7)八月鳎,壮如鸭(农历八月前后的玉秃鱼很肥美。鳎:比目鱼,俗称玉秃鱼)
(8)春鳊秋鲤,冬鲫夏鲌(各个季节都有特别肥美的淡水鱼类)
(9)闲话讲道理,带鱼吃肚皮(意为说话要有理)
(10)千鱼万鱼鲻鱼,千肉万肉猪肉(各种各样的鱼中鲻鱼最好吃,肉中猪肉最好吃)
(11)鲥鱼吃鳞,黄鱼吃唇,甲鱼吃裙(指明各种食物都有精华之处)
(12)三日弗吃鲜,蛳螺带壳咽(嘲讽爱吃荤腥的人断了荤腥的狼狈相。蛳螺:螺蛳)
(13)天上斑鸠,地下泥鳅(旧时人们认为飞禽中最美味是斑鸠,鱼类中最美味是泥鳅)
(14)三只指末头撮田螺,十拿九稳(指末头:手指)
(15)管其泥螺蟹酱(比喻一切都不理会)
(16)乌鳢鱼,扮河桩(比喻假痴假呆,装聋作哑,待机而动。乌鳢鱼:也叫黑鱼、乌鱼,生性凶猛,捕食青蛙和小鱼等,常一动不动地潜伏水中,形似木桩)
(二)宁波谚语中含大量甬语
所谓“甬语”,即宁波方言中的特殊词汇,正是有了这些词,谚语才有了地地道道的宁波味道。在宁波方言中,“黄狗”一词就是典型的甬语,它并不是字面上的“黄色的狗”的意思,而是泛指一切狗。例如“黄狗咬脚痛”“黄狗游河,出张嘴巴”“十只黄狗九只雄,十个衙役九个凶”“老鼠咬断饭篮绳,黄狗走过趁现成”“好日黄狗奔弄堂”(讥讽人无目的地瞎奔忙)“做人做人总要做,做了黄狗总吃屙”等。“梅林草鸡生大蛋”中的“梅林草鸡”是旧时产于象山的一种体型较小的母鸡,故也叫“象山鸡”。“逐魂装翠鸟,毛羽欠细巧”中的“逐魂”是宁波老话中对猫头鹰的俗称。“黄狗管福利”中的“福利”也是甬语,意为祭祀用的猪头。“蜒蚰螺上宁波,只要日脚多”中的“蜒蚰螺”是泛指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的甬语。“运道来了推弗开,烤熟毛蟹爬进来”比喻运气盼不来,但是一旦到来,想推也推不开,即使煮熟了的螃蟹也会爬进你的屋里来,其中“毛蟹”为“螃蟹”的甬语。“蛳螺”为“螺蛳”的甬语,如:“蛳螺壳里做道场”(比喻在狭小的地方举办婚丧宴会等大事)“人像蛳螺,闲话真多”(讥讽青少年尚空谈,妄自尊大)“侬是月里嫦娥,我是河边蛳螺”“三十夜里下饭多,独缺一碗割蛳螺”(揶揄宁波人爱吃螺蛳,割蛳螺:割去尾壳的螺蛳)。
(三)宁波谚语的特色否定词
宁波谚语的否定词也很有特色。在谚语中,常用的具有否定意义的词有“弗”“唔”“覅”“莫”“甮”。“弗”的意思相当于普通话“不”,如:“三年弗吃酒,买头老黄牛”“亡羊补牢弗算迟”“一蟹弗如一蟹”(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坏)“会叫黄狗弗咬人”“苍蝇弗叮无缝蛋”“好马弗吃回头草,好蜂弗采落地花”“田鸡剥皮眼弗闭,甲鱼剖肚心弗死”(比喻恶人临死还不甘心失败)等。“唔”是个否定动词,相当于普通话的“没有”,其后只跟名词[2],如:“唔脚色”(没有真本事,脚色:为人处世的能力)“唔头苍蝇”“有钱人像梗龙,唔钱人像梗虫”“三月清明节,乌贼唔处叠”“唔没杀猪屠,弗吃带毛猪”(比喻即使没有专业人才,也可以解决问题)“头唔埭,蜘蛛会当蟹”(讥讽人头脑不清,言行失当,把蜘蛛当成了螃蟹,这是极其夸张的说法。头唔埭:即唔头埭,没有头绪,思路不清,埭:读作da,蟹:甬音读作ha)等。另外,“唔告”和“唔没”在宁波方言中使用十分广泛,是“唔”表否定的主要形式[2],如:“唔告话头,老太婆肖牛”(老太婆:甬俗对妻子的称呼);“儿子唔没囡也好,河里唔鱼虾也好”。“覅”是“弗要”的合音合义词,相当于普通话“不要”,表示不情愿或不接受。“覅”用于否定,表示主观意志[2],如:“黄狗覅其咸肉吃”(比喻各有喜好不同)。“莫”的语义接近普通话的“别”,表示禁止、劝阻、祈求或猜测[2],如:“跑马莫怕山,行船莫怕滩”。“甮”是“勿用”的合音合义词,意思是“不要、不需要、别、不用”,表示事理或情理上的不需要[2],如:“家有一头牛,吃穿好甮愁”。
(四)大量谚语与气象、节令、物候相关
宁波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作为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和生活经历中,共同创作并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文学,谚语是大众从生活的素材中探索得出的智慧结晶,宁波谚语中就有不少与气象、节令、物候有关的表达。它们脍炙人口,是宁波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如:“六月带鱼毒如蛇”(民间认为夏天的带鱼有毒,宜少吃或不吃)“鸡吃叫,鱼吃跳”(鸡鸭等家禽和鱼虾都要吃鲜活的,滋味好,吃了不得病)“清明螺,抵只鹅”(清明时节的螺蛳肥壮,价贵,而鹅较便宜)“日头落山,田螺摆摊”(白天田螺栖息在稻根草茎下,太阳下山后出来觅食)“四月月半潮,黄鱼满船摇”(农历四月中旬,黄鱼向沿海洄游,绵延数里,声响如雷,渔民在象山港和嵊泗列岛洋面捕获颇丰)“菜籽花结龙头,小黄鱼结蓬头”(清明前后,菜花黄的时候正是小黄鱼旺产)“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秋分弗露头,割割喂老牛”(晚稻到秋分还无稻穗就没有收成了)“鲤鱼跳龙门,大雨背后跟”“燕子贴地飞,阴雨在眼前”“六月蟹瘦瘪瘪,十月蟹壮搭搭”(白蟹农历六月瘦瘪少肉,到十月就肥壮了)“六月六,黄狗猫漒浴”(旧俗以为农历六月初给孩子洗澡,夏天可少生病。漒:读jiang,洗)等。
四、结语
作为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和生活经历中共同创作并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文学,谚语是大众从生活的素材中探索得出的智慧结晶,含动物词汇的宁波谚语只是谚语中的冰山一角。宁波谚语比喻生动,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反映出宁波人民的风俗情趣和文化底蕴。若把它们当作一种趣味语文来欣赏,也未尝不是一件能启人心扉的乐事。
感谢宁波大学外语学院于善志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赵德闻.宁波谚语[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0.
[2]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朱陈静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