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思想的异同

2015-06-19 08:46王晓东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孝悌韩非子法家

王晓东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道家和法家的“无为而治”以及儒家和法家的“性本恶”的思想之间既有争论,又有交融,同时也在相互吸收与彼此影响。

[关键词]诸子百家爱人无为而治性本恶争论与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97

高中历史必修三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了阐述,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教材对各个思想流派及其主张的编排,给学生一种它们各成体系、互不相干的错觉。而事实上,诸子百家的各个思想流派既有争论,又有交融。

儒家的“仁”和墨家的“兼爱”都表达一种爱人的思想,都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但是,他们主张的爱的方式和途径又不同。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以孝悌为本,从孝悌出发,认为“仁”首先立足于亲亲之情。孔子重视亲亲之情,在他看来,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奉养,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敬重,但也不是无原则的绝对服从,子女应该“事父母几谏”,委婉规劝,使其改正。而“悌”不仅仅是兄长对胞弟的关爱之情,它也是双向的,弟妹对兄长也应有敬爱之情。所谓的“父慈子孝,兄友恭弟”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还说“泛爱众而亲仁”,他主张的爱是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这表现为“爱人”的“起点”是爱亲,即孝悌之情——对父母兄弟的爱;而“爱人”的终点是爱众,即天下之民。孔子认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也就是说孔子“爱人”的对象是那些遵循周礼的人,对于无视周礼、违背周礼的人,是“恶”而不是“爱”。综上所述,孔子的“爱人”是有亲疏远近,有是非曲直的爱。墨子主张的兼爱是“爱无差等”,他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要求人们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墨子还主张从爱他人做起,才能使他人也以爱回报自己:“必吾先从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道家和法家都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认为,圣人治国,不要忙于做事,而是要裁撤废除本不应该做的事情,以至“无为”。《道德经》中有“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一句。即老子认为,世事纷繁,种种烦恼,不是因为事情做得太少,而是因为做得过多,应该废除这些事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这样,世事自然取得成就。而对于法家,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在韩非子和法家看来,君王应当具备的一项品质便是‘为无为,自己表现出‘无为而治:君王不应当亲自动手做任何事情,一切需要办的事情都应假手别人去做。”在《韩非子·大体》中“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君王拥有政府运作的机制和工具,君王应该不需做任何事情,而是政府各个部门和官员把要做的事情都做好。君王的职责不是亲自做任何事情,而是发号施令,让别人做。

儒家的荀子和法家的韩非子都提出了“性本恶”。这里要注意的是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他接受了荀子的“性本恶”的思想,但是对待“性本恶”的态度却和荀子截然不同。荀子认为“性本恶”的思想主要表现为,人的感官欲望无法满足的状态。他在《荀子·性恶》中说:“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即认为,人是在本能的基础上,才产生了人的财产占有欲和好利之心。他还在《荀子·荣辱》中写道:“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秀,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认为人的共同心理是好荣而恶辱,从尧舜到庶民百姓没有什么差别,都认为人世间最令人感到荣耀的就是掌握政治权利。《荀子·王霸》里谈到:“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荀子认为人的这种本性是不尽合理的,应该借助于开展深入的社会实践来矫正,即“化性起伪”。荀子《性恶》中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即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人生来又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而韩非子认为,人的好利主要根源于他们的生存需要。他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每个人都有欲利之心,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好利的本性支配,即使是父子、君臣之间,也是计利而行的。韩非子说过:“凡治天下,必因人性。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即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心度》中说:“夫民之性,恶劳而乐逸。”因为人的本性是贪图享受,厌恶劳动,因此对民从严管教,需要君王合理运用赏罚制度。韩非子吸收了其老师荀子的“性本贪”理论,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但他认为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为萌”。

总之,诸子百家的思想是相互交融的,在争论中相互吸收与影响。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孝悌韩非子法家
鲁人徙越
病榻侍母
韩非子说“言”
滥竽充数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学德育教育从孝悌入手
学习仁学思想传承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