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演商鞅变法,认知冲突,情感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 眼文献标识码{眼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1-0051-03
上课积极思考,对学生深刻理解历史、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自身成长,作用非常大。因此,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应该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学设计的关键,就是要设计出让学生产生认知和情感冲突的问题,激发其好奇心,从而推动学生去积极探究问题。《富国强兵的秦国》一课,课标的要求是探讨商鞅变法的作用。教材通过叙述分析商鞅之死、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阐述商鞅变法的作用。对于高二文科的学生来说,商鞅的结局、商鞅变法的作用,已经很熟悉,虽接受了有关商鞅变法的一些观点,但又没有对其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事实上,学生对很多历史知识,都是处在这种状态中:熟悉,但没有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这种状态,设计一些与他们的认识不一样而又符合史实的问题,来激发其好奇心,推动其积极思考。
1.导入
师:本课的标题是“富国强兵的秦国”,那么秦国能够富国强兵的原因是什么?
生:商鞅变法。
师:商鞅为秦国做出那么大的贡献,但商鞅最后却车裂而死,结局非常悲惨,这是为什么呢?真的就是他的变法触犯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而导致这种结果吗?当时秦国老百姓对他的这种结局是怎么看?是个什么样的心态?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基本上都知道商鞅最后的结局,但他们多数没有注意到商鞅的贡献和其悲惨结局的不对称性,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将这种不对称性展现在学生面前,会让学生耳目一新,感到困惑、好奇,从而激发他们思考和学习本课的兴趣。
2.商鞅之死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概括商鞅之死的原因和过程。然后提问,商鞅之死的原因,真如教材所说,就是因为旧贵族的反对吗?
出示多媒体材料: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秦策一》
设问:(1)孝公真想把王位传给商鞅吗?他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说明他担心什么问题?
(2)惠王是不是听了别人一句话,就决定把商鞅杀掉?如果不是,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所述商鞅之死的原因,与教材所述的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你认为,商鞅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4)惠王知道不知道商鞅的功劳?知道不知道商鞅没有谋反?如果惠王不杀商鞅,会有什么结果?惠王杀商鞅是不是也有一种无奈在里面?你有什么感悟?
设计意图:教材把商鞅之死的原因归结于旧贵族的反对报复,学生看了一般不会产生疑问。提供一段与教材所述原因不同的材料,设计一些对教材观点进行质疑的问题,就会让学生在商鞅之死的原因上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对商鞅之死的原因进行重新的思考,而不是仅仅记住教材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明白教材的结论只是一种认识而已,还可以对其作出其他的解释。
在学生看来,商鞅不该杀。但如果让学生从惠王角度思考问题,心理上就会产生矛盾冲突,对第(4)问,思考的兴趣就会非常大。在思考的同时,还会体会历史人物的艰难无奈和历史的复杂。
3.变法的历史局限
师:对商鞅这样功勋卓著的人最后被车裂而死,你们有什么感觉?对于商鞅的车裂,当时的秦国有没有人高兴?如果有,会是些什么人?
引导学生看前面材料的一句话: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师:这句话中的“秦人”是否包括当时秦国的老百姓?
生:包括。
师:那么为什么当时秦国的老百姓不同情商鞅呢?
(先让学生回答,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自己思考的结论进行对比。)
师:如果商鞅变法没有给秦国老百姓带来痛苦,那是多么好的事情啊!那么商鞅变法这种局限在当时能不能避免呢?(不能)为什么不能避免?你对此有什么感悟?
设计意图:对于功勋卓著的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学生普遍的态度是同情。对于贵族的态度,他们也能理解,但秦国老百姓的不同情,就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冲突,感到不可思议。设计“为什么当时秦国的老百姓不同情商鞅呢?”这个问题,就是根据学生这种情感状态,激发学生对变法局限性的积极思考,自己得出有关变法局限性的一些结论。之后,再引导学生同教材的结论进行对比,学生就能较为深刻地理解教材的知识。
当学生思考商鞅的结局时,心中自然会升起“要是商鞅变法没有这些局限,该多好啊”的愿望和感叹,但历史的真相与人们的美好愿望是相冲突的。设计“局限能不能避免?为什么不能避免?”这两个问题,就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冲突,来激发学生好奇心。
4.富国强兵的秦国
师:商鞅死了,他采取的那些措施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出示材料:“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师:商鞅变法措施损害了贵族的利益,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为什么当时的秦国人还要“卒行其法”?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1: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行,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2: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3: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史记·张仪列传》
材料4: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设问:(1)根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怎样一步一步地让秦国富国强兵?
(2)材料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与教材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之处?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商鞅被处死是因为他的变法措施,所以按照常理,处死商鞅之后,他的变法措施也接着就要废除,但事实是,“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这样,学生的认知冲突就产生了。更有兴趣思考“为什么当时的秦国人还要‘卒行其法’”这类问题。教材对商鞅变法影响的分析,往往是一个最终的影响。使得学生容易忽略任何影响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选的四段材料,就体现了变法对秦国渐进的影响过程。第(1)问的设计就是在学生未注意到的地方产生心理冲突,在思考过程中,加深对影响的理解。教材的评价是现代人的评价,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国家都是现代人的话,材料的评价则是古代人的语言和观点,学生注意不到这样的区别。设计“材料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与教材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之处?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意在通过这种思考让学生明白,时代不同,对历史的评价也是不同的。
5.本课小结
多媒体出示:
材料1:人们在他(梭伦)的塑像上刻下了这样的铭文:“摧毁过无端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
——人教版选修一
材料2: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于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师:两位改革家的改革都对各自的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各自国家的人们对两人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你要是进行改革的话,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设计意图:小结不仅要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还要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再次的思考,产生新的认识。进行这样的设计,意在让学生体验当时两国人的情感,感悟那段历史,感叹两人的命运。并从中吸取教训,提升智慧,为自己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教学设计应该围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来进行,但同时还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本篇教学设计,出现了不少让学生处在认知和情感冲突中的问题,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推动他们积极思考,无疑有积极的作用。但在一课时,又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这么多问题的。这其中的无奈,确实还值得笔者继续不断研究。
【作者简介】贾宏权,男,1970生,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