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演教材,比较,一战起源
[中图分类号]G63 眼文献标识码{眼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1-0037-05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在教材解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都习惯于把解读的对象定位于现行使用的教材版本,却极少有教师会与以往历史教材进行纵向的比勘——他们习惯于把“旧”教材束之高阁,弃之不用。但事实上,历史事实本身是“稳定”的,历史教材变化的背后,往往是对历史认识、历史观念的更新,因此,在这些变化和更新之处,最能反映“新教材”编写的真实意图,也最能体现教材知识的精神与内涵,自然是解读教材知识关键中的“关键”。因而,如果能够就历史课程中的关键问题,对历史教材的相关阐述进行纵向比勘,是历史教材解读不可或缺的智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一课的教学中,我挑选了三套不同版本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世界史教材:一是1982年6月第1版课本《世界历史下册》(简称“课本1”),二是1995年12月第2版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简称“课本2”),三是2005年3月第1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简称“课本3”)。通过纵向比较解读,我发现,非但化解了一战起源中的许多难点问题,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能力提升。
在一战起源的问题上,我们一直有这样一种逻辑关系: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推动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进而引发列强间深刻的矛盾,矛盾的尖锐化推动军事同盟的形成和对峙,最终爆发战争。因此,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但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较真”的学生:“当今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发展迅猛,这种新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否也必然爆发新的世界大战?”要说清楚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纵向比读不同教材版本在这一问题上的变化,能帮助我们找到解读这一知识的有效路径:
“课本1”: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这种不平衡性加强了。……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
“课本2”: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斗争。
“课本3”: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整体。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殖民地作为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通过比较发现:三套教材都没有把“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作为独立的概念使用,而都强调它的“资本主义”特征,即阶级性,因此,可以告诉学生,教材所强调的“经济政治不平衡”并不是前面学生所提出的、带有广泛意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但在对“不平衡”与爆发战争的关系问题上,它的提法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用语的变化,也体现出对历史真实表达的日渐准确。“课本1”在用语肯定:“改变了……”“造成了……”“形成了……”,因此,可以理解为“资本主义”及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一战的根源;“课本2”用了“作用和影响”,显然有模糊和淡化的趋势。“课本3”的表述发生了三个变化:一是没有提“必然规律”;二是用“这一时期”强调这种经济政治不平衡对世界局势所带来的影响,发生在特殊的时间“20世纪初”,是在“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整体”特殊形势下;三是突出殖民地争夺的经济意义,淡化政治意义,“殖民地作为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也没有再提“霸权的争夺”。因此,“课本3”在告诉我们:考察一战的根源不能仅局限于阶级意义上的“必然性”,而更应关注时代的特殊性。
在上述教材文本表述变化的背后,是要求我们对历史态度和方法的转变:新的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是战争的根源”这一说法源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和战争理论,这一理论体系下,列宁认为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企业、各个托拉斯、各个工业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②“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缺乏,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来源的斗争愈尖锐”,③由此,列宁提出“帝国主义即战争”的思想。但这一理论,带有强烈的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色彩,它通过突出社会制度和阶级差异,在某种程度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制度找寻合理的理论依据,在强调革命和阶级斗争的特殊年代里,列宁的这一理论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分强调意识形态,主观色彩浓郁,具有片面性。
近年来,学术界还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导致战争的说法也提出了异议。有学者认为,“通常把经济帝国主义作为大战的基本原因之一,是夸大了……报纸常常是为大工商业者所有或操纵的,他们自私自利的原因,把这些经济问题加以夸大了”。④而即使是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也不能解释这一时期美英和美德之间的关系。霍布斯鲍姆指出:“假设单是经济竞争便可促成战争,那么英美的竞争与敌对理应构成军事冲突的准备条件……然而,正是在20世纪最初十年,英国总参谋部已不再为英美国战争预做任何防范性措施。”⑤国内学者赵辉杰撰文指出:“我们认为,不能把经济实力作为衡量战争责任的唯一尺度……如果一定要以此为尺度, 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主要矛盾岂不就理所当然地要发生在美国和德国之间了?因为20世纪初, 正是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居世界第一、二位。”⑥而何以美国没有成为一战主要挑起国的问题,有学者研究发现,美国选择的是一条“以贸易和影响力扩张”的路线,“即立足于自身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升,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推动商品贸易的大规模扩张和海外战略要地的占领。强化技术和生产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居于一个逻辑起点的地位,是扩张的唯一推动力”。①因此,军事扩张并非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后唯一可选择的道路。很显然,德国最终走上军事扩张和战争的道路与其统治者威廉二世及其手下推行的政策直接相关。可见,战争也并非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新旧教材的比较,进而引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新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文本的真实内涵,厘清知识的内在逻辑,接近客观真实的一战。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于认为英德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最主要矛盾,相应的,英德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该负有最主要的责任。但从三个版本教材的比较看,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在发生着变化:
“课本1”:德国认为它抢占的殖民地最少,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德国的侵略扩张活动对老牌殖民国家英国的威胁最大,英德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和突出。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课本2”: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既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随着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课本3”: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希望在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自己插手欧洲事务。它不愿看到德国过分强大,加上在殖民地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两个变化,其一是关于英德矛盾的说法:从“主要矛盾”到“开始激化后逐渐成为主要矛盾”,到现行“课本3”只强调“逐渐激化”,不提是主要矛盾;其二是关于英德矛盾的成因:“课本1”认为是两国争夺殖民地和瓜分世界;“课本2”和“课本3”均认为是因为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而殖民地的争夺仅仅是加剧了矛盾。
那么,为什么现行教材不强调或不提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因为这意味着英德矛盾可能不是“主要矛盾”,相应的,原来认定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的依据——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自然也无法明确定论,而是从更为客观的历史事实中找寻引发英德矛盾的起因:德国的强大与扩张对英国传统政策带来的冲击。其实,各界对英德矛盾是最主要矛盾的说法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指出:一战前的英德矛盾远没有想象中的清晰,两国间的争夺也没有比其他各国间更突出。刘慧在《国际体系中的随机性微观事件》一文中指出:“英德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海军军备和殖民地问题,而这些冲突与英法在北非、英俄在除了南亚的整个亚洲大陆的殖民争夺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到1914年,还有相当部分的英德政客将对方视为可能性的盟友。”②时殷弘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中也指出,一方面英国“难容德国突破传统欧洲均势的狭窄框架”,但另一方面,又认为“最使英国犹豫不决的是俄德两强当中哪个最危险,或者说究竟应当着重遏制俄国在广大外围进行的传统的扩张, 还是应当优先对付德国在欧洲本部凸现的新兴权势?”③学者赵辉杰指出,“这种谁的殖民地最多就是德国最大的敌人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并进一步分析了英德主要矛盾说的来源:“从外部说来,‘英德矛盾主要说’可能是苏联学者对西方学者偏袒英、法政府的‘抗议’;就内部而言,这一论断则有其深刻的政治历史背景”,④而这一政治历史背景主要来自于斯大林的态度。正因如此,英德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矛盾的说法是缺乏事实依据的。
而同时,更多的学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起因指向了法德矛盾,因为一战前“大国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是既有相对抗的一面,也有相勾结的一面,唯独德奥之间的勾结和法德之间的对抗是始终如一的,最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法德矛盾应该是最基本的矛盾”。①法德两国在历史上结下的民族仇恨以及普法战争带来的种种后果,使得两国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不可调和。巴巴拉·W·塔奇曼在《八月炮火》中是这样描述阿尔萨斯和洛林在法国民众心中之地位的:“1912年,一位步兵上层尉坦言,他经常将他的连队分为二三人的秘密侦察队,带领他们横穿茂林,潜伏于山脊,遥望科尔马(阿尔萨斯的一个小镇)。他说:‘这种秘密巡逻,让我们的队伍归来后与以前迥然不同,他们常因此心潮起伏,痛哭失声。’”②可见,在两国民众心中早已结下了深刻的民族仇恨。从战争的进程看,在战前,法国制订了以德国为目标的第十七号作战计划,德国早在1905年就开始制订了主要针对法国的施里芬作战计划,在战争到来之际,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也是从法德之间开始的,且一开始双方就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而与法德关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战争开始后,英国仍一直处于犹豫之中。
因此,教材在主要矛盾问题上表现出的慎重态度,是应该值得肯定的。在历史“真相”面前,有时候“不表态”甚至用“可能”,或许更“真实”。这也是我们分析、评判历史问题应有的态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对上述观点和史料进行适度引入,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其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世界大战不能等同于以往一般意义上的大国战争,因此我们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去解读一次大国战争,而是一场世界大战。人类发展进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不太平”的,大规模的冲突或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为什么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大战?这是我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学习中所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么,三个版本教材对这一问题是怎么阐述的?
“课本1”:“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疯狂扩军备战,在世界许多地区制造紧张局势”。
“课本2”没有进行具体的说明。
“课本3”有如下的相关文本表述:
单元学习建议:“在思考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为什么会爆发世界大战的问题时,可以先阅读有关书籍,从人类社会在19世纪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哪些变化入手,分析这些变化与世界大战爆发有什么关系。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有哪些看法,分析这些看法的异同,并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第1课课前:要了解20世纪初的世界,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注:教材同时配有一幅世界地图),从上面这幅地图中不难看出,那时的世界已经为资本主义列强基本瓜分殆尽。然而,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一场最终将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浩劫,在欧洲逐渐酝酿成熟,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前,人类社会曾经历过不同规模的战争,但却没有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的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初爆发,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探究的主要问题:……为什么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正文内容: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世界大战,是由于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一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发生的战争,会影响到它控制下的小国、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从上述的比较看,“课本3”的变化可用“巨大”两个字来描述:首先,对一战进行世界意义上的定义。很显然,在“课本1”和“课本2”中,并没有真正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以往的大国战争相区分,而“课本3”则希望能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意义上进行定义。其次,是在史观的运用上,已经突破了传统阶级斗争史观的束缚,开始从更广阔的全球视野去思考一战的起源。20世纪初的世界整体化趋势,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除了殖民体系的形成,还表现在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工业革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在各国国内和整个世界带来的种种巨大变革,大大促进了国际信息交流、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加快了世界整体化的步伐。因此,20世纪初的世界在加强联系与交流的同时,也使得世界意义上的国际冲突变得更加可能,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关注的问题。再次,在方法上,教材也为教学指明了路径,即依托学术界对一战起源问题的重要研究成果,因此,在关于一战起源的具体问题上,可以借助史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理解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诸多因素。在教学中,以下两则材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材料1:法国官方原先估计会有5%~12%的海陆逃兵,但事实上,1914年时只有1.5%的人躲避征募。英国人……在战争最初的8个星期,志愿从军者共有75万人,接下来的8个月又增加了100万人。德国人如大家所预料的,根本不曾萌生违抗命令的想法。……在奥地利,不只是具有支配性的民族为短暂激昂的爱国情绪所震撼。……甚至在预计会有100万逃兵的俄国,在总数1500万的征募者中,只有几千人抗命。……唯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感到这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世界将因“我们的”胜利而更好……1914年时,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都有这种想法,他们便是因此而动员。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2:自俾斯麦时代以来的国际关系变化、东方问题、帝国主义、民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少数民族问题、经济和工业化问题、权力精英等。中时段的原因有:自1902—1904年以来联盟体系的强化、1905年以来的国际危机、军备竞赛、经济危机、公众意见、神话、仇恨、关于伟大战争的不可避免性的想象等。短时段的原因和起因是:萨拉热窝谋杀事件、德国对奥地利许诺的空头支票、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俄国的军事动员等。
——孙立新《德国史学家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责任问题的争论》
上述两则材料中,材料1关注局部,从一战期间各国民众的参战热情透视与工业革命后民主体制下普通民众公民和国家意识提升之间的关联。材料2关注整体,通过三个时段,引导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原因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
总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课的教材解读和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的知识都是隐含在教材行文的背后,且很容易被淡化甚至忽略。通过新旧教材的比较,从教材行文的变化处入手,依托学术界最新研究动态,有利于我们更加便捷地对这些隐性的知识进行挖掘,领会编写者的意图和真实想法,掌握教材知识的真实内涵,进而作出准确的解读。
【作者简介】沈玉林,桐乡市茅盾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桐乡市历史教研员,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历史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