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梅
摘 要: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安吉县大力建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题的课堂文化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显得迫切重要。教师应在研究学生阅读起点的基础上,以“引导者”“协助者”的身份让学生经历有效的学习过程,成为真正的会学习者。
关键词:生本课堂;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有效性
安吉县大力建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题的生本课堂文化,要求将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给我们带来了三个核心概念:学生自主、问题解决以及学生中心。然而我们的课堂,虽然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了热热闹闹的自主学习活动,但是“在学习”不等于会学习,不等于真学习,也不等于有效学习。阅读的“主体地位”形式掩盖了许多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真问题,这个过程往往成了一个“暗箱”,教师看不到,也没有给予关注。“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任务。教师应在研究学生阅读起点的基础上,以“引导者”“协助者”的身份让学生经历有效的学习过程,成为真正的会学习者。
一、研究“自己走”的起点
每一位教师应力求进入孩子的内心去发现,从学生学的起点出发,去逐步改进教师教的行为。“以学定教”,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与学习收获,才是衡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1.我们对班级学情了解吗
我曾经将本班37名学生的导学稿自主学习部分情况进行调查,其中自己看书,自己分析问题只有11人,能分析大体到位的仅8人。“划出关键词句”这一情况,大段划的约百分之十五,能划出关键句的不足百分之四十。“想一想”环节大部分学生抄袭《跟我学语文》,自己没有经过思考。“读了本文,你有什么问题吗”这一环节,一半多学生没有写下疑问,学生写下的疑问中一半多是没有价值的问题,敷衍而已。这种情况如果不细致调查无法发现就不会发现,如果不好好引导,很多学生现在还处于“扶着走”阶段,甚至永远不会“自己走”。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学生说:自己思考回答问题语文很难回答到位,展示时容易失分。语文记住了就能回答出来,记不住就回答不上了。硬自己思考问题,出力不讨好。
追问我们的课堂,老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知道学生怎么学习吗?开始批注、圈画,学生会吗?课堂小组合作,抛开形式,学生真的深入、互动了吗?学生的学习基本功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对学生学的过程的忽视也造成在学中指导的缺失。
二、掌握“自己走”的方法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教师,他得学会让他们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语文不能仅限于积累知识、概念,而应该具有如何学习语文的素质和能力,为他们成为独立生活的社会成员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必要的准备。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要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有这些方面:(1)培养学生读书留痕迹能力,如学会选择关键词句,圈圈、画画、记录点滴感受;(2)培养学生选择使用能解决一切疑难的书籍的能力;(3)倾听能力;(4)参与交流讨论的能力。
如,教学鲁迅的小说《社戏》时,我们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作者怀念的是什么?在这个环节,怎么读懂这个问题呢?因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没有很好的形成,所以要注重方法的指导: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自读提示:(1)那晚的社戏好看吗?从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学生在任何参考书都找不到标准答案。)(2)那晚的社戏相关的哪些地方还是很有趣的?读一读,划出有关词语和句子,读一读,在边上写写自己的感受,再和同伴交流交流,试着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这既是读书和小组交流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下一个环节学生交流展示的基础,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充实自己的感悟,并进行表达训练,然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我们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能体味苏轼当时的心情吗?有小组展示悠闲。老师追问:苏轼为什么会如此之闲呢?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老师都会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为学生补充背景资料,带领学生去体会。我认为,与其这样“扶着学生走”,不如放手让他们“自己走”。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资料。课上,我问他们:“如此之‘闲,苏轼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安适自在呢?请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同伴交流交流,谈一谈。”有学生补充了写本文时苏轼正因写诗被贬的背景,认为苏轼是冤枉的、委屈的。再仔细品读文章末“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仔细体会“闲人”“耳”的含义。学生自主运用这些背景资料,真实形象地还原了历史,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对人物的情感和精神感悟得更深刻、立体了。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某个时代的产物,是有历史背景的。因此,文本的背景资料是我们“知人论世”的前提。在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时,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可收集作者介绍、写作目的、创作背景、作品评价等与文本内容紧密相关的资料,还要教会他们根据文本的疑点、重点、难点等切入点收集资料,从而最终为解读文本服务。
三、激发“自己走”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技能不是教师“教给”的,而是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会”的。简单说,就是让学生自己在逻辑思维的道路上走一回。强调学生个体的亲身经历,而不是学生看老师走一回。课堂要让学生经历你接着说、你怎么看的过程。
如,教学《云南歌会》时,是校公开课。其中我设计了这个问题:云南的歌会写了哪几个场景?结果学生一站起来就说: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他的答案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显然是抄来的,如何办?如果仅记住答案,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是不会提高啊!我沉住气,微笑着说:你从参考书中找来的答案吧?那你说说这个答案好在何处?那学生立刻思索起来,随机说:用了对偶,句式整齐。我立即又问其他学生:有补充吗?于是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有的说语言简洁;有的说用字准确;有的说用字生动,并举例“漫”,生动写出了女孩悠闲、快乐的姿态。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精彩的话儿从学生嘴里接连蹦出。我想这时我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进步了。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自我感悟之后,需要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进一步丰富、提升自我学习,激发自我学习兴趣。
如,教学《观潮》时,在合作学习部分设计了这个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请你们小组给大家读一读。优学组同学读得不错,声音响亮,很有气势。点评时我班朗读能手何宇恒(化名)同学给予优学组很高评价的同时说:“我要和他们PK一下。”于是,在同学评委的侧耳倾听中何宇恒进行了抑扬顿挫的朗读,他读得非常好,语调高昂,很好地体现了海潮的雄奇壮观。读完后,学生不禁热情鼓掌。不料,何剑峰(化名)同学猛然站起来点评:“他读得不够好,没有停顿。”我当时没料到,一愣,反应过来,马上追问:“那老师慢慢读好吗?”我还未演示完,学生按捺不住,甚至等不及举手,就喊起来:“不好,连成一气有气势!”我灵机一动,又问那位朗读的学生何宇恒:“最后一句你为什么停顿一下,读得也较轻呢?”学生也露出惊奇的神色,何宇恒自信地大声说:“结尾句的作用是概括上文,并呼应首句,所以我停顿一下,语气也不用跟前面那样高昂。”学生恍然大悟,我也不禁露出赞许的笑容。这样的学习的本质是交流,是学习,是思维碰撞,是生成、深化,不是表演。
四、搭建“自己走”的平台
作为教师,“扶着走”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自己走”,实现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看学生的精彩。我们不能让学生失去了“自己走”的机会,这也时刻提醒我们要为学生搭建“自己走”的平台。
如,教学《岳阳楼记》一文,走近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作者的人生经历更提升了学生对作者、对人生的认识。了解了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学生对作者的写作目的了然于胸。此时,教师作为一个听众,专心倾听是最好的姿态。学生说到,范仲淹少有大志,借古仁人之说只是为了表露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范仲淹想告诉友人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且想用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观情怀感染好朋友。范仲淹想告诉所有的人,生活中有欢乐也有悲哀,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这些语句从学生嘴里蹦出,是何等可爱、聪慧!教师只需用欣赏的目光注视他们走,何需再费力去扶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尊重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要相信学生的无限潜能。对待学生不能总是抱着走、背着走、扶着走,而是要积极引导,“授之以渔”,勇于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提升素质,让他们学会“自己走”,他们一定也会“自己走”!
参考文献:
[1]柯领.追问教育的本质[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01.
[2]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5.
?誗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