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华
摘 要:美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如何结合现有的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来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从而达到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人格修养
教育,从广义讲是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播;从狭义讲则专指学校内的文化传授和训练。无论是在哪种意义上的教育,美育都占有很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地位,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它不可能使人全面发展。
美育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是由它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功能决定的。塑造人的审美意识,帮助掌握美的规律。这些无论对于传授知识、开阔视野、启发道德观念、开阔心胸、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促进身体健康,都有巨大的作用。充分利用美育的帮助,德、智、体才能更好地完成其教育任务。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和心理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但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教育。
在物质生活的要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还要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充实。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因此,美育自身的特殊功能,加上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的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须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充实挖掘文学作品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文学作品能够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发展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来说,这一提法应当说是正确的。它说明了文学作品的美育作用。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生活本身的面貌和特征,而且反映出作者本人对生活的感性体验。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像粮食和水经过酿造已经成了酒一样,它有更为丰富和更为引人的意义和味道。如对名花,如沐春风,不知不觉地受到陶冶,转移了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从而受到了美的教育。因此,真正的文学作品,它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始终是和他们所起的美育作用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要让学生感到美就必须让学生有审美能力为前提。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中国有句俗话叫“对牛弹琴”,也是同样的意思。人主观上如果不具备审美的能力,那么客观上任何对象都不能使人产生美感。眼瞎耳聋之人,是不可能欣赏齐白石的虾或马思聪的《思乡曲》。亦如不懂武术的人,看到武术,不仅一招都记不住,而且只是一片朦胧。对于不懂京剧的人,他固然欣赏不到唱腔的美,又何尝欣赏得到表演的美?对他来说,只是“穿红着绿,走进走出”罢了。即使是得天独厚的人,后天不努力,不加以锻炼和培养也是不行的。因此,审美能力既决定于整个人类文化水平所达到的高度,又决定于每一个人各自在审美上的修养和造诣。同时,优秀的艺术家及其杰作对整个人类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蒹葭》是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细品诗中文字,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远,意蕴无穷。再深入品味,反复吟咏,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合融汇的架构,宣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美与学生的美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记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学生脑海中的可能不是黄河。也许是电视中出现的大海,也许是身边的某处瀑布,甚至是学校旁边的一条河……也许在学生的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预想不到的画面,但学生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美的句子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的主要
人、景、物,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诱导学生反复品味。因此,要用好课后提供的“思考与练习”。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但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曾永成,董志强.美学原理教程[M].电子科大出版社,2005-10.
[2]刘裕权.激情与理性:现实教育问题的回应[M].天地出版社,2002.
?誗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