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运用与实践意识培养

2015-06-18 23:29杨振华
新课程·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数学模型运用

杨振华

摘 要:要想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就要根据他们的实际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实践,让学生健全数学知识理解,完善运用实践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結合课堂教学经验,对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提升实践技能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运用;动手实践;数学模型

数学是服务生活的工具,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现行的考试考查也逐渐将重点放到运用能力上来。客观地说,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运用离不开有意识的练习培养,需要我们对所学知识有着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置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呢?这里笔者结合初中数学课堂经验,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结合生活情景,培养运用意识

传统的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一种误解,使他们认为只要能应付考试就行了,其实不然。初中数学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运用案例,现行的中考也开始结合实际问题来设置开放性的题目来考查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拘泥于基本的课堂练习,还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意识。

例如,初中数学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知识别看课后多是机械的练习,实际在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作为。笔者在学习这一节时,我顺手指着校园内阳光下的旗杆问大家:“有谁能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吗?”这突然一问,学生都对着这细细的旗杆蒙圈了,纷纷摇头说爬不上没法测。然后我故弄玄虚地说:“我们今天学的这个绝活,不用攀爬登高,不管是这个小小的旗杆还是几十层的大楼,测其高度那是信手拈来。”此话一出学生大为震惊,接下来我们可以在基本的概念讲解之后,带大家到棋杆下,亲自用“相似三角形”原理算出旗杆的高度。

二、通过动手实践,认知数学本源

数学教学中,为了打破许多数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抽象、复杂印象,我们完全可以设置动手实践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索认知,这比我们宣讲灌输效果好得多。

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我发现许多学生短时间内不能全面把握知识,一时无法形成知识脉络,于是我就设置了让他们通过动手体验来分解知识点:(1)引导学生边复习长方形的概念及特征,边用道具做出一个长方形;(2)做好后,让大家分别拉住长方形的对角向相反的方向用力,让大家观察和体会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演变过程,这样就能从知识本源上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区别和联系;(3)鼓励大家总结刚才的实践,总结平行四边形对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以此导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结论。

这样让大家通过动手实践探知基本的知识原理和联系,不但丰富了课堂,更让学生认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构建数学模型,实现快捷运用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典型问题来引导学生提炼和总结,从而形成解题模型,从同类问题中举一反三,实现快捷运用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这里就以常见的通过函数解决优化资源配置问题为例进行分析解答。

例题:其旅社共50个房间,调查发现,若房间单价为每天180元时就能全部住满,但是如果单价每上调10元时,就会空闲一个,已知旅客居住期间每个房间的成本支出为20元,请问,房价如何定价才能取得最大利润?

解析:单价、利润和租住数量存在函数关系,假如单价在180元的基础上调x元(x>0,且x为10的倍数),那住的间数为(50-■)间,这时用y表示当天利润的话,其函数模型为:y=(50-■)(180+x-20)

即y=-■(x-170)2+10890

由此可见,此函数有最大值,当x=170时,函数最大值y=10890。因此,当房价定为:180+170=350(元)时,宾馆的利润最大(10890元)。

这样通过典型问题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体验典型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形成一个数学结构,领悟到同类型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有效构建知识脉络,生成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和实践精神,我们就要结合大家的实际认知规律,然后整合教学内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生活中的形象展示出来,这样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方案,切实提升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树立运用意识、提升解题技能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吴国荣.关注初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8(05).

?誗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数学模型运用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创建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