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宽
摘 要:培养激发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思考空间;建立和谐关系,营造平等氛围;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改变教学教法,引导探究学习等途径加以培养和激发。
关键词:教育情境;和谐;生活场景;创新
鲁迅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学生的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就会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途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思考空间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有疑问是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学生会产生探究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应解放学生的嘴,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鼓励他们向老师质疑,向课本质疑,向同学质疑。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鼓励学生从质疑开始。”学生脑子里有了疑问,就会进一步去思考,进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质疑,自主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促进其发展。
如,在教学亲近社会中关于遵守社会公德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入公益广告在公共汽车上吃韭菜包子的情景,向学生提问:“当时如果你在车里,面对污浊的空气,你心里的感受是什么?换做你,你会做这样的事吗?”如此质疑,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社会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准则,是要大家遵守的,我们要做一个有社会道德感的人。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做人标准。
二、建立和谐关系,营造平等氛围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还要有一颗爱护学生的心,真诚地对待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要注意多表扬少批评,走到他们中间去,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予关爱,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政治课感兴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
初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德育的社会功能,抽象的说教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课堂上兴趣不高,弱化了政治课的功能,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推进素质教育,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的情境之中,把原有的能力迁移到解决当前问题的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理解知识、转变情感。教师必须把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吸取包含政治知识的文学、艺术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借用名言警句等来理解教材,加深对教材的运用。
如,在学习“我爱你,中国”一课时,教师课前准备好相应材料。在导入时,可以播放《大中国》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在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后,教师顺势引导入本课。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的音乐、文学、影视、经济开发等材料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后面的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时,教师展示各种图片及音像,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从生活世界中提供给学生实例,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体会我们有共同的一个家——中国。
四、改变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学习
新课标把改变初中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政治教学改革的重心和突破口,学生是发展和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解决政治问题为中心,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政治课的探究活动中,以学生独立钻研为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探究者和创造者。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引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辩论、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正确对待交往”时,首先引入马克思的话:“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然后举出三位小朋友关于对待抄作业的不同态度,引发了关于谁才是真正的朋友的困惑。最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给资料中的三位小朋友指点迷津。这就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定式,给学生体验,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把学生发展放在教学设计的重心,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探究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