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金龙
在新世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信息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以及生产方式等都出现了本质上的变化,这就提出了新型的教育教学要求与任务。素质教育紧紧地围绕现代化教育,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其教学目的是为了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能力、文化科学素质,道德素质等。为此,笔者对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阐述。
一、以艺术化的言语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针对教师而言,务必要注重平时的语汇积累与语言艺术的培训。缺少了渊博的知识,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就难以借助通俗、亲切、准确、生动的言语指导学生学习。教师的语言就好比是种子,可以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和结果。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言语可以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倘若教师的语言艺术能够达到一定的境界,那么就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翱翔在求知的天空中,指导学生探究真理和收获知识,从而打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础。如果一位教师能够生动有趣地讲课,那么学生的听讲就是一种享受,这样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在教学中应用富有艺术性的言语,这是所有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到的。
二、对学生的好奇心理予以保护,实现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
作为一种探究新事物内心需要的好奇心理,在小学生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持激励、保护、尊重的态度,这是因为,具备好奇心的学生,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他们都会提问教师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匪夷所思。这个时候,教师需要耐心、認真、热情地解答,而不能指责学生,教师不理解、不注重学生的提问也是不行的,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激发。哪怕教师碰到自己回答不了的提问,也需要承认自己的不足,在询问其他教师或者是查阅资料之后解答。学生能够提出疑问,恰恰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体现,这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可贵。为此,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好奇心理予以保护,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的职责所在。教师只有强化自身修养,爱学生,敢于创新,积极地探究教材知识,认真地设计教学方法,才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薛海燕.借助学习单实现略读课文有效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