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灵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大他们的阅读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课内外的衔接点,通过比较阅读、课堂内容延伸和预习收集资料等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之能够实现小学语文最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比较阅读;内容延伸;收集资料
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教师在教会学生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为他们创造一定的自学条件,提升学生针对课程内容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对于难点和疑点可通过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收集和查找一些相关的信息,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和交流,通过重点学习和认识,学会新知识。
一、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鉴赏水平
小学语文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有必要拓展自己的课外阅读,建立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衔接点,使学生用课堂上所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感悟。
如何找到课内和课外的衔接点,这是问题的关键。作为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比较、拓展、整合等),如将教材中的疑难问题作为衔接点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下课之后进行阅读,通过比较和整合,从而形成自我认识。如,学习《游园不值》时,学生对古诗诗意的理解都很难,如果不从侧面引导学生对古诗的热爱,那他们在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中,必然发展不平衡,所以,在《游园不值》这首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整理了一些描绘春天的诗,有《春晓》《咏柳》《春夜喜雨》和《江南春绝句》等,然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和联想,欣赏这些诗人描绘春天的优美风景有什么不同,他们都在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本文学习的《游园不值》有什么不同,这种或喜或悲、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景色,难以掩饰诗人们对春天到来的盼望和喜爱,古诗的画面也入情入境,学生在比较古诗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古诗的鉴赏水平,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何乐而不为。
二、进行内容延伸,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的学习绝不能限定在书本之上,这样即便是成绩很棒,那也是昙花一现,和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驰,小学语文教学更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博览群书,不仅要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去读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
如,在学习《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时,学生都在积极的阅读,当大家意犹未尽之时,教师挑选了1名同学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述寓言故事,讲完之后,教师问学生:“此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这时候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的说:“明明狐狸没这个能力,却还给自己找理由。”教师说:“看来大家分析的都有自己的道理,同时希望同学们下去读一下《伊索寓言集》,通过阅读,把一些寓言明天讲给大家听。”这时候学生很开心,也许通过这样的方式,比布置作业还能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三、预习收集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一定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作为教师,不仅要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更要努力构建课堂内和课堂外的衔接点,教师培养学生养成提前预习课本内容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提前预习课本内容,让学生注意到一些难点和疑点,并通过自己的一些方式和方法收集和查找一些相关的信息,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和交流,通过重点学习和认识,学会新知识。
如,在学习《黄山奇松》前,教师可让学生课外收集一些奇松的图片、奇松的成长环境及形成的原因等等。等上课的时候,教师可通过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一名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资料,他收集了奇松的成长环境,这样说道:“它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峰山顶、陡坡、山脊和裸岩等地段,它们有着坚强的生命力,任憑风吹雨打毫不畏惧。”还有学生收集了黄山奇松的形成原因,文中写道:“黄山奇松的形成离不开黄山独特的地貌和气候环境,黄山松的种子被风送进花岗岩的裂缝中,在那里发芽生根,黄山泥土比较稀少,仅仅依靠岩层中的微量元素经过化学变化,进而供给松树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同时也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即便是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黄山松依然千姿百态的顽强生长。”我不得不赞扬这些认真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了解到这么多相关的知识点,增长了每位同学的见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小学语文的课堂内和课外衔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课本内的知识及方法,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更广。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一定不要拘泥于课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时秋颖.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