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浅析

2015-06-17 00:01:10唐云莉
新课程·小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必要性分层教学

唐云莉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个性来制订具体的教学方案和计划。追根溯源,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曾经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与如今的分层教学不谋而合,可见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必要性;措施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倡导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人分三六九等,学生也是如此。由于每个学生的天资、基础、成长环境等等的差异,造成学生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也分成了三六九等。對于天资聪颖的学生来说,一节课的内容并不难,而对于稍显愚笨的学生来说,很多问题理解起来并不是十分容易,则需教师及时发现,放慢速度。然而,教材的制定和教学目标的制订都是只针对大部分中等学生,对于上等和下等的两个极端并没有确切体现,这需要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仔细观察每一名学生的表现,将他们分门别类,当然,这个过程教师要在暗中进行,以免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二、分层教学的措施

1.课堂上的分层教学

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初步的教学计划,合理调整课堂内容,要做到不行于色又能够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做足充分的准备功课。例如,在讲授“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时,由于数据繁多,推导过程较为复杂,很多学生很难理解,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记得最后推导出来的公式就可以了,如果有疑问可以留到课后来单独辅导。

2.课后的分层教学

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真正对数学这一学科有兴趣的学生自然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在设置课后作业时,则成为教师因地制宜的主要阵地,可以在每次的作业最后,设计一至两道拓展探究的选做题,自然会引得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奖励,对于表现差一些的学生则要多加鼓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且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有利于课内教学活动的开展。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扬长避短。短板效应告诉我们,一个群体的力量并不在于最强的个体,而在于最弱的那个个体,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分层教学收获显著,只要教师持之以恒,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参考文献:

胡雪芹.关注数学学困生,实施数学分层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3(09).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数学必要性分层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应用策略的提出
青年时代(2016年30期)2017-01-20 01:57:09
小学高年级数学演绎推理能力的元认知思路构架
求知导刊(2016年27期)2016-11-07 12:37:39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5:00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13:33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48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考试周刊(2016年75期)2016-10-12 18:03:17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9:20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9:35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42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