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传梅
摘 要: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它既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又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社会生存方式与为人处世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在此,以小学生数学学习为中心,浅析了养成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并从中分析这些习惯对小学生产生的益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一、小学数学习惯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是后天养成学生习惯的重要环境。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而言,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思想的进步,形成独立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自主能力。而学生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严肃认真地对待事情。对于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学压力。故而,这些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生、教师的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若干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教师一般在一节内容讲完之后总要叮嘱学生回家之后要进行对新一轮知识的预习,但真正能够按教师所说去做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大都忘之脑后。这种现象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极为严重,这对于学生学习数学亦是不利的。我们都知道,课前预习,无论对教师的授课,还是对学生的理解掌握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故而,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首先,让学生将课前预习当作任务去完成,教师在要求学生预习之后,一定要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检查,如此才能杜绝学生敷衍了事的态度。然后在正式上课后也要让学生再次对自己要学的知识进行浏览,以达到课前预习最高效的效果。最后,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充分体会课前预习的好处,从而使任务变为习惯,习惯变为自然。
2.培养学生集中精神听课的习惯
自新课改以来,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变得越来愈融洽,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主体了,学生开始发挥自己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的问题,然而,如此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课堂上,学生热情地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没有抢到机会的学生却显得灰心丧气。尽管如此,但在教师真正授课的时候学生却很少有人静下心来专心听课。如此不和谐的课堂气氛很难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成绩。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既要有威慑力,又要有亲和力,让学生在该发言时积极发言,该听讲时认真听课。这就要求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与富有趣味的教学用語让学生沉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概念让学生能听懂;不断提醒学生上课要听讲的要求,以便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产生上课认真倾听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养成倾听其他人意见的习惯,养成在课堂听教师讲课的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小学数学学生都学得容易,平常做作业时也都会做,然而考试成绩却很少有高分,这样的情况大部分是因为学生审题不清。故而,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需要教师在讲题之前,让学生对题目仔细地审阅,初步了解题意。然后再让学生反复推敲题意,明确它求的是什么。最后再让学生列出计算公式,应用于题中。在完成题目之后,还要对做好的答案进行检查,这样才能减少因为审题马虎而与高分擦肩而过的遗憾。通过这些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学习态度,又能提高做题的质量。
4.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可以检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成果,以便教师根据这些作业情况改进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学生完成作业需要严谨的学习态度,又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体现。故而,教师应全力督促与鼓励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绝对不能养成学生“明日复明日”的想法,甚至可以逼迫学生当日事当日做,无论如何要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且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完成作业,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但绝不可以让学生有依赖他人的想法。
5.培养检查的习惯
小学生的心性还不够坚定,一般在完成试题之后都不愿再去看那些题目,故而总有一些错误因为不仔细、不检查而长期积累,过去之后又是后悔万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习惯,在平时的作业中对于学生因为疏忽造成的错误要反复提醒,过甚者要严加评判,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才能在考试中也能进行检查。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对小学生后天的培养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而本文所述的这些习惯还不够全面,仍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结合自身经验,与学生实际情况去寻找更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运用于数学教学,促使小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国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科技创新导报,2008(16).
[2]陈明宽.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09).
[3]李小友,林丽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思考习惯培养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