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导学案”的一点粗浅认识

2015-06-17 10:24程凤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23期
关键词:雨霖哈姆雷特导学案

程凤

最近一些学校在大力推行导学案,在很多人盯着高考成绩,学校排名的环境下,这些学校本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精神和气魄在全校范围内推动“导学案”,让我非常感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导学案的实施,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体验获得知识的快意,体验方法和技能的重要。

0至6岁的孩子天性使然,爱观察,满心问号,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学到生活习惯和经验。儿时满怀好奇,并不断体验被满足的乐趣,孩子思维能力成熟后,才能产生持久的求知欲,演化为终身好学心。那么是什么让孩子不再爱学习了,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习目的不是他参与确定的,学习内容不是他想学的,学习过程不是他参与组成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存在感。好比一场戏剧,观众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剧本好,演员演得好,观众可以从头看到尾,甚至置身其中大笑或哭泣;一种是剧本不好,演员演得又不好,观众就会打瞌睡,如果恰好还有别的事要做,就干脆离场了。最好的办法是让观众成为演员参与到表演中去。对课堂教学来说,导学案是一种增强学生参与度,加强学生存在感的好办法。现就导学案的制定和使用做如下思考:

一、导学案和教案的异同

“教案”体现的是教师的意志,是为“教师的教设计的”;“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学设计”。但是导学案应该是在教案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导学案制定的基础仍然是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目标的设定。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没有研究透,没有明确,导学案就变成空中楼阁了。笔者听了三节导学案语文课分别是两节《雨霖铃》一节《哈姆雷特》,通过课堂观察,两位教《雨霖铃》的老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比较模糊的,主要似乎是在讲意象。“柳,酒,长亭、残月”几个意象的分析贯穿了始终,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对此非常熟悉,课下和老师交流时得知意象以前是反复分析的,因此笔者认为本课把意象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雨霖铃》的精髓在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人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传达出其无法言说的深情。一位老师执教《哈姆雷特》把内容确定为人物形象,也是值得推敲的。笔者认为戏剧教学应该分析矛盾冲突,但是《哈姆雷特》和《雷雨》的戏剧冲突又是不一样的,《雷雨》是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人物对话的潜台词上。《哈姆雷特》是哈姆雷特内在思想的冲突,表现在哈姆雷特大段独白上。教学时可以抓住人物独白中的矛盾来揭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这一深刻主题。

二、导学案的制定应该体现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的认知现状是导学案制定的起点,学生的自习结果是导学案制定的依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是导学案使用的重点,学生的课后反馈是导学案评价的标准。学生观应该是贯穿始终的,因此对学生学习层次学习特点教师可能要花费很大精力去调查分析。对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要深入学生中去和他们交流。导学案能够用问题表的形式把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这点值得推广,但还需要做深做细。笔者有幸看到了一张“《雨霖铃》问题表”,其中的问题是“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些比较模式化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还是应付差事随便弄两个?笔者还是比较担心,如果老师能够做一些引导工作,或在导学案中针对一两个问题,设置几组由浅入深的题目。比如:《雨霖铃》中你认为最动情的是哪一句,最平淡的是哪一句。可能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其做深层分析。笔者在课后和一个B层次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她就认为最动情的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认为最平淡的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果老师课前了解这一点,学生讨论会更加集中,思考会更加深入,课堂生成会更多,课堂探究应该更有效。

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参与一两组的探讨,这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在解题时莫名其妙的出现偏差,而这一偏差很可能就是全班都容易弄错的地方,老师及时加以引导会让学生有效把握讨论时间。

例如,老师给出四个问题:①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②自选角度品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经典细节。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好在哪里?④通关全词,作者怎样表达“伤离别”主题的?

以下是某小组讨论实录:大家说意象。暮霭算吗?都能渲染一种凄凉氛围。停停,是特点吗?……执手相看泪眼。第三个我找到。现在讲第二个,感情逼真。第二题还是第三题啊?第二题。选一个角度啊?自选角度啊?从内容从而……从内容上看情感逼真。总写概括了啥?怎么概括的?第三个找到了。哪个地方啊?杨柳岸。选了触动离愁的景象够造了意境。第四。运用什么手法?不对还可练字!不能练字!是怎样表达啊?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名师一课》上有。时间到,组长将讨论后答案写在后面黑板上。

根据实录不难看出,学生用五分钟都在论选哪个角度,但事实上,老师的问题是品位经典的细节之美。这组学生可以说每个问题都没弄清楚,讨论时很慌乱,几位同学都抢着说。一位年轻人曾经拜师苏格拉底求教演讲的技巧,为了表示自己与生俱来的出色口才,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讲话说:“我要收双倍学费。一门课是学会闭口,一门课是学会开口。”就课堂讨论的现状来看,可能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小组合作探究的前提。

三、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设置应该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性。所谓挑战性是指符合学生现阶段学习水平的,过高过难,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过低过易,会使学生产生懈怠心理,结果一定是导学案流于形式。《哈姆雷特》导学案中探究题为“体会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色”,学生答案是:设置悬念,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语言个性化,能表现人物的性格;语言深刻丰富。但是这一答案放在任何一篇小说或戏剧上都能讲得通。第二题是:分析剧中主要人物形象。第三题是:探究本文主旨。这两道题学生的答案可能是抄参考资料的,但是老师画了一个勾,给了A等级。笔者猜不出导学案的学习结果与课堂会有怎样的联系。笔者认为,不妨选择哈姆雷特的几处经典独白让学生赏析,并就此提出自己的疑惑。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谈教育哲学中最核心的命题——人、生命、生活,都在不断地重复着叶澜教授的话——“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但是无数次的呼唤,无数次的搏击,并没有换得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课程改革这么多年,我们的课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社会的功利让我们的内心终日不得安宁,尤其在语文教学田野里,我们面对着一大片麦穗,不知道哪一株是最大的。以至于迟迟不肯下手,最后还是两手空空。

导学案细究起来会有很多话要说,但是谁不是在摸索中前进的呢?如果我们总是等把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再出发,很可能因为准备的时间过长而放弃了一次旅行。所以“先干起来吧”!我们必须坚信,关注学生的教学形式一定是好的。《种树郭橐驼传》中有一句话“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雨霖哈姆雷特导学案
雨霖铃·有一年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题庐山三叠泉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一字一句总关情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