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你的语文课

2015-06-16 15:03:07卢燕红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兴趣语文课堂

卢燕红

摘 要 有爱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把语文学好。其实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也并不是很难关键是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枯燥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让每一次学习语文的过程变成一种享受相信你的学生就一定能爱上你的语文课。

关键词 语文 课堂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50-02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时,要想使学生对语文这门课产生兴趣并爱上它,就必须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愉快地学习,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个人体会,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爱上语文课。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热爱学生

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个体,在日常的教学和谈话中不能偏爱学生,不要因为学习成绩的差异而另眼相待,教师要主动拉近学生关系,把学生当成身边的朋友,热情主动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为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铺下了一条平路。

2.尊重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因为在学生眼中,老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无意识地伤害到学生,所以教师平时在说话、做事方面一定要得当,否则就很容易伤到学生的自尊心,甚至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矛盾,严重影响教学进程。

3.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巧妙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相信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这样,学生就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愿意学习,喜欢学习。

二、激活教材

1.引导学生走进璀璨的语文世界,吸引学生“品语文”

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中的佳作美文,生动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善于抓住课文中的每一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要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在心中引起共鸣,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使学生的兴趣得到诱导和培养。

2.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有着集“形、声、色”于一体的独特功用,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化静为动,化文字为图形,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情兼备,以此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验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从而给他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3.以教材为范例,举一反三

一要对教材进行选择,使之具有典型性。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教材中具有典型性的内容要精讲,不具有典型性的内容要少讲,教师还可以从课外精选具有典型性的文章作为例文来讲。二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三要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做好“举一反三”的工作。拓展时仍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指出所提问题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理由何在。

三、激活学生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学生自学的程序与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除常规方法指导外,还要着重教给学生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能够选择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会自我意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学习全过程,提高自学能力,使学生在经历了自我发现、自我探究、互相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并且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学习语文增加动力。

2.用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自信,才会有学习的恒动力。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所作出的反应,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评价,不要只重结果,不看过程,应以鼓励为主,抓住学生的可取之处及时表扬,哪怕是一丁点的闪光点,教师都应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相信“我能行”,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3.以新颖的教法刺激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语文课教学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形式多样化的教学,使课堂情境不断推陈出新,使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创新带来的学习乐趣。有些课文可采用“读读、讲讲”的形式,有的课文可采用“议议、练练”的形式,诗歌还可以通过“绘画、改写”的形式进行学习,而戏剧则可以采用“扮演角色、表演”的形式等等。

四、激活教师

1.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

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有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格,在教学活动中,要有独特性、创造性的见解和行为发挥,这样才能更好地再现教材内容,更好地表情达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气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以及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情澎湃

课堂上,教师要用面部表情、声调、手势甚至是目光接触等手段,调动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呼应配合,这样,师生便会在教学中愉快地协调合作,共同创造最佳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注重用情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主动学语文的劲头就会自然增加。

3.教师应运用语言的魅力为课堂导航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因为幽默的语言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刺激学生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调动其积极思考、能动求知的自觉行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教师还要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更好地将教师的情感传染给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与探索[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俞国良.创造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王本陆.时代挑战与教学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10-7(4).

猜你喜欢
兴趣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