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学凤
(昆明理工大学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基于语篇模式理论的语篇分析与阅读理解
——兼谈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翟学凤
(昆明理工大学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语篇是由众多不同层级的语义单位相互联系而组成的一个大的语义整体单位。立足语篇整体,对篇章进行语篇模式分析,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整体组织脉络,理顺语篇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获取重要信息和中心思想,从而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本文首先对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做了简要介绍,从理论上阐释了语篇模式分析对于篇章理解的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然后以一个说明性语篇为例,从篇章结构特征和小句关系两个层面进行了具体的语义分析和解读。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初步探讨了语篇模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语篇模式;篇章分析;阅读教学
语篇模式是基于语篇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层级性特征对语篇内部结构的宏观描写。对语篇进行模式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理解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获取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从而达到准确、全面、深刻理解语篇的目的。本文将以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为框架,立足于篇章整体对一具体篇章进行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语篇结构分析,阐释论证语篇模式分析对篇章阅读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初步探讨语篇模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语篇模式是语篇的一种宏观组织结构,它共享“宏观结构”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小句关系是和语篇模式相对的一种语篇基本语义单位,是语篇模式实现的微观语义手段,因而本文将它们都纳入语篇模式理论的范畴。
(一)宏观结构
篇章宏观结构理论是由荷兰语言学家van Dijk从他前期的命题理论模式中发展而来的。van Dijk 认为一个真正的篇章不仅仅在线性展现中体现出句子与句子之间存在着的各种局部、微观的连贯关系,从话语的整体和全局来看,还存在着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篇章宏观结构是篇章深层次的语义结构,能体现篇章的主要思想及其脉络,决定篇章整体语义连贯,控制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联。[1](P141)
宏观结构具有如下特征:(1)它有一个中心话题。一组句子当其支持和围绕一个中心议题时就可以说形成了一个宏观结构;(2)它具有层次性和相对性。同一篇章可能存在着不同等级的宏观结构,也就是说,一个篇章有整体上的宏观结构,可能包含多个不同层级的、局部的宏观结构。另外,一个结构相对于其上一层级的结构来说是微观结构,而相对于其下一层级的结构来说有可能是宏观结构。[2][3](P149)
(二)小句关系
小句关系(clause relation)是指小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这里的小句可以是独立的简单句,也可以是复合句中的分句。Winter[4]和Hoey[5]是小句关系理论的主要创始人。Hoey将小句关系分为两大类:逻辑顺序关系(logical sequence relation)和匹配关系(matching relation)。逻辑顺序关系指按一定次序发生的事件或思想之间的关系,包括时间顺序关系(time-sequence),条件—结果关系(condition-consequence),工具—成就关系(instrument-achievement)和原因—结果关系(cause-consequence)等。匹配关系是在同一性的基础上比较两个或多个信息的异同,包括对立匹配(contrast)和一致匹配(compatibility)。这些关系在语篇中可以通过各种标识手段来识别,常见的手段主要包括词汇—语法标识(lexical-grammatical signals)(如主从连接词,并列连接词,实义词标记等)和词汇重复(repetition),并可以通过释义(paraphrase)和提问(question)来明确这种关系。
(三)语篇模式
1. 语篇模式的概念
由上面的宏观结构理论可知,语篇是一个由不同层级的语义结构组合而成的语义整体单位,连续句子(或小句)之间的联系为语篇微观语义单位,而语篇模式则是语篇总体上的、高层次的语义结构。语篇模式是构成语篇或语篇片段的关系的组合,[5](P31)是语篇宏观层面的语言特征,更多地体现了语篇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问题—解决关系,一般—个别关系,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3]。语篇中这种客观存在的、富有层次性的宏观与微观语义联系构成了语篇模式宏观与微观维度分析的理论基础。
2. 语篇模式的类型
语言学家Michael Hoey, Eugene Winter 以及Michael McCarthy 和Ronald等对英语的语篇模式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英语中可能存在着许多语篇模式,常见的有:问题—解决模式,概括—具体模式,主张—反应模式,匹配模式,目标—实现模式,机会—获取模式,提问—回答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有其鲜明的结构特征和词汇标识,反映了英语文化中的修辞规约。当然在实际语篇中,一般不可能只是其中某一种模式,大部分时候应该是多种模式的组合和交叉,形成混合模式。下面我们就大学英语教学中最普遍、实用的几种语篇模式做一简单介绍。
(1) 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问题—解决模式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情景(situation)、问题(problem)、反应(response)、评价/结果(evaluation/result),它们构成线性序列关系。其中,“情景”指问题产生的背景;“问题”指情景中一个待做出反应/ 解决的方面;“反应”指解决问题的办法;“评价”指对问题解决有效性的评估,“结果”指事件解决结果。在模式的四要素中,“问题”“反应”属必要成分,“情景”“评价”和“结果”则属可选成分,在许多此类语篇中并不出现。另外,如果评价是否定的,一般说来作者会转而求助于其他解决方式,那么问题—解决模式在语篇中会重复出现,直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研究发现,问题—解决模式是日常英语中极为常见的语篇模式,经常用于说明文、广告、科技文章、实验报告、新闻报道以及故事、小说等文学作品中。
(2) 概括—具体模式(general-specific)
该模式又名一般—特殊模式(general-particular)、综合—例证模式(general-example)或预览—细节模式(preview-detail)。在这种类型的语篇中,开头部分为一般的陈述或总体轮廓,后面则提供具体的例证或细节描述。该模式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概括陈述,具体陈述和总结陈述。其中“总结陈述”是对语篇内容的总结,但有的篇章没有明显的总结部分。此模式有两种体现形式:
A. 概括陈述→具体陈述1→ 具体陈述2 ...→具体陈述n →总结陈述
B. 概括陈述→具体陈述→更具体陈述1...→更具体陈述n→总结陈述
概括—具体模式也是英语语篇中最为常见的组篇模式,不仅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论说文中屡见不鲜,而且在文学巨著、百科全书以及其他参考书本中也常常可以看到。
(3)主张—反应模式(claim-response)
又称假设—真实模式(hypothetical-real) 或主张—反主张模式(claim-counterclaim)。该模式的宏观结构一般由“情景”“主张”“反应”等三部分构成,其中“主张”和“反应”为核心或必要成分。在主张部分,作者陈述他人或自己的已经说过但没有认同其真实性的观点或情况;在反应部分,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即支持或反驳、肯定或否定,并阐述理由。需要指出的是,“反应”有时不一定是作者本人的看法或观点,而是作者提出另一方的反主张或者是描述真实的情况。主张—反应模式是论辩类语篇的典型模式。
(4)匹配比较模式(matching pattern)
这种语篇模式常用来比较事物之间异同之处,比较事物相同之处称为“一致匹配”(matching compatibility),比较事物差异则称为“对照匹配”(matching contrast)。匹配比较型语篇模式常用于说明文、论说文、书信中,也常见于叙事结构和诗歌中。
3. 语篇模式标识 (linguistic realizations)
在上文小句关系理论的介绍中我们已经提到了“语言标记”问题,这里我们关注的是能够标识语篇宏观结构成分的语言手段,即语篇模式标识。“词汇有明显的标识作用,它们不仅是分析一个段落内部句子之间关系的依据,还是指示较长语段以及整个语篇的内在组织逻辑的标记。”[5](P24)
(1) 问题—解决模式。标志问题成分的词汇有concern, difficulty, dilemma, drawback, problem等;反应的词汇标志有change, combat, come up with, develop, find, measure(s), respond等。
(2) 主张—反应模式。主张部分的词汇标志有assertion, belief, claim, expect, think等;在反应部分,表示支持、肯定的词汇标志有affirm, agree, confirm, fact, real, true等,表示反驳、否定的词汇标志有contradict, challenge, deny, lie, false等。
(3)匹配模式。重复(repetition)是标识匹配模式的主要语言手段,包括语义重复和结构重复(i.e.平行结构)。这里的“重复”是广义的,既包括相同词语的重复、同义词替代、反义词的对应、上义词和下义词的对照,也包括省略、替代和解释。[8]除此之外,表示添加、转折语义的逻辑连接词(additive/adversative connectors),也常用来连接匹配语段和句子,如and, besides, what’s more; bu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等。
(4) 概括—具体模式。枚举(i.e.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和重复是该模式中的语篇中两种常见的标识手段。[6]除此以外,还有一类被称为“元结构项目”(item of matastructure)的词汇,如reaction(反应),idea/thought(思想),difficult等。这类词汇在语义上多半笼统、不具体,它们在语篇中的运用会产生语义期待,表明它所在的语句与后续部分是预览—细节关系。[7]
语篇模式是语言社团在语言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程式化的语篇组织形式或策略,既能体现作者的思维模式,又能体现语篇的宏观认知结构,因而在语篇的生成和理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将以上述的几个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从语篇结构特征、模式标识和小句实现关系等三方面对一个篇章进行具体解读。
(一)结构特征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选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四单元Text A:A Virtual Life(《虚拟世界的生活》)。文章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网络虚拟生活对现代人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文章总共由13个自然段、50个句子组成(分别以Para.1, 2, 3...和 S1, 2, 3...标记),整体结构属于问题—解决模式。根据情景—问题—反应—评价/结果模式,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由四部分组成,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Para.1-3)是情景:文章以问题开头,第一段描述了自己长期上网后产生的对周围人和事物的怪异感觉,第二、三段则解释了这种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过去三年中我基本上生活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引出话题(a virtual life),并为正式提出“问题”提供了背景介绍。这一部分中标示“情景”的语言手段有:telecommuter; computer-assisted;
第二部分(Para.4-10)是问题:陈述了长期网络穴居生活后自己遭受的种种身心困苦。在说明具体问题时文章又采用了概括—具体的行文模式:Para4,通过列举3种“非常”感觉引出了本部分的主题(problem):网络生活的危害(nightmare)。Para. 5-9,作者就最近三年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明显变化分别从社交障碍(Para. 5-6)、情绪烦躁、行为失控(Para.7)和性情偏狭、好斗(Para.8-9)等三方面具体举例,阐述了网络依赖的危害。这三个方面构成一致匹配关系(matching compatibility)。Para.10,作者反思了问题产生的自身原因,并对长期虚拟生活危害做了总结评价。本段也可解读为作者摆脱网络困境、重返现实世界的愿望的委婉表达,为语篇下一部分需求解决方案做铺垫。
本部分篇幅较长,提示“问题”的语言标记较多,这里只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词语:but,symptoms,nightmare (Para.4);(real human contact) difficult;sucked in,
第三部分(Para.11)反应:作者多方尝试,企图回归真实世界。(
整个文章的结构模式如图1。语篇框架结构图反映了文章的组织发展脉络,是语篇作者布局谋篇策略的体现。仔细研究图1,有两点耐人寻味。一是“问题”突出,二是“反应”淡化。文章以问题引入,之后又在第二部分以列举的方式详细陈述网络依赖对自己造成的种种损害,可以说作者将全篇的大部分笔墨都用在“摆”问题上,并且文章在给出的解决方案效果不佳,评价和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未遵循常规,再循环问题-解决模式,而是戛然而止。由此可推断,作者似乎无意于探寻问题的出路,文章语义重心在于揭示和阐明“问题”:虚拟的网络生活方式对现代人的危害。引人深思之二在于,虽然作者深受网络之困、之苦,却在回归现实受挫时未另寻他路,而是再次遁入虚拟世界,仿佛那才是个“安全”的地方。我们不禁感慨网络对于现代人的影响和诱惑是如此之大!
综合整体结构图及其特征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已跃然纸上。因特网在给现代人的工作、生活、社交等方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危害和不良影响。如果说网络生活是现代社会不可抗拒的主流趋势,那么如何平衡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理性利用网络,从而健康、自在、幸福地生活,已成为现代人不得不认真思考和谨慎处理的问题。
以上分析表明,语篇模式有助于我们语篇阅读时有效提取文章的框架结构而获得结构所折射出的整体语义,[8]进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推断写作意图。
(二)小句关系分析
语篇是句子或者命题之间语义关系的产物。语篇中的小句总是与相邻的小句形成某种意义上的联系,形成更大的意义单位,从而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下面我们将从文章的微观层面,运用Hoey的小句关系理论,探讨文章整体意义是如何通过词汇、语法、小句等语篇微观结构特征共同组织和建构的。
例文2:(段落和小句顺序编号为本文作者重新所加)
(Para.1)
(Para.2)
该例文节选自原文《虚拟世界的生活》问题部分的第6、7自然段,讲述了网络生活对作者现实交际的影响,语义完整,构成一个子语篇。认真阅读选段全文不难看出两段呈概括—具体语篇模式,Para1的第二句为主题句:
S3shyer,morecautious,moreanxiousS4overexcited,speaktoomuch,interrupt对立匹配S5constantlyworry一致匹配
本文的第二段语义关系较明确,而第一段则稍显复杂,需要我们结合语篇的话题和文化背景知识进一步分析推理。小句
Topic:cyber-interactionfirstluxury(=occasionalactivity,forpleasureandrelaxation)nowaformofescape,alackofdiscipline(=Cyber-interactionhasbecomemyhabit.)时间序列&对立匹配
小句
例2语篇的分析表明文章主题意义是通过其小句关系实现的,同时也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语篇内不同层次的小句关系而获得文章整体意义。而下面的例子则说明了文章理解的另外一个侧面和原则:语篇分析与理解要立足于篇章整体,“以语篇的宏观结构为基础来解释语篇的微观结构”。[9](P150)
例文3:
该例源自课文《虚拟世界的生活》情景部分的第3自然段,语义完整,构成一个子语篇。这里我们将通过对两个问题的解答来说明篇章整体意义对局部意义理解的制约作用。
Q1.本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是否有主题句?
Q2.显然
通读本段发现句
要理解
以上我们从语篇模式的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一个说明性语篇进行了详细的语义分析和解读,从中可以看到语篇是如何由独立的句子组织而成,又如何表达其主要内容和交际意图。语篇模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篇模式理论为篇章阅读中自上而下识别、提取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重要信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并对理解篇章这一认知过程起到指导性作用。具体来说,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模式分析可以帮助英语教师和学生清晰了解语篇,尤其是篇幅较长的复杂语篇的整体框架结构,理顺其段落及其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区分重要内容和细节,从而概括篇章主旨,推断写作意图。语篇宏观组织模式引导下的微观小句逻辑-语义分析则有助于我们了解语篇的语言结构,帮助学生认识到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共同组织和建构语篇的。这对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言,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大有裨益。再者,同一类语篇体裁通常有其典型的语篇结构实现形式。课堂上,对不同类型的典型语篇进行篇章模式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英语中常用的语篇模式,培养语篇结构意识,为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打下基础。
当然,语篇模式理论对于阅读教学指导和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价值的实现最终要通过培养学生自上而下理解语篇的宏观阅读策略。在这一点上,该理论为阅读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广阔的空间。总之,语篇模式分析的相关理论不仅有助于语篇语义的分析研究,而且对于指导外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都有较强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
[1]姜望琪.语篇语言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德禄.语篇结构的多层次性及其与小句的关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3).
[3]刘辰诞,赵秀凤.什么是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Winter,E.O.A. Clause Relational Approach to English Texts:A Study of Some Predictive Lexical Items in Written Discourse[J].Instructional Science,1977,(6).
[5]Hoey,M.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M].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83.
[6]冯宗祥,郑树棠.语义单位关系理论与英语篇章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
[7]阚哲华.小句关系理论及其应用[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8]陈运香.探索外语阅读教学的新视角—Michael Hoey语义单位关系理论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5,(2).
[9]张德禄,苗兴伟,等.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0]杨玉晨.语篇与语言动态:语言本质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1]李荫华,夏国佐.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李 官〕
学 术 探 索
2015年 第1~12期
总目次
特 稿
信息技术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荆林波(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思辨
张晓君(2.1)
重新认识人民法院的性质
——兼评人民法院“去行政化”
沈寿文(2.6)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
任新民(3.1)
论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
施海涛,秦 灵(3.8)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力、凝聚力、引导力和塑造力
余晓慧(3.13)
树立法治信仰 建设法治中国
陈云东(6.1)
新常态:让发展行进在“对”的路上
罗明东(6.9)
政治学
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起因研究
孙珠峰,胡 伟(1.7)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罗志佳(1.18)
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及其批评者
——兼论“分配正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朱学磊(1.23)
论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创新
钱路波(2.16)
中国梦着眼于现实需要基础上的理论需要
张晓明(2.22)
西方地缘战略理论批判与中国地缘战略理论构建
王志军,张耀文(2.27)
应对生存“脆弱性”: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经济外交及对中国的启示
王晓飞(2.35)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内在逻辑
黄小军,朱 勇(3.38)
在竞争中合作
——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探析
王建新(3.46)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回顾与展望
刘艳萍(3.52)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探析
杨基月,杨建军(3.57)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启示
王振亚(4.18)
跨部门合作机制对我国政府的启示
陈 曦(4.23)
提升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叶 红,李 诚(4.29)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政治诠释
彭前生(5.1)
依法执政背景下的党内法规性质研究
曹秋龙(5.6)
论党内法规与思想政治工作对政党治理的作用
田 丽(5.12)
边疆问题研究路径识探
——基于中国边疆社会事实和学理性研究的回顾与讨论
谷家荣(6.30)
论习近平的宪法与法治思想
李 墨(6.35)
发展生态文明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孟溦蕾,朝 克(6.40)
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中国式命题
滕明政(7.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宗旨的新思想新论断
王 威,白利鹏(7.7)
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周 燕(7.13)
中国梦视阈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创新
胡伟光(8.26)
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核心价值观及其发展规律
谢霄男,王让新(8.31)
邓小平的历史自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孙坤明,王晓荣(9.1)
习近平建党思想科学体系初探
郑晶晶(9.6)
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历史演变逻辑
吕朝辉(9.11)
统一战线在优化政治过程中的作用
于 丹,杜美玲(10.16)
信息社会背景下中国公共行政伦理范式转型
——基于政府与社会新型关系建构视角
廖炼忠(10.23)
政治哲学与政治哲学中的人
——以罗尔斯的政治哲学及其人为例
谭清华(11.16)
以文致太平
——略论秦汉之际的政治走向和文化选择
刘勰娇(11.22)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哲学思维
唐献玲(11.32)
双分与多层:民族国家历史演进的类型学阐释
——以中西方学者代表性观点为中心的讨论
于春洋(12.24)
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反思与现实考量
吴家骥,李曼琳(12.31)
边境民族地区宗教治理法治化研究
佴 澎,高崇慧,陈肖龙(12.37)
国际问题
美国对朝政策的霸权逻辑
—— 东方主义文化的影响与启示
李东明,阚道远(5.18)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向
程桂龙(5.2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环印度洋战略”研究
尹 仑(5.31)
非洲经济史研究的历程和视角
张 瑾(6.47)
二战后缅甸社会城乡结构的变迁及其走向
刘 军(6.56)
柬埔寨对外贸易依存的时空变迁分析(1993~2012)
熊理然,蒋梅英,骆华松(6.63)
缅甸水资源开发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米 良(7.20)
印度与沙特能源产业合作分析
牛 飞(7.26)
“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探析
蒋炳庆(9.17)
东亚海洋争端与中国应对
刘 瑞,袁学哲(9.24)
东盟一体化背景下的内部移民问题
陈松涛(9.29)
和谐理念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研究
屠年松,罗 云(10.29)
GMS国家人口转变与发展研究
晏月平,廖爱娣(10.35)
中国周边外交的跨界民族因素分析
陈 翔(10.46)
埃博拉疫情与非洲国家困境的再思考
——人、文化与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刘鸿武,宁 彧(12.43)
当前南海安全局势与美国角色选择
——基于美国主流智库近期听证会的文本分析
李忠林(12.52)
法 学
法律冲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范式转换
王 灿(2.41)
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小产权房
罗 熙(2.47)
环境执法纠纷风险及防范
李凯伟(2.53)
依宪治国是对依法治国的升华和发展
况继明(4.36)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国际投资与海外利益维护
宋瑞琛,陈云东(4.48)
刑事冤案形成的认知科学原理
——以“赵作海”案为视角
沙季超(4.56)
“法治财税”的理念阐发与制度实践
侯 卓(5.36)
我国石油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丁国峰(5.46)
依法治国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程序正当研究
屈 桃,王 涛(5.52)
现代信息化背景下重塑监狱行刑一般预防目的
杨锦芳(6.78)
美国产品责任法律适用新趋势研究
——兼论我国法律适用法45条之修订
殷 骏(6.83)
我国中央与地方在房地产税改革中博弈的法经济学分析
张富强,刘桉呐(6.89)
构建科学的立法提案权配置机制
——基于对省级地方性法规立法程序的分析
樊 安,樊文苑(6.94)
司法假定的认知心理学阐释
韩振文(7.51)
“社会法庭”的法理悖论与改革进路
韦留柱,汪伟韬(7.58)
所有权保留在跨国破产中的效力
——以2000年《欧盟理事会破产程序规则》为视角
宋姜美(7.63)
强化依法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
——以云南为例
杨惟钦(7.70)
推进“法治中国”战略的制度逻辑与构建
汤晓江(8.36)
论非法证据范围的界分
张赫楠(8.42)
风险社会中的法律评估、困境及出路:第三方值机软件的法律剖析
俞世峰(8.47)
我国海外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构建探析
孙南翔(8.55)
论我国受贿罪的立法完善
曾粤兴,孙本雄(9.33)
论职务创新成果权利归属规则改革
——兼评《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相关内容
马碧玉(9.38)
群体性事件中群众合理诉求的处置策略
刘国乾(9.45)
我国慈善私益募捐的法律规制
王 众(9.51)
《权利法案》的程序法意义
汪 栋(10.52)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改革及其启示
——基于1978~2015年国家层面政策文本的研究
韩 艳,朱火云(10.60)
协同治理模式下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的战略选择
吕丹丹,刘晓莉(11.63)
公法私法互动视角下刑事诉讼制度的运作与发展
孟 军(11.69)
腐败行为受害国在美国追缴犯罪所得途径研究
卢 月(12.76)
论新《食品安全法》的刑事责任优先
顾永景(12.81)
股东代表诉讼的权利属性阐明
——以前置程序重构为中心
王 亮(12.88)
经济学
我国财政对粮食直接补贴的政策绩效评价
张荐华,刘培生(4.60)
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产出效应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于 潇,毛雅萍(4.67)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罗光洁(4.72)
基于股价同步性视角的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研究
龙海明,颜 琨(5.58)
小语种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研究
杨路明,陈 昱(5.64)
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研究
———以云南为例
杨红娟,王路遥(5.70)
经济脆弱性内涵演变与评价范式
杨 懿,田 里(6.68)
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
——以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为例
韩 斌(6.73)
政府间均衡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汪 戎,常 斌(7.32)
滇桂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路径研究
王元涛,霍 强,秦绍娟(7.39)
基于质量导向的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模型优化与实践
——以云南旅游景区为例
朱晓辉(7.45)
基于对价交易理论的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构建
杨红英,寸守栋(8.61)
中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赵 跃,陈 虹(8.66)
民族地区工业化研究
——以云南为例
李 帆,邱栎桦(8.73)
我国民办教育机构国外上市及风险
刘风明(8.77)
询价次数变更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
彭家生,毛 颖,刘昌胜(9.56)
我国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导向的演变及动因
——基于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分析
黄 宁,厉银银(9.63)
区域旅游发展创新模式:跨境旅游合作区
幸 岭(9.70)
“余额宝”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化策略
者贵昌(10.66)
新常态下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研究
李 铁(10.73)
山地型城市城镇化推进与耕地综合利用的实证研究
——基于云南省际层面的数据
郑继承(10.80)
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告效应研究
罗美娟,吴 优(11.39)
综合运输体系多向关联视角下产业空间格局的重塑与优化
李石松(11.44)
云南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下的城镇化时空效应分析
王 婷,缪小林,高跃光(11.49)
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的汇率制度选择
李体欣,张三宝,李增来(12.59)
汇率理论的演变评述与人民币国际化借鉴
杨 琦,王 旭(12.64)
生态位视域下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李剑玲(12.71)
哲 学
詹姆斯情绪理论新释
董 雪(1.29)
论生态正义价值的实现
董 岩,赵 玲(1.35)
简书《性自命出》所论之“道”
王 博,兰孟晗(1.42)
辩证法形态演进的当代审视
刘丽红(3.18)
论拉康“伪我要”与僧肇“不真空”之间的契合
王培暄(3.23)
回归休谟的道德认识论:应对启蒙理性导致道德困境的可能性研究
张 雷(3.27)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
赵建鑫(3.32)
价值观的时代变迁及认同整合的深层次推进
蒋 红,胡玉荣(4.1)
黑格尔法哲学视域下的家庭伦理观及其现代启示
田伟松(4.7)
刘宗周“慎独”思想对周敦颐思想的继承与发越
张慕良(4.12)
明季神乐观高道圈考略
李政阳(6.14)
身体形象的系谱学考察
张文圣(6.20)
论庆历学风下李觏经世之学的双重视域
盛应文(6.26)
无心而顺性与习以成性
——郭象玄学意义的功夫论刍议
刘 晨(8.1)
论波德里亚的网络技术观
王幼军,于骐鸣(8.7)
“客观实在”中的肯定和否定性精神分析
阎建锋,肖 盨(8.15)
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逻辑前提
陈道武,蒋锦洪(8.21)
哲学话语的“智慧”转向
胡朝阳,梁 忠(10.1)
核心价值观“爱国”之社会责任
——兼论儒家“天下”责任观的现代转化
何 静(10.6)
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机理及其建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证成逻辑
李 晔(10.11)
论《周易》中“安身立命”的四大关系
吕纪立(11.1)
孔子的“为政以德”及其思想基础
孔祥安(11.6)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之道德意蕴
张晓庆(11.1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刘雪璟(12.1)
胡塞尔先验现象学视角下的统一场论困境
高龙迪(12.13)
无心而顺性即是独化
——郭象玄学意义上的“心性论”刍议
刘 晨(12.17)
历史学
论清末民国时期的电力保障
朱海嘉(1.48)
1936~1937年京滇公路周览各省参考书籍之编纂
张黎波(1.54)
理性与进步:我国现代监禁制度的变革
杜国伟,吴 轩(1.59)
明代文官恤典中的祠祀
宋继刚,赵克生(1.65)
西周金文字形书体与铜器断代研究刍议
王 帅(1.73)
魏晋南北朝时期僚人分布述论
王文光,李艳峰(3.117)
近代西方人士考察中国西南边疆的重要著述
——《代理领事李敦滇西北旅行报告》研究
梁初阳(3.124)
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宋代官员、士人经商探因
王朝阳(3.130)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赈灾应对措施与政府角色转换研究
赖 静(3.136)
论民国政府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重心的转移
王 景(5.105)
踏开生路:环境史视角下的元朝海运
赵彦风(5.111)
论澶渊之盟前女真与宋朝的朝贡贸易
王浩禹(5.118)
俄罗斯帝国的边疆治理
——以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波罗的海边区为例
孟 君(5.124)
论北宋军事地理格局的演变
张 勇(6.118)
对近代日本史学发展的再探讨
——以日本“兰克学派”的兴起为例
孟明铭(6.129)
从西南丝绸之路的线路节点研析其功能及需求
张 弘(7.117)
论川滇黔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与开发建设
杨林兴(7.122)
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奠基作用
马 苹(8.123)
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行政效率运动研究
黄雪垠(8.128)
《史记》“入山作炭”辨析
柴国生(8.134)
中共对抗战大后方政策演进的历史考察
丁 威,洪富忠,陈 剑(10.106)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南洋华侨在居留地的政治地位
——以《新国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钟 声,程舒伟(10.115)
论丽江木府官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和 颖,白利鹏(10.120)
民初宪法顾问有贺长雄研究综述
李 超(10.126)
百年普洱茶研究回顾
——学术视野中的普洱茶意义变迁
马 祯(11.116)
阿拉伯世界的中国形象探析
——基于中阿交往历史进程背景下的形象审视
朱建荣(11.123)
东山文化与越文化的关系
——以越南海防市越溪二号墓的研究为中心
韦伟燕(11.129)
揭开被遮蔽的“游牧民史”面纱
牛燕军(11.136)
近十年中国内地秦统一研究的学术地图分析
韩 帅(12.96)
环境史视域中的元代沿海开发
——以捍海塘、濒海荒地与煎盐草地为视角
赵彦风(12.102)
孙中山对美国政治认知的多维审视
郭白晋(12.111)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观
张 丽(12.116)
管理学
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管理特质
谈力群,郭孝文(1.79)
适应、引领与超越:云南民族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段从宇,甘建侯(1.83)
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研究
——以云南省L公司为例
张 晶,李 鑫(2.58)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食品企业实施质量保证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张 君,姜启军(2.67)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张丹宇(2.73)
企业文化、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成长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
秦德智,赵德森,姚 岚(7.128)
组织文化对e-learning导入影响研究
王建刚(7.133)
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探析
占茂华(7.139)
高校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探析
孙 昀,付丽霞,张 勇(9.102)
“一带一路”战略下西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人才梯次开发研究
吴 烨,马廷强(9.107)
论艺术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
倪 燕(9.111)
高校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双重问题审思与优化
刘六生,吉永莉(11.97)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利益机制研究
张显明,陈 新(11.101)
我国公务员职业伦理精神内化的路径探析
刘 畅,赵继伦(11.106)
中国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应对
崔白帆(11.111)
民族学
论滇川藏交界地藏族木碗文化的变迁
和 梦,和金保(2.78)
少数民族祭祀型节日的源起与流变何
马玉涓(2.84)
向死而乐:丧葬仪式中戏谑的调适功能
——以元谋凉山乡彝族丧葬仪式为个案
侯小纳(2.90)
传说故事·历史情境·文本书写:禄丰高峰彝人村落社会研究
王勤美,杨甫旺(5.76)
佤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审视
范益民,艾兵有(5.82)
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及其现代治理意蕴阐释
刘会柏,安 敏(5.87)
文化学
略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标志及其与“示范区”建设的关系
杨福泉(2.94)
村庄价值世界嬗变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向
韩鹏云(2.100)
一份关于云南传统村落的调研报告
林 艺,王 笛(2.106)
日本文化探索
——以耻感文化为中心
刘代容,江 昊(2.115)
文化复兴中民间记忆与国家记忆的分离与融合
郝朴宁,郝 乐(4.119)
媒介技术的阈限:云南少数民族的触网习惯与文化认同实证分析
杜忠锋(4.124)
多元文化视野中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以德昂族水鼓舞为个案
周 灿(4.130)
云南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保护问题探究
——基于民族文化数字化档案资源保护与传承
张 姝(4.135)
论影响传媒国际接受的经济与非经济因素
刘建华(9.115)
文化多样性的现代境遇与实践超越
——“世界历史”精神的价值理解
张丽娟(9.124)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的现实困境和对策研究
师 娅(10.132)
媒介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邱 昊(10.137)
社会学
论当下中国志愿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兼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进步文化的融通与结合
尹 强(1.88)
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段岩娜(1.93)
个体自我认同危机及其在数字时代的凸显
黄全利(1.98)
论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
代山庆(3.63)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实证分析
谭 鑫,朱要龙(3.70)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比对研究
胡金连(3.77)
论云南汉语方言源于明代土著民族汉语
杨瑞鲲,王渝光(3.82)
古代汉语特殊语序研究述评
张 洁(3.88)
《四库全书》版本调换问题的新例证
——基于《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的探究
马君毅,赵望秦(3.92)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困境与创新发展路径
刘 佳(4.77)
“乡愁”文化与新型城镇化
周 兵(4.85)
西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安全思想探析
孙 锐(4.92)
云南藏区寺院与乡村聚落传统共生关系初探
——以供施关系为线索
周智生,王丽萍,李灿松(6.99)
苗族“蒙”和“阿卯”支系的婚姻变迁及其动力机制
——以水富县三角苗族村为个案
邵维庆(6.106)
农村流动人口户籍迁入意愿研究
王晓丽,赵 畅(6.112)
中国村镇聚落美学理论与方法
王 东,王清华(7.76)
边疆少数民族社区包容性养老研究
——以云南凤庆县雪山镇彝族社区为例
李 韧(7.82)
我国农村地区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荆 涛,张一帆(7.89)
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生产与空间正义
张荣军(8.81)
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历程与未来发展
李梦云,周学堂(8.87)
西部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指标建构
谭 鑫(8.92)
从生活垃圾处置的历史发展看生态文明建设的旨归
冯 庆(8.99)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普遍整合的制约因素
毕天云(9.76)
小凉山彝族民间社会支持体系与国家社保制度互动研究
——人类学视野下的福利体系多元主义
陈业强,陈 浩(9.83)
论我国当前“压力维稳”体制:问题与制度化转型
杨志玲,杨梦梦,史世奎(9.92)
微公益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实验研究
朱丽萍,蒲清平,赵 楠(9.97)
我国社会管理职能体系构建探索
刘文光(11.75)
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村落日常生活的异化
——基于元阳县箐口村的实例
钟小鑫(11.85)
文化认同视域下独龙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张成胜,寸亚玲,李晓通(11.92)
文 学
从方法论看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
付飞亮(1.104)
清代女性词观的近代转向
李小满(1.112)
叙事时间策略和叙事时间维度
——张爱玲的时间叙事
杨 春(2.120)
论爱伦·坡的诗歌创作艺术
——以《乌鸦》《致海伦》《安娜贝尔丽》为例
李艳芳(2.127)
社会身份焦虑感刍议
——以奥斯卡·王尔德为例
杨 霓(2.131)
昆明形象的文学书写
芦坚强(2.136)
试论范成大的文化意识及其对巴蜀地域文化的抒写
严 铭(3.97)
区域经验与个体人生体验的日常书写
——苏青创作新论
谢 丽(3.104)
论普鲁斯特的真实观
付立春(3.108)
海明威代表作主题剖析
陈 燕,何昌邑(3.112)
中西文论对话与理论创新
——论刘庆璋的“文化诗学”构想
李圣传(4.97)
韦勒克的透视主义解读
尚菲菲,高 霞(4.104)
《红楼梦》中“一甄一贾”的文化意蕴
赵 娟(4.108)
论《蒂凡尼的早餐》的消费主义思想
杜 芳,唐 莉(4.114)
彼得·凯里小说中的国家认同问题
张计连(5.93)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生态思想探析
全凤霞(5.100)
《仓央嘉措诗歌》汉语译介中的国家认同与现代转换
巴 微(7.95)
《游悲》音乐长诗的艺术想象与纳西文化
唐婷婷(7.100)
女性视觉主体性及其压抑假说
周 维(7.107)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生态批评的内在意蕴探析
马晓明,张倩雅(7.112)
在圣俗之间:傣族贝叶文学的发展与文学价值
黄方方,陈孟云(8.105)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语言特色及读者定位
汪翠萍(8.111)
《中国小说史略》的功与“过”及撰“史”问题
刘 芳(8.116)
苗族乡愁
——《亚鲁王》的传承研究
陈永娥(8.119)
人类学视角下族群形象的艺术表达研究
罗 瑛(10.87)
勇敢的懦弱与悲悯的魂灵
——记海明威《死在午后》
郑凤云,万向兴(10.93)
《长恨歌》与白居易左拾遗翰林学士转任考
滕汉洋(10.97)
自由民族主义视角下《移民》中的国家认同
王艺霏,李 增(10.102)
云南古代诗歌与云南当代城市的文化内蕴
张永刚,李沁锴(12.122)
简单与繁复的巧妙糅合
——威廉·布莱克诗歌中的想象力
孙爱娜(12.127)
艺术学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形神”观与“气韵”论比较研究
窦 薇(1.118)
近代工商城市的建筑式样与特征探析
——以无锡为例
陈 曦,过伟敏(1.126)
20世纪60年代马克思主义对欧洲影视思潮的影响
——让·吕克·戈达尔:一个个案研究
司 达(1.130)
略谈萧衍的音乐观
朱佑伦(5.130)
巫术焦虑与艺术治疗的历史范型、分期及当代应对
李世武,张冰焱(5.135)
云南少数民族戏剧保护与传承
石洪睴,李云保(8.140)
荣昌陶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及其理性产业化探析
高扬元,张宗建(8.146)
近代建筑入口装饰式样与空间特征研究
——以苏南地区为例
陈 曦,过伟敏(8.153)
语言学
“异化”的翻译与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
——重读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
李 征,张春柏(6.134)
语言学转向在我国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
朱 红(6.139)
汉语焦点标记词的语义指向问题
——兼谈汉语的焦点三分结构
刘 林(9.129)
汉语量词之管见
董振邦,李玉红(9.134)
汉字的稳固性与民族认同心理
王 迈(9.138)
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历史分期、特点和前瞻
——以云南少数民族电影为例
张婷婷(11.141)
南宋绘画图式对宋元时期日本水墨画的影响
王 莲(11.148)
晚明园林文化与文人审美心态的蜕变
李玉芝(11.152)
教育学
论民办高校的行政法规制
桂 萍(1.135)
教育公平视域下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庞君芳(1.141)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历程、特色与趋势
曹能秀,苟 琳(1.147)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王 嫣(1.152)
道德“意义世界”之养成与构筑
——制度伦理视域下的德育本体性自觉实践
李 晔(2.143)
“转型期”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
曹 阳,高凤兰(2.148)
超越理性限度:教育变革的内在诉求
李孝川(2.153)
州市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路径与策略
罗明东,蔡晓丽(3.141)
共轭视角下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价值分析
郭 莉,崔 强(3.147)
地方高师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质量保障
孙宏恩,王昌民(3.152)
农民市民化:“新市民”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丁海涛(4.139)
省属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克服
胥 刚(4.144)
大学英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辩
丁 研,蒋学清(4.148)
转型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钟汝能(4.152)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欧洲高等教育治理变革
林伟红,戴永冠(5.139)
大学治理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的规范化解读
赵 玄(5.144)
大学的不同形态与大学职能演变及启示
曾成栋(5.149)
情感教育: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主体性建构的一种策略
周兴杰(5.153)
基于生命哲学的高校德育话语体系建构
张翠萍,董瑞军(6.143)
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语言教育研究
吴海燕(6.147)
办好来华留学教育 服务“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建设
彭建玲,彭志钧(6.152)
教学学术内涵的反思与重构
黄培森(7.143)
学科关系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学对心理学的借鉴
王 溪(7.148)
社会学分析框架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
吕 勇(7.152)
彼岸理想:当今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整合的重要对象
赵元明(9.143)
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机制
解继丽,王晓彤(9.148)
世界英语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改革新途径
——以西部地方高校为例
原一川,原 源,徐红梅(9.153)
有教有类方能提升大学品质
董云川,查文静(10.142)
数字化藏汉双语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安富海(10.148)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价值启蒙研究
李 肶(10.153)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高等教育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研究
段从宇,李增华,杨 玲(12.13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的大学治理问题研究
虞华君,武 娟(12.136)
基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高校金融教学改革研究
顾 宁,关山晓,张敬雨(12.141)
基于语篇模式理论的语篇分析与阅读理解
——兼谈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翟学凤(12.147)
Text Analysi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xtual Pattern Theory——And Its Implications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f Reading
ZHAI Xue-feng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
According to text linguistics, text is a big whole unit composed of small correlative semantic units of different layers. Text pattern analysis that regards the target text as a whole is of great use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it can help the reader grasp the macro-structure, understand the logic-semantic relations between sentences and between paragraphs, and recognize important details and the theme of the text. To begin with, this paper introduces briefly three text-analysis theories, namely, macro-structure theory, clause relation theory, and textual pattern theory, which prove in theory the significance of text pattern analysis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n, as an example, it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an English text in terms of its macro-structure and clause relations. Finally, application of textual pattern theory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f reading is discussed.
textual pattern; text analysis;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翟学凤,女,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G642
A
1006-723X(2015)12-01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