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意识,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基点

2015-06-12 18:08崔林歆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2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崔林歆

摘 要: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师就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文章围绕创造性使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在阅读中选择发散点,启发想象思维;敢于打破教参局限,适当补充教参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独立意识;教学

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在历经数次改革之后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于此同时,语文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学科集体备课就是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于是我们很多时候依赖于集体备课。这样,往往在备课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独立意识。这样的结果导致自己独特思维的丧失。因此,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一、创造性使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电子白板、多媒体技术等电化教学走进语文课堂,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革新。多媒体以其直观性与生动性,更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的革新对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教师应该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树立自己的独立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多媒体技术独特的运用,以及课件制作方面。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图片,还是利用其活跃学生的思维?还是利用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什么地方需要再现情境?在哪个环节利用多媒体强化学生的感知?等等。这样,我们就不能照搬集体备课的课件。更不能直接下载网络中的课件,直接运用到自己课堂中来。例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用多媒体播放杜甫草堂的图片资料。并通过视频音乐来营造一种氛围,以激发的学生的兴趣。然后,营造这首诗歌的意境。通过几幅图片展示给学生,接着让学生朗读文本,展开自己的思绪感知文本内容。这样,学生在领略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研读课文。 其效果比直接利用集体课件要好得多。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个体在质疑中才会产生创新意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挖掘创新因素,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是学生从已知到末知的诱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创新思维意识。例如: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已》这篇课文时,我们知道,这篇小说的主体已经定下了“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这样的主旨。在解读这篇文章时,我们能否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篇小说的主旨呢?于是,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看法:“鲁迅先生写《孔乙已》目的是描写当时社会背景下读书人的凉薄”,孔乙己只是千千万万个读书人中典型”。也有学生这样说:“在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下能够进入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毕竟是极少数的,多数是普通的下层阶级?。这样的观点一出,立即有人质疑:既然是多数的普通下层阶级,那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像孔乙已这样的落魄呢?我看还是他自身因素。说明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质疑与辩解,我们从中启示:独立意识创新思维的基点。

三、在阅读中选择发散点,启发想象思维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发散点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如很多文本充滿了诗情画意,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甚至诗意的把阅读内容变成一幅靓丽的图画。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很多唐诗宋词,这是启发学生想象思维最好的素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在脑海中勾勒诗意的画面。心理学研究发现,从文字到图象是个体思维加工的过程。每个学生对想象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敢于打破教参局限,适当补充教参

我们在教学中已经习惯依赖于教学参考书,而且市场上各种教师用书、教辅资料对我们的教学存在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所有这些教学参考书只是为我们的备课提供参考意见。我们不能让它们替代教师的独立意识,更不能照搬给学生。如果照搬使用,就会落入前人解读的窠臼。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各种教参上都明确指出这篇文章是通过菲利普夫妇遇见于勒前后所表现出的差别,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这样的结论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并且认为这样的评价很理性、很客观。其实,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不难发现,教参对菲利普夫妇的举动的描写定为全文的高潮。并且认为这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地方。其实,当我们仔细解读时就会发现克拉丽丝的这种表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看到。那就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金钱关系。这样的观点肯定没有几个人能接受。所以,我们在备课中应该树立自己的独立意识。敢于打破教参的窠臼,创造性的使用参考书。

总之,独立意识是教师备课与教学、学生思考与学习的基点。通过独立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认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所以,教师应该是独立意识的引领者与实践者。这样,初中语文教学才会更具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军.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变革浅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17)

[2]蒋玲玲.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4(17)

[3]杨宁蔚.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才智,2013(23)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