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道竞赛题想到的

2015-06-12 12:47蒋孝国太湖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25
中学教研(数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竞赛题个数题意

●蒋孝国 (太湖高级中学 江苏无锡 214125)



由一道竞赛题想到的

●蒋孝国 (太湖高级中学 江苏无锡 214125)

例1 将集合{1,2,3,…,n}中的元素作全排列,使得除最左端的数之外,对于其余的每个数k,在数k的左边某个位置上总有一个数与k之差的绝对值为1,那么满足条件的排列个数为______.

本题是2013年江西省高中数学竞赛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想解决该问题,需找准一个角度,运用所具有的知识认真分析题目的内涵,再通过观察、联想、类比找到解题路径.本题的关键是“从第2个数开始,数k的左边某个位置上总有一个数与k之差的绝对值为1”,这一条件表述比较抽象,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笔者一时没有办法“看透”此条件,无法知道该条件蕴含的数学含义,一个自然而然的想法就会涌上心头:能不能从简单的情况入手去找规律,若能找到规律并将其整理归纳,然后解决一般性的问题,即从特殊到一般.

1 尝试——绝知此事要躬行

尝试是行动的开始.面对未知的事物,要知其究竟,尝试是行动的第一步,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知道事情的大概.该如何实践呢?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先认识简单的,再认识复杂的.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要善于退,退到不能退时,发现事物的本质.”下面笔者从特殊情况开始尝试,去寻找其规律.

对集合{1,2,3,…,n},记满足条件的排列个数为An.

1)当n=1时,A1=1.

2)当n=2时,数列1,2;2,1都满足题意,此时A2=2.

3)当n=3时,数列1,2,3;2,1,3;2,3,1;3,2,1都满足题意,此时A3=4.

4)当n=4时,数列1,2,3,4;2,1,3,4;2,3,1,4;3,2,1,4;2,3,4,1;3,4,2,1;3,2,4,1;4,3,2,1都满足题意,此时A4=8.

从n=1,2,3,4这4种简单情况猜测:对于n=k,有Ak=2k-1.从具体的数列来看,发现这3个规律:①末项为该数列的最大数或最小数;②单调数列满足要求;③数列是先增后减,或者是先减后增.于是,我们对满足条件的数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不全面,需要继续挖掘,从中找到问题的本质.

2 从末项考虑——小荷才露尖尖角

末项比较有规律,要么是最大项,要么是最小项.记对1,2,3,…,n,满足条件的数列共An个,则对1,2,3,…,n,n+1,满足题意的数列为An+1个,可从2个角度来分析:

1)将n+1置于1,2,3,…,n所满足条件数列的末项,仍然满足题意,共An种方式;

2)将1置于2,3,…,n,n+1所满足条件数列的末项,仍满足题意,共An种方式.

因此,An+1=2An,且A1=1,解得An=2n+1.问题虽然解决了,但笔者想进一步挖掘,现在是“从末项考虑”的,能否从其他角度考虑呢?

3 从最大项考虑——横看成岭

对1,2,3,…,n,n+1,单调数列是满足题意的,n+1出现在首位或末尾.若出现在首位,其后面的数只能由其余的数从大到小排列,只有1种情况;若出现在末尾,满足题意的数列个数与1,2,3,…,n满足的个数相同,共An种情况.若出现在第2位呢?第3位呢?第i位呢?如果n+1排在第i位,则其后的(n+1)-i个位置,只能是n+1-i,(n+1)-(i+1),…,2,1,而它之前的数只能是(n+1)-i+1,(n+1)-i+2,…,n,共有Ai-1种排法.令i=1,2,3,…,n+1,则

An+1=1+A1+A2+…+An=

(1+A1+A2+…+An-1)+An=2An,

同上可得An=2n-1.

得出结果后,笔者继续换角度思考.

4 从首项考虑——侧看成峰

满足条件的数列,要么先增,要么先减.无论先增后减,还是先减后增,都是对首项来说的.对于1,2,3,…,n,n+1,满足条件的某一排列,首项为k(其中1≤k≤n+1),在其余的n个数中,大于k的n+1-k个数k+1,k+2,…,n+1按递增的顺序排列,而小于k的k-1个数1,2,3,…,k-1按递减的顺序排列.下面证明之.

对于任一个大于k的数k+m,设k+m

从上面的3个角度,观察出不同的规律,抽象出更一般的方法,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结果总相同”.到此,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笔者又想能不能更进一步挖掘该问题呢?

5 进一步思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例2 设a1,a2,…,an是整数1,2,3,…,n的一个排列,且满足①a1=1;②|ai-ai-1|≤2,其中i=2,3,4,…,n.上述排列的个数记为f(n),求f(n)满足的关系式.

本题是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中数学竞赛题,可看成是例1的延伸,也可用从特殊到一般来解决.笔者将特殊情况的讨论隐去,直接给出解题过程如下.

解 容易求得f(1)=1,f(2)=1,f(3)=2.当n≥4时,则一定有a1=1,a2=2或a2=3.

当a2=2时,从第2项起,每项都减去1,则a2,…,an满足条件的排列与1,2,3,…,n-1相同,此时排列的个数为f(n-1).

当a2=3时,1)若a3=2,则a4=4,从第4项起,每项都减去3,也可和1,2,3,…,n-3满足题意的数列建立一一对应,此时排列的个数为f(n-3);2)若a3≠2,则满足题意的数列为1,3,5,7,…,6,4,2,奇数组成数列递增排列,后面接着是偶数组成的数列,按递减排列.此时只有1种排法满足题意.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得

本问题还能延伸,可以继续研究.

6 待研究的问题——一山放过一山拦

思考1 将集合{1,2,3,…,n}中的元素作全排列,使得除最左端的数之外,对于其余的每一个数k,在数k的左边某个位置上总有一个数与k之差的绝对值为2,那么,满足条件的排列个数为多少呢?能不能写成关于n的表达式?

思考2 接上面的思考1,若与k的绝对值之差为m呢?m取何值时有解,该解能不能表示出来呢?

思考3 集合{1,2,3,…,n}中的元素作全排列,使得除最左端的数之外,对于其余的每个数k,在数k的左边某个位置上总有一个数与k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2,那么满足条件的排列个数是多少呢?能不能写成关于n的表达式?

思考4 接上面的思考3,若与k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m,那么满足条件的排列个数呢?

7 解题收获——吹尽黄沙始到金

解题告一段落,但解题后的反思,让笔者产生了不少的想法.下面从解题、思维方式以及提出问题这3个角度来阐释笔者的感想和收获.

从解题的角度来说,面对复杂题目,首先要调动知识储备,问自己“该题是什么类型的问题,涉及哪些知识,我有没有见过类似的问题,能否转化为所熟知的问题”,不断地进行自我拷问,能产生题感,给我们的解题带来想法,指出方向.但空有想法是不行的,要去执行,就是去尝试、探索.你所想的“解题道路”能否走通只有你亲自去走才知道,就像单墫所说:“要想学会游泳,你必须下水,要想学会解题,必须去解题.”“解题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困难,一方面要时时监控你的解题过程,修正你的想法;另一方面要去坚持,不断思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解题中的情感因素也能决定解题成败.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说,本题采用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反映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一般规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特殊中孕育一般,一般中发现特殊.在数学学习中,运用这一思维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提出问题角度来说,解决该竞赛题时又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思考继续下去.波利亚说过:“好的问题像蘑菇一样,是成堆出现的.”因此面对问题时,要去考虑“相近的问题、相似的问题是什么?能解决吗?”“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希尔伯特说“一门学科只有包含一定量的未解问题,它才具有生命力”、“问题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鹅”.问题能促使我们思考,提高我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竞赛题个数题意
一道竞赛题的加强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三道国外竞赛题的简解
一道高中数学竞赛题的探讨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一道竞赛题的一般化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