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企业学习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实施受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做好其外部环境保障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现代学徒制”为中心,对该模式实施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对德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中职教学模式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后,针对我国中职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现代学徒制;教学;外部环境
1 概述
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教育机构,其课程既具有专业理论性,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以《汽车维修》课程为例,学生需要对汽车维护技术和修理技术进行系统学习,以满足行业岗位的技术需求。随着可续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被应用,增加了汽车故障检修难度,进而导致学校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出现了就业难问题;而汽车维修企业也面临着用工荒的难题。“现代学徒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该模式的实施涉及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以及社会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和认可。因此,对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2 中职学校外部环境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方面 职业技术教育是为社会公众和企业输送人才的途径之一,因此国家和社会是最终受益者,有责任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支持主要出现在校企联合或工学结合的政策性文件中,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无法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具體的操作指导,影响了实施效果。
2.2 企业方面 企业由于成本和生产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支持中职学生进来培训,学校只能通过熟人企业或校友企业实施校企联合教学,这就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层次和内涵。企业对“现代学徒制”教学参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成本问题,多数企业规模小、任务量大,在缺乏外界援助的情况下,没有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能力。
2.3 社会方面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社会公众对“现代学徒制”的认知还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对其形成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知,降低了“现代学徒制”的社会认可度。通过对50名市民的随机调查发现,仅有5人听过“现代学徒制”的概念;而大部分人对此做出的反应是“不关注、不了解、不感兴趣”,职业教育仍被广泛看作低人一等的教育,这种认知限制了中职教育的发展。
3 “现代学徒制”教学外部环境保障措施
3.1 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3.1.1 德国“双元制” 德国实施的“双元制”教学是以企业培训为主导,中职学校教育为辅,企业和学校并行开展的一种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制中,一方表示职业学校,另一方表示企业单位,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培养市场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3.1.2 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 上世纪末,澳大利亚开始实施“新学徒制”,以全国统一市场导向下的“培训包”为基础,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进行统一教学,学生通过考评后,可获得全国认可的学历资格证书。
3.2 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的保障措施
3.2.1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首先,制定具有导向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校企之间的成功合作提供法律保障。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受政府宏观调控,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现代学徒制”是解决就业和推动企业行业技术发展的唯一途径,只有得到政府的充分认可和支持,才能获得长久发展。其次,加大中职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教育具有公众属性,属于社会教育,由于激励机制和资金的缺乏,企业对“现代学徒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政策的优惠力度,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的专项基金,形成资金投入的市场化运作,构建多元办学的格局,实现社会、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
3.2.2 加大企业的主导地位 首先,企业要重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思路,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形成客观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优势,将学生作为“准技能人才”看待,对其提供实习和培训岗位的机会。另外,要意识到“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目的是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高技术人才储备,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学生实习费用主要由国家和学校承担,企业可通过这种模式节约劳动力成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员工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水平。其次,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构建产业教育集团。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企业应对人力资源开发而建立的一种新机制,该制度将管理体制、教育理论、培养模式与企业的人事制度、工资福利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企业教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树立正确的人才储备观念。我国企业招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专业不对口”和“一人一岗”,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和不均等的机会,减少了企业实习和培训岗位;企业是人才的接受者,掌握者人才需求的主动权,要获得高技能人才,需要承担培养人才的义务。
3.2.3 社会认同 为提高社会公众对“现代学徒制”的认同感,应加大其宣传力度。首先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宣传和推广“现代学徒制”,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其次,创设激励机制,将“现代学徒制”成果列入学校和企业的绩效考核中,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对组织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再次,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和不足,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倡导职业教育终身化,逐步实现“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循环上升的教育机制,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4 结语
“现代学徒制”能提高企业在中职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对于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深化校企联合,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需要中职学校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撑,如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等。只有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进度、加大“现代学徒制”实施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升其社会影响力,才能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创设可靠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晴晴.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保障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段凤刚,男,1980年生人,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技术学校,任机电教学部副主任、汽车专业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