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贸易》双语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及思考

2015-06-11 17:45李睿渊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双语课程课堂效果教学实践

摘 要:本文通过对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国际文化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从课程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效果、课程实践教学安排等方面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双语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双语课程;课堂效果;教学实践

随着国门不断地开放,国际化从深度和广度对社会方方面面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在大学教育方面,这一点也体现的尤为明显。早在2001年8月,教育部就曾出台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的文件,其中首次提到为了满足加入WTO后在金融、法律等领域的需要,本科教育要使用英语等外語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并达到所开课程5%-10%这一比例。在接着的2005年1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再次强调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努力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继而在2007年的1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显而易见,国家对双语教学十分重视。而各大高校也积极开展了不同模式的双语教学实践,几年来取得了不少成果。有感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变化以及教育部对课程教学模式转变的压力,浙江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国际文化贸易》课程采用了双语教学模式,以适应变化的人才需求。

1 《国际文化贸易》双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必要性

《国际文化贸易》是一门应用类的课程,主要培养从事国际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出口贸易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属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服务贸易,它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周成名,2006)。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也具有艺术性(李怀亮,2007),因此,文化贸易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商品货物贸易,尤其是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核心文化产品的贸易,是今年国际贸易的新亮点。而这些中国目前大力发展推进的内容、版权、创意等服务的进出口,却正是传统商品货物贸易所依赖的贸易原则中,例如WTO基本原则,存在争议或传统商品货物贸易术语惯例无法适用的。在各大高校中教学体系中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的《国际贸易》课程,无法完全符合对外文化贸易教学的需求。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号),其中指出要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对于拓展我国文化发展空间、提高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对于继续扩大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软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时间,国际文化贸易的地位空前高涨。因而开设《国际文化贸易》课程,是培养具有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力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双语教学实践的开展,是国际贸易、文化产业以及专业英语融合的一个重要平台,其目标在于构建一个“既懂得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兴文化产品和服务国际市场交易规则的,又了解传统国际贸易法规的,又能精通外语的国际文化市场参与者与管理者”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2 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贸易发展对从业人员需求

2003年,浙江成为中央确定的两个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之一,从那时起,浙江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就一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中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之前,2012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早已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2]92号), 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浙江省的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行外贸转型升级,推动浙江省的文化“走出去”。《意见》还强调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打造一批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并努力开拓文化贸易平台,建设国际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营销网络。在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下,浙江省的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增速较快,文化产业外向程度越来越高,对外文化贸易所涉及的文化行业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国际化倾向发展也因此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满足良好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需求,还要具备专业国际贸易操作能力,更要熟悉文化贸易特有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并在英语语境下,协同运用。

在对浙江省的文化企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不少企业提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专业能力加英语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高层次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少从事对外文化贸易的企业不约而同的碰到了缺乏专业文化贸易人才这一发展瓶颈。绝大多数文化企业刚刚处于由内贸转向外销的初级阶段,公司企业的大部分市场销售人员习惯于国内市场洽谈,既不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亦难以用专业外语直接与外商谈判磋商,开展各类商务、外事活动。部分从传统货物贸易企业转入文化企业的从业人员,又缺乏相应的国际文化市场交易所需要的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贸易惯例的知识,不了解国际版权贸易、国际文化营销、策划和运营等等的基本规范。尤其是一些刚刚经历了文化体制改革,由文化事业转型成文化企业的单位,甚至缺乏基本的市场经营人员。在调研时,有家企业提到,在政府牵头下参加了义乌文博会,产品深受市场的欢迎,但是在展会结束后外商前来下订单时,由于缺少懂国际贸易的员工,错失了所有的国际订单。这也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国际文化贸易》课程上采用双语教学的重要外部市场环境因素。

3 《国际文化贸易》双语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3.1 双语教学实践的基本情况

基于以上的分析,结合教改课题的研究,作者在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2011级和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第三学年时期,开展了专业必修课《国际文化贸易》的双语教学实践。

该学年段的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达到了学校公共外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参加了至少一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部分学生已经参加了一次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总体上来看,2011级学生共115人,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人数分别为107人和42人,占总人数的93.04%和36.52%;而2012级学生共140人,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人数分别为130人和45人,占总人数的92.86%和32.14%。大学三年级正好结束了两年的公共外语教育,且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是一个比较适于开展双语课程教学的时间节点。

康淑敏(2008)提到,双语教育应该形成由低到高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即汉语铺垫式、英语引入式、英汉融合式和全英语浸泡式。卢友红(2009)把双语教学的形式分为四种:英语教材、英文课件、英文讲授;英文教材、英文课件、部分英文讲授;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文讲授;英文教材、中文课件、中文講授。作者综合学生英语水平及教材的现实问题,采取了中文教材,英文课件和部分英文讲授的方式,并将2011级学生英文授课的比重控制在60%左右,而2012级学生的英文授课比重控制在30%左右,做比较研究。

3.2 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2.1 适用教材较少,无可替代的英文教材

《国际文化贸易》是一门新兴课程,国内教材本就不多,国外至今尚未有专门的文化贸易类英文原版书籍或教材,目前采用较多的均是由李怀亮主编的《国际文化贸易导论》及《国际文化贸易概论》等中文教材。当看英文课件和听讲困难时,学生容易选择易懂的中文教材而忽视英文材料,将中文教材与英文课件割离对待;而且《国际文化贸易》一课涉猎面较广,是一门交叉应用课程,涵盖国际贸易实务、金融、版权交易、文化经纪,行业横跨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演艺、艺术设计、工艺美术等十数个行业,就一本书而言不能完全覆盖,需要大量的参考书籍来补充,若英文授课以课件为主线,时间一久,教材也就沦为参考书籍,不能起到完善知识体系的作用。

3.2.2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教学目标难以定位

在进行教学改革的两个年级中,作为专业必修课,授课是以班级为单位,还做不到像选修课这样的自由选择是否修习该门课程,或像公共英语一样按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分班授课。而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为了使大多数学生明白接受,就需要减少讲授中的英语部分比重,或以损失授课难度为代价,促使每个学生能够接受。以此,在课堂上会出现,部分同学将双语课变成英语听说练习课,而忽视专业内容的掌握,以看懂英文课件,听懂授课内容为目标;而部分同学会觉得课程过于简单,专业性不强,与公共英语区别不大,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乐趣,最终导致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未能同步提升。

3.2.3 教学进度放缓,课堂效果一般

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调查的个案访谈反馈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一般,与学生和老师预期的效果不甚相符。无论授课部分英文比例是高是低,授课时都需要时间把英文课件和部分英文讲授内容翻译成中文,这使得授课效率降低,课堂的有效时间大为减少。由于课程的授课总课时不变,由此导致课程内容难以深入,并且授课内容相较中文授课有所不足。如果保持英文授课比例60%左右,容易形成一遍英文一遍中文解释的简单重复,使得教学相对枯燥,内容单一,师生互动减少,不少学生反映,不知何时切入与教师的互动环节,节奏容易被中文解释环节打乱;而如果只有30%的左右的英文授课,除了基本理论和专业词汇解释以外,其余拓展内容均为中文,学生容易直接忽略英文部分,只听中文内容,而达不到拓展专业英语的能力这一目标。类似情况在其他双语课程中也普遍发生,通常认为如果用两种语言进行相似内容教学,学生会拒绝外语传递的信息。

3.2.4 实训教学环节缺少双语配套环境

《国际文化贸易》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符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设计了一定量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但实验室由第三方提供的单证操作,贸易实务,ERP软件平台缺乏英语语境,课堂教学中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在实训环节中体现出来,英语授课与应用环节脱钩,双语课程设计未能整体化。

3.2.5 双语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国外学者专家

目前双语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主要由留学回国人员开设双语课程,《国际文化贸易》课程难以形成固定的教学团队,授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方式方法上单打独斗,没有团队可以互相学习借鉴,授课教师本身的语言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语教学的语言深入程度。而目前,全国也没有相应的双语课程师资培训或课程教育,以提高双语教师教学水平,更多的情况下,双语教学以经验为主,摸着石头过河。本课程在设计之初,尝试邀请外国学者以讲座的形式参与教学,但发现一则经费过高,难以长期负担;二来次数较少,达不到全英语浸泡式的教学效果,从专业英语水平提高角度上而言,收效甚微。外国专家学者流动性较大,通常在中国只待一年,双语课程如果全由外国专家学者承担,缺乏延续性,一旦专家学者离开中国,该双语课程就无以为继。

4 《国际文化贸易》双语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尽管《国际文化贸易》双语课程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种种困境,采用双语教学势必会加重授课教师的备课负担和学生的学习压力,但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对多语种人才需求的增加,大部分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也明确表示对双语教学的期盼,希望通过双语教学,自我增值,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经过对两届学生的双语教学实践的总结,针对该门课程设计的未来发展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选用合适的教材,完善教材和教辅资料,在课程没有原版教材的情况下,采用自编双语参考资料,统一教材、电子课件和讲授内容,使课程逻辑清晰,体系完备。在案例设计时,注意中外案例比例,达到既能充分了解国内文化市场发展新态势,又能掌握国际文化市场新动态的效果。

第二,推行双语教学准入标准,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设计教授课程的英语程度,对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可尝试采用全英语浸泡式的教学手段;对英语水平一般的班级采用英汉融合式的教学,并随着专业英语水平提高,过度到全英化教学。对重点难点部分,辅助于中文解释,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度。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为全面进入双语课程打下基础。

第三,情节模式,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用专业英语思维来考虑问题,分析案例,循序渐进的引导对学生使用英语,激发学生的双语学习兴趣。在调查中,对最终考试形式的选择上,大部分学生处于对最终成绩的考虑,选择英文试卷,中文作答这一形式,应当从考核标准上鼓励学生,主动使用英文或减少试卷得分比例,转而提高实践环节的评分比例。

第四,提升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定期开展双语教学座谈会,互听互学,并且逐步打造教学团队,互勉互励,提升教学水平,鼓励更多的老师加入到双语教学体系中来。

参考文献:

[1]吕佳.“投资学”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总结与反思[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104-106.

[2]龙文滨.对《西方会计》双语课程教学交过的调查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2-115.

[3]卢有红,彭迪云.金融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J].科技广场,2009(10):206-207.

[4]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3(1):54-61.

[5]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投资系调研组.我院投资学专业英语教学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6(1):188-189.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传媒学院第九批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1311。

作者简介:

李睿渊(1982-),女,回族,浙江杭州人,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文化贸易。

猜你喜欢
双语课程课堂效果教学实践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探究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
巧设英语情境增效英语课堂
基于MHK评价标准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
精益管理在双语课程教学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