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莎
摘 要:针对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英语教学时间较短的特点,文章通过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引入ESP教学模式和“双轨式、融合式”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估方式等策略,层层深入,不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潜力,逐步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最终促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學;特殊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国际交流不断深入,人才国际化和教育国际化正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管理理念,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与普通高职教育相比,中外合作办学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对学生的外语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将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出发,探寻高职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
(一)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
为保障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部分专业课程由外教承担,并使用英文版的专业教材及教学资料,因此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一方面,对学生基本英语交流能力要求较高。在外教课堂上,学生要理解外教讲授的专业知识,与外教进行交流互动,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由于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由外教承担的专业课程通常会涉及较多的行业英语词汇,从而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为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在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词汇及其特殊用法,对学生的词汇量、词汇记忆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入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行了分层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生源限制,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差。而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但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提升,这就对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外教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听力和口语水平较差,导致学生很难听懂外教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外教也很难理解学生的表达。加上大部分外教汉语水平有限,使得学生与外教间的交流变得非常困难。交流不畅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缓慢,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产生倦怠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英语教学时间较短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大多数普通高职教育一样,学制一般为三年,英语教学时间大多为一年到一年半。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与普通高职院校学生相比,英语水平相当,英语学习时间相同,但英语学习要求更高,学习难度更大。与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相比,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英语起点普遍较低,学习时间更短,学习要求更高,学习难度更大。所以,无论是与本科生还是普通高职学生相比,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英语学习难度都相对较大,英语学习时间较短,难以满足合作办学项目对学生英语水平的客观需求。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策略
综合考察各种教学方法,结合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较大幅度地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满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较高要求。
(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鼓励和激发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趣味游戏、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结合课文背景补充介绍国外习俗文化等方式,增加师生课堂互动,尽量为学生创造自然语言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二)引入ESP教学模式,增强英语教学针对性
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 是指与某一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如科技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工程英语、计算机英语等。ESP具有独特的专业词汇和句法结构,其教学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还具有明显的专业内涵,能为学生巩固专业基础、拓宽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提供有力保障。ESP教学模式并不只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英语教学模式,而是利用语言来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为某一特定的领域服务,将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是一种针对性、实用性、专业性极强的教学模式,这些特质恰好满足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和英语教学的要求,能有效提升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开展“双轨式、融合式”教学,充分利用双方教学资源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中外教师共同任教,第一阶段由中方教师主讲,在巩固和拓展词汇、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第二阶段由外方教师主讲,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外双方教师合作教学,优势互补,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和熟悉语言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翻译及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真正的英语交流语境和文化背景下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英语语言思维习惯,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从而轻松自如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优化教学评估方式,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体现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幫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它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式,从而促进英语课程内容不断发展与完善。
笔者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教学中不应把终结性评估视为唯一的评估方式,而应该采取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估方式。终结性评估方式的最大问题在于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不利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手段,并且对于一些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来说,这种评估方式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相比之下,采用过程性评估方式能将评估重点放在出勤、课堂参与度、课堂小测验、家庭作业、口语小组活动完成情况等上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从而对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出相应调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结语
以上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说,都是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出发点和切入点。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是从教学方法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是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第一层次;引入ESP教学模式,将英语教学同学生专业学习紧密联系,让学生从纯语言学习的倦怠中脱离,进入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新阶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二层次;开展“双轨式、融合式”教学,中外教师优势互补,将现阶段外教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变为学习的热点,变“教学”为“帮学”,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和压力,提升学习效率,从心理上释放学生学习潜力,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三层次;采取更为合理的教学评估方法,减少期终考试所占比重,使教学评价结果与学生日常有效英语学习行为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从过去英语学习的得分结果向能力结果转变,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四层次。通过层层深入,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提升学习能力,从根本上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驱动,不仅能够解决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的种种难题,还能事半功倍,有效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生成才率、就业率以及对学校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张芳芳.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4).
[2]江颖.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石磊.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0(32).
[4]陈霖.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52).
[5]杨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教学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
[6]谷志忠.高校ESP教学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