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博 王亮成
摘 要:高校大学生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阵地,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我们党历来重视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大学生党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党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高校大学生党建具有特殊性,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已有的传统党建工作机制包括党建制度、党建模式等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形势。本文从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完善党建工作的日常制度、创设党建工作载体、建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实效
2014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委和宣传思想部门、组织部门、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新形势下,我们就要以新时期的特点为依据,在中国梦的新视角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路,找到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在实际中健全和完善工作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实效。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学生党建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不同程度制约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
1.工作体制不健全,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都是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具体指导。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主动配合,院(系)党总支贯彻落实,具体负责的学生党建工作体制尚未健全。学生党建工作基本上是由院(系)党总支分管学生工作书记、辅导员在负责,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学生党员自我教育与管理的工作合力需进一步形成,党建与团建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工作体系需进一步强化。现有的学生工作队伍通常把工作重心放在日常事务管理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党建的力量相对不足,对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以及党员的后续教育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和明确的工作目标。不少学生党建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全局意识、党建知识和业务能力还不够扎实,对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认识不深,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部分高校对开展党建工作理论研究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投入不够,学生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和评奖评优办法尚未健全。
2.工作内容不全面。一些高校在追求大学生党员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坚持入党标准,将不符合党员要求的学生发展入党的情况,学生党员的质量受到影响,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不明显,学生党支部还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培养,轻入党后的教育”的现象,学生入党前,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考察和层层培养,但发展后却忽略了党员的后续教育和连续性教育,至使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党支部活动的内容、方式、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不适合不符合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要求。毕业生党员的管理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部分毕业生党员对组织生活产生厌倦、消极乃至逃避的负面情绪,毕业生党建工作滞后,成效不明显。
3.工作制度不完善,工作方式简单,党建工作渗透性不强。不少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设置不够优化,工作制度尚不健全,政治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党员发展制度、党员教育制度还不健全。学生党建工作载体不足,工作方法简单,互动性差,对学生的教育说服力不强,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实效。
二、解放思想,创新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党建工作实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要研究其特殊规律,开拓切合高校大学生党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构筑学生党建工作队伍。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加强领导,不断增强大学生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支持、热情参与和全力投入大学生党建工作,形成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和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建立大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门及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党委关于学生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目标,各部门相互沟通、密切配合、齐抓共育,形成大学生党建工作合力,以此推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长足发展。可以通过选拨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学生党建工作的党员教师和党员政工干部承担大学生党建工作,着力打造高素质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同时要在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选拨配备兼职学生党务干事,努力形成一支专、兼职紧密结合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总之,要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党员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党建工作队伍中来,形成高校党建工作合力,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发展。
2.创新模式,建立全程化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保持学生党建工作连续性和实效性。构建全程化党员教育模式,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保持党建工作的连续性,增强教育的效果,力求使学生党员保持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体现出共产党员良好的党性修养。全程化党员教育模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其一,要抓早抓实,在新生开始入党启蒙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把学生党建工作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安排一定时间,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其二、认真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高标准、严要求发展学生党员。确保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重视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严格管理,经常性地给学生党员提要求,压担子,下任务,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和努力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实现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高度统一,充分发挥他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实践锻炼和日常生活工作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培养、教育和管理贯穿于大学生入党前、入党时和入党后的全过程。
3.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日常制度,要以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考察培养体系为目标。完善常规有效的理论学习制度、三级培训制度及群众监督制度的党建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4.创设党建工作载体,建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创设多样化工作载体,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性和影响力。(1)突出“组织载体”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探索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战斗力、凝聚力的新方法和新途径。(2)丰富“活动载体”内容。党组织活动是党组织有朝气、有活力的充分体现,是对学生进行党性教育的最好载体。新形势下,要拓宽党建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感召力。(3)挖掘“文化载体”内涵。利用好宣传主阵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4)推进“网络载体”建设。采用高效、便捷、直观、生动的网络信息手段,开展网上党建工作,占领网络阵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运用互联网开拓党建工作新阵地,掌握教育的主动权,要及时开设包括“党建理论、党建成果、党员风采、主题活动、党建答疑”等内容的红色党建工作网站,不断丰富网页内容,增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网上的党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成为广大青年学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扎实、细致、耐心的态度与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需要结合高校实际,坚持党的领导,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積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不断在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红球.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 .高校党建,2007.2.
[2] 蒙象飞,孙宇伟.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科学构建[J] .思想政治教育,2010.8.
[3] 毕武春,柳博,付东然,赵可弈,李发蓉.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解决方案[J] .德育与学生工作,2015.6.